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英文原版书名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中文译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
Stephen Richards Covey
【美国】史蒂芬·柯维
日期:2020-10-30
方式:写书解读三遍+查资料
一、关于作者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1932年10月24日-2012年7月16日),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他是柯维领导中心的创始人,也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Franklin Covey)的联合主席。他是世界500强企业众望所归的新智慧学家,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启蒙家。他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销量过亿册,并被翻译成28种语言出版。他的另一本书《领导者准则》也是畅销书。
史蒂芬。柯维是“推动美国进程的25双手之一”,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感叹“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出现一位这样的思想大师。” 史蒂芬。柯维亲自接触过约30多个全世界国家领袖,给4个美国总统做过辅导。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
(推动美国的25双手:请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这里居然被视作违规,无法加入链接。)
二、概念及听书重要启发
(一)7 Habits是哪七个?
1. 积极主动 2. 以始为终 3. 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知彼解己 6. 综合综效 7.不断更新
Part 1 Paradigms And Principles
Habit 1: Be Proactive
Habit 2 :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Part Two: Public Victory
Habit 4 : Think Win/ Win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Habit 6: Synergy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Habit 7: Sharpen the Saw
(二)、听书重要启发
1. 一个人的完整成长:我们需要从“依赖型人格”提升到“自立型人格”,再到“互赖型人格”。
史蒂芬.柯维的这本书很多原理来源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这里的关于人格的三个进化,其实也完全就是阿德勒(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所讲的---“ 课题分离即自由,他者贡献即幸福”。
人的成长:依赖型(如孩子般依赖他人)-- 独立型(这是我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应该担当)--- 互赖型(人类共同发展)。
从第一个“依赖型”转变为“独立型”就已经很有难度,很多人到了六七十岁依然无法自立,依然抱怨社会和他人。再从“独立型”转变到“互赖型”则是更加的高难度。
史蒂芬.柯维的贡献在于,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具体如何实现这三个人格转换的具体思路、方法、执行原则。
用前3个习惯:Habit 1: 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
Habit 2 :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以终为始)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
把我们从“依赖型”人格成长为“独立/自立型人格”。
用后面3个习惯:Habit 4 : Think Win/ Win (双赢思维)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知彼解己)
Habit 6: Synergy (综合综效)
把我们从“独立型人格”转变为“互赖型人格”。
最后一个习惯--- Habit 7: Sharpen the Saw,(不断更新),保证自己一直处于螺旋式上升状态。
2. 随时提醒自己有思维定式、随时能够进行思维转换很重要,它决定一个人跳出自己的旧有固有思维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书里举的“老太太与少女画像”例子,尤其史蒂芬柯维“地铁上的男人,不管教自己乱蹦乱跳的小孩吵闹”的例子,其原理其实也是在《非暴力沟通》里面有提及。 “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就是不带评论地观察。” 事情发生时,能否抛开自己心中的固有思维定势,去批判“这个当爸爸的真不像话,也不管管这些吵闹大家的孩子。”
这个时候如果用“不带评论地观察并描述”应该是:地铁上,我看到孩子在吵闹,他们的爸爸没有制止他们,在一旁发呆。
只描述这个事实就可以,不用带自己的评价,甚至怒气。 这样就可以避免后面当带着怒气的史蒂芬.柯维走上前去质问那位父亲时,对方回答,“哦,真是抱歉! 孩子们刚失去了母亲,我们都还手足无措。” 听到这样的回答后,史蒂芬.柯维马上从愤怒变为心中颇有歉意和同情。
3. 习惯的养成三要素: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技巧+还要有意愿。
我会做,我知道怎么做,我想做。 三个圆环交界的地方。
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习惯。
4. 人的这一生以什么为核心?为中心?
回答: 以不变的灯塔原则为核心,以做一个完整的人为核心!
家庭、钱、孩子、自由、工作、环保。。。 如果我们以这些可变动的东西,以这些生活中的一部分为原则为重点的话,那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逐渐就偏离了灯塔。
如何理解?
比如:18岁以前以考大学为中心,18-25岁以求学为中心,25-45岁以工作为中心,40-50岁要创业,50岁以后享受人生。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规划很棒!
但是--- 以考大学为中心,做家务是不是就成为了负担?父母说“不用做家务,你好好学习就好,考试成绩好就好。”人就是这样变得不会做家务的,变得没有家庭责任感。
当你以工作为中心,孩子跑来找你说陪他玩,你回答” 爸爸/妈妈是以工作为中心的,你不要来吵我”,你会不会就此忽略了你的孩子?
当你以创业为中心的时候,老婆有心事要跟你聊天倾诉,你回答“我这么忙,创业这么辛苦,你还给我天天这么大压力,我可是以创业为中心的”,50岁以后创业成功了,拥有了上市公司,有了很多的钱,但是---孩子变成了叛逆的小太妹,老婆跟别人跑了,找别人倾诉去了。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灯塔原则--- 做一个完整的人!
(书本原文)史蒂芬.柯维: 一个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胸有成竹,无论结果怎样都能专注于此,并且心安理得,内心没有羁绊。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动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 (书本原文)
王阳明:以心为本。
无论是考大学还是读硕士学位,还是去工作/去创业/去陪孩子,这些都是----事! 在这些事上要磨练的那个东西---是我的原则,是我的心性。
(遇事不慌不乱,始终对人生有着坚定的个人独到的见解,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对身边人充满善意和爱意)
但这个时候,还是涉及到人生排序或是说选择哪些是重要哪些是不重要的具体技巧。
要事第一。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它能够推进!
优先的是:要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思考自己目前重要不紧急的事 -- 完成写书!)
以及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时间,一定要学会授权。成功授权的技巧: 要完成责任型的授权--- 先沟通清楚两个大问题 (1)我们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2)我们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五个方面沟通后白纸黑字写下来: (1)预期成果 (2)指导方针 (3)可用的资源有哪些 (4)责任归属 (5)明确奖惩。
Habit 6: Synergy (综合综效)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如果一位具有相同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尊重差异!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需要移情式倾听 , 不要自传式回应
(如何聆听,重点在听,不是回答。用心换位感受别人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对方来感受。而不是很多人有3秒脑回路自动回应的习惯,别人说什么,马上在大脑里去评判之类。
会迅速开启自传式回应: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这是很多人的常发症。
价值判断——表示肯定或否定(提醒自己移情式倾听,很多事情聆听就好,其实并不需要赞同还是反对。比如昨天孩子要求买奥特曼卡片,不得而生气的事,可以听他说就好,不需要表示赞同和不同意,只听他倾诉,也更加不需要发怒)
追根究底——依据自己的立场,探究别人的隐私(提醒自己:不需要去过多地了解别人的工作或婚姻及家庭生活,不要试探和打听,别人主动说可以,不主动说最好别问)
好为人师——以个人生活经验指导他人(提醒自己貌似很爱犯这个错误,以后尽量做到除非别人主动提出请教自己,其它时候需要明白别人不需要老师,只需要我的倾听,尤其对于LGY)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判断别人的
5. 自立型的人,明白人生的任何事物,我们皆可以--- 选择! 我们的人生由我们选择!
a.人类最终极的自由是什么?
答: 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你作为一个人,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活出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集中营幸存者)
b.史蒂芬柯维--- 从刺激 到 行动/反应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一个空间,叫做“选择”!
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的。 (追蛇的事是社会惯性,思维定式。路怒症)
“我不喜欢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对我不公平,欺负我---所以数学课我都不爱听---结果我数学学得好差。 选择权交给了别人,因为数学老师人品不好,所以我放弃我宝贵的学习数学的权利)
(韩信胯下之辱,他的选择空间为什么会比我们普通人大那么多,韩信既没有选择我跟这个屠夫拼了,也没有选择受此奇耻大辱,我意志消沉,我放弃人生。 没有,韩信不当回事,继续走自己的路。)
c.罗斯福夫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同意。
此处又联想到阿德勒关于自立的第二个标准: 有对自身价值的独立判断。
你需要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当你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时候,你的选择空间就会比别人大得多!
d . 史蒂芬.柯维-- 坚持有选择,由4件东西来支撑: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这样才不会轻易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
e. "不得不”改为“我选择” 《非暴力沟通》
(不是我爸当年逼着我学这个专业,而是我选择让我爸爸开心。 /不是我妈妈逼着我嫁这个人,而是我觉得让我妈妈开心,让我们家庭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既然曾经我有能力选择,那现在我依然有能力选择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幸福!)
f. 积极主动选择不是说“我选择跟他拼了” “我选择自暴自弃”这样的自由选择,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准:
我们的人生当中有一个影响圈(你做了事,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东西),有一个关注圈(只能评论、只能发表意见、只能生闷气,但是改变不了的东西),一个积极主动选择的人应该把精力放在影响圈当中做事。
(这是樊登认为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唯一的共同之处:投身影响圈,做你力所能及,能够改变的。
如果你天天焦虑,天天痛苦,天天骂别人,天天指责,天天找借口,这都是在关注圈里下功夫,你的影响圈就会被吞噬,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孔子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范仲淹,皇帝来了,别人都去,他不去。
“我今天如果书读得不好,见了皇帝又有什么用?我今天认真读书,总有一天他会见我的。”
读书是范仲淹的影响圈。
6. 我们追求在哪些方面的“不断更新”? Habit 7: Sharpen the Saw,(不断更新)
回答:
1.智力 (读书学习)
2. 身体(冥想、运动锻炼、养生、健康饮食)
3.社会/情感(加入更多的联结,多做奉献,往情感账户存钱)
4. 精神 (追求更高级的认知能力,拥有自己的哲学,有自己的一套解读世界的方法,也即价值观)
不断更新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分为三步(学习、实践、坚持):
1.学习→实践→坚持(变成一个习惯)
→2.再学习新东西→再实践→新习惯
→3.不断上升→越来越厉害;
三、 总结
我自己觉得这不是一本成功学的书,甚至也不能说是一本技巧分享类的书,而是一本人生哲学/心理学的书。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
1. 我怎么看待我自己的人生中的人和事 (选择)
2. 我怎么安排和处理我的人生 (全面完整的过好人生)
3. 我最终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螺旋式上升)
最后还是得提:阿德勒心理学 以及 非暴力沟通,真的是在很多本很多本书里都遇到了。
其它零散补充
木桶人生:先装大石头
追求双赢
时间管理矩阵:
优先二类:重要不紧急
人生除去我们不感兴趣不关注的,剩下关注圈和影响圈,把精力放在我们做了事情会能改变的影响圈里。少刷剧、看网络两人吵架、瞅明星出轨等没用的关注圈。
不断更新自己的身体、智力、精神、社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