我们该如何改变,过好自己的日子,作好孩子的榜样

上篇说的“习得性无助”的发现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的,后来1975 年塞里格曼在对人的研究中发现人也会习得性无助,他更大的成就是创立了积极心理学。

要想改变习得性无助,改变固有观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入“福流”状态,让生活变得生机勃勃,那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个名词“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的研究认为,习得性无助有以下三个层面的状态:个人:他们会倾向于针对问题来内化自己。普及:他们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永恒:他们会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换个说法,就是从个人遇到的小问题慢慢扩散到生活中所有方面,然后认为一切都无法改变,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举个例子,孩子刚上小学时,可能由于某个关键点没听到,不小心数学考了个不及格,有的父母就说,哎呀,看来你没有数学细胞,像我。将来数学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常常听到有些家长一起聊天:内向,像他老爸;做事马虎,像我;拖延症,像谁谁,这些谈话,会使孩子形成潜意识,给自己贴上标签,内向马虎学习不好,认为自己就是天就这样,没办法改变的。

要想改变,首先最重要的是主观上要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心。

有了改变的决心、动力,坚信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年龄、基因、天生、命运都不是原地踏步的理由,只有这样才可能调动全部的潜能,并将这些潜能发挥到极致,才会有后面的尝试与行动、直到成功。

其次才是学习、改变,试着发掘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的方面。

比如上文说的画画,我们不一定要达成什么成就,只要在这个过程,我们感觉到愉悦、成就感,那就够了;再比如学习烘焙,照着菜谱,一步步完成作品,最后被家人一抢而光,就是成功;又或者坚持运动,跑步也好,瑜珈也行,寻找自己喜欢的,能够坚持下去的,半年一年坚持下来,一定能看到成绩;即使追剧,也可以不只是看剧,看完想想,怎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看的每一部剧所思所想都写下来,过段时间回过头看看,一定会有所收获。

无论做什么,只要发掘出自己擅长的喜欢的,就会让时间变得有意义起来,就会过得丰富充实。

也许有人会说,我天天上班已经够累了,回家还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孩子,哪有时间啊?其实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有时候很想做一件事,就会忽略掉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就一定能挤出时间来。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什么都不想干,就赖床睡觉,可是睡的时间太长,反而越睡越懒、越睡越累,越睡越想睡,最后恨不得一天都趴在床上,但结果第二天早上,又觉得没休息好、还是累,甚至是比之前更累了……

一个人的思想也跟睡觉一样,越懒得想,就会想得越少,到真正想要好好思考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失去这个能力了。

再次要有意识增加成就感。做完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给自己一个仪式化的奖励,自己给自己正面强化鼓励。比如工作上做成了一件从来没有完成过的事;今天又学到一样东西,要学会给自己心理暗示:原来我的潜力无限,今天我又挖掘出了一项自己的潜能,或者给自己一个物质的奖励,去吃一顿美食;买个心仪已久的包包。人都是想要得到赞美、鼓励的,这样才会有动力继续以后的尝试与努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当我们沉下心,满心欢喜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进入到一种理想状态——福流。

福流是中国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首先提出的,是指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时,会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酣畅淋漓的状态。如果一件事让你产生浓厚兴趣,专注而沉浸其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你始终被一种愉悦的力量推动着,虽然这件事对你有挑战,但你不断探索,觉得能控制它;当活动完成后,你无比喜悦,体会到创造性的乐趣。

他认为,拥有这种体验越多的人,他一定过得越幸福。但是要想经常体验到福流,一定要先让自己行动起来,只有有行动,才可能有成就感,才可能有感受。

彭凯平提出一个很重要又很简单的方法:让自己经常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时候、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让我们产生旺盛生命力的感觉,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喜悦,让我们安定,给我们希望,让我们敬仰,让我们热爱。

不管工作多么让人厌烦,不管生活里有多少鸡毛蒜皮,不管有多少不如意事,我们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经常想一想,做一做,尝试新东西,慢慢建立起自信,培养出自己的高成就感,时间一长,自然而然思维模式就会改变,以前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是:这是我无法做到的,我就认命吧。现在就会是:这件事虽然对我来说有难度,但是我相信自己的潜能,我应该可以的,我先试试看,不管怎样,先做了再说。

当我们自身改变,当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丰富,当我们的人生变得生机勃勃,不用每天吼叫责骂,孩子自然看在眼里,学在心里,他们也会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习成绩不尽人意,他也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一定可以过得津津有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该如何改变,过好自己的日子,作好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