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里的乡愁……(2020-12-13)

19、《时代——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白说》)


今天,就大概复述下这个篇章里的2个内容,因为我觉得挺有意思。

①“贼没文化,损失巨大”

说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冯骥才老师家中遭窃,他得知后最痛心的是家中的字画文物被偷了。

没成想,回家一看,小偷把电视机和录像机都搬走了。字画文物都好好的一样没少。

没文化的贼只知道当时电视机这些电器值钱,却不知道自己因此错过了可能一个亿。

这个故事也可以当笑话一看而过。

但是我也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的文化符号。

每个人都能够展现出中国文化美好的一面,那中国必定美好。

提前看到后面一篇,白老师提到倪萍老师说她姥姥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敬佩。

老太太不识字,但是特别善良、尊重别人。有要饭的上门,她一边布施,一边说,“孩子吃不了这些,幸亏您来了,要不浪费了。”

她没有高高在上地施舍,而是给予一位要饭的充分的尊重,这种人性关怀,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

②“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可以解决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

第一,因何而著名?

讲的是德国的莱比锡,这个有博览会、有保时捷生产基地的城市,最让他们自豪的是巴赫曾在这里生活过。


第二,因何而流传?

讲的是浙江南浔古镇,中国古代一个富人家里,到第三代开始败落,原因是这第三代用祖辈、父辈积累的财富,全部买书,建成藏书楼。

而这座藏书楼而今成为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浙江图书馆的分馆。这个家族因此流芳百世。

如果是金钱,能做到这样吗?

解放时期,周总理曾专门批示,此地不能炮击,要保护。


第三,因何而有用?

说的是几百年前,一位老人画出《富春山居图》后,送给了一位名叫“无用”僧人。

但是几百年后,此话流传,而且成为古城富阳的标志。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常说,物是人非。

因为人、事变化太快,但唯有文化,能够流传很久,能够带给一个地方、一个族群以骄傲。

比如中国的文化符号孔子、道德经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化里的乡愁……(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