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教养法》No.1

“全脑教养法”?当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七田真”“右脑开发”这类的词语,好像本能地排斥了一下;对于“教养”倒是欣然接受,毕竟《由内而外的教养》进行了铺垫,即使没有看过这本书,它也是个褒义词。

于是,带着有点好奇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两章,可谓连各种序都没有轻易放过!然后喜欢上了它的通俗易懂、干货满满、操作性强……

下面对第一、二章的内容进行梳理:

一、大脑构造

旧识:大脑分为左右脑,分别控制语言和运动;所以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走路早。左脑代表“逻辑”,这样的人更为严谨,却略显刻板;右脑代表“艺术”,这样的人不走寻常路线,却有时凌乱不堪……

更新:大脑的构造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横向&纵向——横向,依然是左右脑;纵向为上下脑,分别为“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

爬行动物脑:我们在 “正面管教”的学习中有所接触,就是所谓的“脑盖”,它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

哺乳动物脑:较下脑所掌控的功能更为复杂,引导人走向人际关系,确保“三思而后行”。

全脑教养法,就是试图帮助孩子整合左右脑、上下脑,使其能够与自己的逻辑自我和情感自我产生联结。

二、联结第一,解决第二

旧识:“纠正前先联结”——这是每一个“正面管教”的学习者都非常熟知的理念,它强调,父母在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之前,要与孩子先进行情感联结,可以通过共情的方式进行。

更新:本书中,提出了“先用右脑联结、再用左脑解决”的理念,与上面讲述的“纠正前先联结”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脑处于不断发育的状态中,在25岁之前,人的大脑都不能算是发育成熟,而3岁之前的孩子,右脑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还没有掌握用逻辑和文字来表达感受的能力。所以,当发生分歧和冲突时,父母用逻辑思考的左脑来应对孩子毫无章法的右脑,想必会事倍功半。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整合左右脑呢?

1、情绪联结——右脑对右脑

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我们首先可以启动自己的“右脑”,试着去想象当自己在这个年龄阶段时,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有时你甚至会感慨“我还不如我孩子呢!”比如,和陌生人打招呼。有多少家长在孩子没有主动和一个你认识但对ta而言完全“陌生”的人say hi时,你会给孩子贴上“胆小”“自卑”“没礼貌”的标签呢?与此同时,反观自己,又有多少成年人能在一个有众多陌生人的场合做到十分自如呢?

所以,作者提出,建议在孩子情绪激动、行为冲动的情形下,也就是ta的右脑占据主要地位时,试着从情感上去理解和接受ta所产生的感受,因为感受没有对错,都是值得被接纳的。

2、理智联结——左脑对左脑

被接纳之后,逐步会过度到启动“左脑”的状态中,这时,就是我们“左脑对左脑”的时刻,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

这将有助于“生存式教育”与“发展式教育”相结合,我们并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去教育孩子、教给ta各类技能,把“每一次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孩子身上就会不断出现父母所期待的各类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脑教养法》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