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1961年,该书获当年度普利策奖,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三千万册,同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小说讲述一个名叫汤姆·鲁滨逊的黑人,被人诬告犯了强奸罪。辩护律师阿蒂克斯·芬奇掌握有汤姆不是强奸犯的证据,却无法阻止陪审团给出汤姆有罪的结论,只因为汤姆是黑人。最终汤姆死于乱枪之下。小说涉及种族不平等与强暴等严肃议题,以第一人称著成。
叙述者的父亲阿蒂克斯·芬奇在书中是道德端正的角色,是正直律师的典范,他更为迷茫的父母提供了一本教育说明书:如何去鉴别孩子的问题,哪些是年龄造成的,应该给他们时间去成长;哪些问题又是成长中的关键,是原则问题,必须及时干预;哪些方面应该去适应去顺应,哪些方面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哪怕要为此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就通过小说中的一处情节,管中窥豹,看一看阿蒂克斯·芬奇能给我们哪些做父母的启示。
书中的“我”斯各特第一天上学就触怒了老师,并且产生了厌学情绪。因为老师卡罗琳小姐发现“我”识字,我能把《我的第一本读物》的大部分和摘自《莫比尔纪事报》的股票行情读出来,登时就不高兴了,她知道是“我”的父亲教了我阅读,她认为家长不懂教学方法,教的都是不正规的东西,她告诫“我”,父亲再也不能教“我”阅读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是雪上加霜。沃尔特·坎宁没有带午餐,卡罗琳老师出于责任和爱心,掏出钱来让沃尔特到镇上吃午饭。沃尔特摇了三次头,表示不接受。场面一度陷入尴尬。同学们推“我”上前解围。我告诉卡罗琳老师沃尔特·坎宁不是忘带午餐,而是从来没有。坎宁家的人从不接受他们无法偿还的东西。从不用任何人的任何东西。卡罗琳老师认为“我”是故意捣乱,打“我”手心,罚“我”站墙角。
于是,“我”对父亲表示,我再也不想上学了。在接下来父女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一名睿智的父亲。
01 他在孩子面前坚持:有些原则是不可逾越的
“我”向父亲表示,我不想再上学了。因为父亲和叔叔当年也没有上学,而是在家里由爷爷教导,父亲当了律师,叔叔当了医生,也挺好的。可是父亲不允许,父亲的观点是,斯各特是一名普通的公民,就应该遵守法律,到学校接受教育。
这不是因为父亲的职业是律师,也不是因为他的性格刻板,而是孩子成长中关键性的原则问题,必须坚持。
很多家长会以宽松、自由的教养环境,尊重孩子自主权利和爱好,活出自我为由,顺从孩子所有的要求,以为这就是静待花开。殊不知,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成为一个任意妄为的人。弑母、弑师的案例,追根溯源,大多不就是因为家长最初的没有原则的迁就么?那些被判了刑后责怪父母的,不就是责怪他们没有原则的溺爱么?
所以,在小学阶段,不管家长用什么样的方法,不管是温柔的还是坚定的,都要在孩子面前坚持原则,给孩子树立规矩,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底线的人。
02 他让孩子体会,彼此让步能更好地跟人相处
显然,阿蒂克斯·芬奇并非古板之人,他也教给女儿变通之道。他听了女儿诉说在学校的遭遇后,告诉斯库特,如果她能学会一个简单的技巧,就能和所有人相处得更好。这个变通之道,便是妥协。
比如说,卡罗琳小姐禁止斯库特晚上在家和父亲一起阅读,在斯库特看来,共读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是比上学还重要的。
父亲提出的“妥协”,让斯库特的烦心事烟消云散。父亲说,妥协就是一种因彼此让步而达成的协议。父女俩还可以像原来那样每天晚上照常阅读,但是在学校不提就是了。父亲深知阅读的意义,尊重女儿的意愿,但还是担心自己的做法得不到学校老师的认可。
让女儿在学校守着一个父女之间的秘密,这不是虚伪,只是在不被老师理解的时候,不去针锋相对,避免相互伤害。
斯库特在学校保守着父女共读的秘密,悄悄地以比别人更快的速度成长。当她拥有海阔天空的时候,她会感谢“退一步”的妥协。
03 他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人
“我”颇不接受卡罗琳老师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她怎么会反对家长教孩子阅读?她居然不理解坎宁家族的成员是不接受别人的馈赠的。
父亲教女儿要学会换位思考。他说,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他的角度看问题,除非你钻进他的皮肤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 。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切记,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卡罗琳小姐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了,她来自北亚拉巴马的温斯顿县,那里生活着一些制酒业者、大骡党、钢铁业主、共和党人、教授和其他一些没有背景的人。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免打上自己成长背景等烙印,为什么有人会好心办坏事?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隔膜?便是源于此。当别人看问题的角度与自己不一致的时候,当觉得别人行为怪异的时候,换位思考,便会释然。
当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能理解别人、宽容别人,许多矛盾和烦恼便不再存在了。
正如父亲阿蒂克斯·芬奇所说,这一天,斯库特学到了很多东西。睿智的父亲,总能以孩的经历为活生生的教材,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一边往前走,一边成长着,成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