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妥协之后,我们会坚强吗?

在许多父母的眼中,少年的惆怅,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娇柔做作。不是因为父母不懂得少年成长的烦恼,而是因为成为父母的过程,是接踵而至的改变和人生台阶,专心考学、适应工作、恋爱结婚、磨合生子,停不下来紧迫的节奏,只有跌跌撞撞冲过生命中的迷茫,接受成长,忘却痛苦,生活才能轻松些。

就在一转眼,自己还未完全搞懂整个世界,自己的孩子已经十三岁,来到了对人生思索的关口。这时的父母,人已中年,外有事业里有打不完的小怪,内有家庭里踩不平的翘板,对那个刚刚上道的碎娃娃,以为给了那么多爱,阻挡了生存压力,就应该幸福,可是成长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以为。

《狗十三》这部电影,就像是给形色匆匆的人,讲一段青春的过往,让人们看看成长的倔强,重温生命最初的力量。那时我们曾是多么的叛逆又懂事。“青春无悔”的口号中,隐匿了多少小小的坚持和无尽的妥协。

影片中用平静清新的风格记录这一个女孩的成长,只有一次激烈的冲突,就是父母对待丢失的狗的态度,映射出成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包括对待成长中孩子的问题的态度。在出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成人急于摆脱纠缠琐事的不耐烦和自以为是的自大,让他们不是对问题去寻根求源,不是弥补理解,而是想着掩盖抹平。时所以当女孩的爱犬丢失,家长们没有尽力寻找,而是想让女孩接受丢失的事实,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找到的几率不大,当女孩失望伤心的寻找时,他们不理解劝阻,从而导致了和孩子冲突,并将爱字诀强加给孩子接受。最后又买了只相似的狗来,更迫使女孩在感情上接受成人的处事方法。

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在整个冲突的过程中,女孩和宠物如影相伴的爱怜和珍惜的感情被漠视,倔强的反抗被加上了不懂事的标签,家长只有用武力相加。武力看似家长是有理有据劝阻无效后的暴怒,却体现了家长的无奈和粗暴的强势。女孩被打之后,在浴室中哭泣,随水冲去的是坚持的纯真,而委屈和妥协从此就留在了孩子的心里。从此影片中女孩乖巧中笑得牵强,像被驯化的小兽,从此开始了迈进成人世界得心理准备。

“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从十三岁孩子的口中说出,即对是对未来无奈,又是对更糟糕事情的准备。少时的彷徨和对生命的不屈,被孩子演绎的让人心疼不已,也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成长中自己的被打磨得伤和削去棱角得疼。

懂得妥协,抹平错误,我们是否就坚不可摧?当爸爸高兴的给前妻电话告诉女孩的好成绩后,女孩问爸爸:“当初怎么和妈妈分开的?”爸爸遂然痛苦落泪:“我不是个好爸爸。”这一幕,出乎了许多人得想象,因为这个爸爸已然事业有成,又娶了顺从娇美的妻子,也有了可爱的儿子,又把将倔强女孩收复,其乐融融的家庭看似无懈可击,而脆弱其实就藏在内心的某个深处,冷不防跳出来,拷问人的灵魂。这也是电影最有深意的一幕。

影片最后女孩看到丢失的爱犬不敢相认,“我真怕它认出我扑上来,”这是那么的隐忍和害怕再次失去的懦弱,女孩在爱犬的寻找启示前无声的大哭,与他爸爸的那次痛哭异常相似,都是对那些失去的悔痛。

生活的艰难,让人们学会了妥协和屈从,这都不会让心灵滋养而强大,反而会懦弱逃避,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和悔恨,唯有真诚面对,才能与自己和解,无怨无悔的生活。

希望有更多父母能看到这部影片,看到自己以前的倔强和纯真,珍惜孩子的纯真和坚持,对孩子的问题有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就算岁月艰难,也教会他们面对问题坚强和智慧,让孩子们的青春无悔,让他们和自己不留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妥协之后,我们会坚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