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第三章: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重要观点:【否定表扬促成长】【建立协作关系】
观点1: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为什么在教育现场不可以表扬呢?通过赏罚分明会使人们拥戴,但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被批评”;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不久孩子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决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我们认可竞争对手的盟友价值,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与这样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也不可以竞争。真正民主的共同体不是靠竞争原理,而是基于“协作原理”运营的共同体。按照协作原理运营班级,学生们就会形成“人人都是我的同伴”之类的生活方式。所以,停止赏罚,消除竞争,让竞争原理从班级中消失。(阿德勒心理学中所提倡的横向关系其实也是协作原理)
观点2:我们人类在孩童时代毫无例外的都抱着自卑感生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大前提。因为人类恐怕使唯一一种身体发育比心理成长慢一步的生物。经历“自己不完美”之后的孩子们原则上来说肯定会感到自卑。人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存在。进一步讲,人类因为自身脆弱才会组成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所有人心中都有共同体感觉,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共同体感觉不需要去“掌握”,而需要从自己的内心“挖掘”,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作为“感觉”共有。
观点3: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幸福生活在哪里?答案很明确,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
观点4:为什么缺乏做普通人的勇气?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比较,盲目突出不同,这是自欺欺人。
观点5:即使是十岁的孩子也能够自立,也有人即使到了五六十岁依然无法自立。自立是精神问题。
观点6: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角色来体会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其实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观点7: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第四章: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重要观点:【信赖】【利己心的极致是利他】
观点1:阿德勒说过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背后隐含着“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定义。孩子们最初学习“交友”、挖掘共同体感觉的场所就是学校。
观点2: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工作关系是信任关系,而交友关系则是信赖关系。因为交友根本不存在“必须与这个人交友的理由”,既不存在利害,也不受外界的要素制约关系。
观点3:为什么工作会成为人生的课题?因为分工是人类补偿身体劣势而发明出来的罕见的生存战略。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应该劳动、协作、贡献。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在分工时也必须相信别人。
观点4:亚当·斯密断言:分工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利己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谁都不牺牲自己”,纯粹的利己心组合使得分工成立,作为追求利己心的结果就会有一定的经济秩序产生。在此,利己心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利他”的结果。如此一来,追求利己心的结果就是“他者贡献”。(狩猎高手与弓箭制作师的案例)所以一切工作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观点5:职业不分贵贱。一份工作没有被淘汰而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具有一定的价值。最危险就是提出何为善何为恶之类的并不明朗的“正义”。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
观点6: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尊重其真实本色。如果说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因为无条件的接纳信任那个人。也就是说,因为信赖。我们无法信赖一个自己不尊重的对象,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观点7:信赖他人,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我要主动信赖你,哪怕你并不信赖我。这就是无条件的意思。质疑那个人思想信条或者他说的话,保持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坏事。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信赖其实最根源的信赖自己。所以能动权在自己的手中。
观点8: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才只关心自己。
观点9:怎样获得真正的归属感?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这里需要课题分离,他人对你什么态度,你自己根本无法控制。正因为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观点10:人类并非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重大事情时才需要面对考验及决断。对于我们来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逃避这些考验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观点11: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不能坐等“收获”,不能成为心灵的乞丐。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决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第五章:选择爱的人生
重要观点:【爱需要培养】【没有命中注定的人】
观点1:爱并非像部分心理学家所认为的是被动坠入,他不是纯粹或自然的功能。真正的“人类之爱”需要培养起来,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的慢慢培养起来,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被动坠入的动物之爱或神性之爱,其实是想要获得拥有、征服它而已,本质上和物欲一样。大多数人关注的是灰姑娘与王子结合之前的浪漫故事;但阿德勒关注的是电影拉上帷幕之后,两个人结合以后的关系。
观点2:阿德勒一贯主张是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的确获得他人的爱很难,但“爱他人”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
观点3: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我们要学习爱的方法。既不是利己的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爱。阿德勒提出了比“我”或“你”更高一级的“我们”。关于人生的所有选择,都遵循这一顺序,只有“我们”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爱并非兼顾利己和利他两方面,而是两者都排除,因为“人生的主语”变成了我们,这是在全新的准则下生活。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
观点4:所有人都是从几乎过剩的“自我中心性”出发,若非如此就无法生存。但我们不能总是君临“世界中心”,必须与世界和解,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其实自立就是“脱离自我中心性”、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懂得爱之后,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
观点5:孩童时期我们的生存依赖父母,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时,其目标只能是“如何被爱”。作为性命攸关的生存战略,我们都会选择“被爱的生活方式”。这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我们将要通过“爱他人”渐渐成熟起来,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观点6: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活在父母爱的支配之下,在只能希求被父母爱的时代,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不断强化“被爱的生活方式”中渐渐长大。想要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某个人,唯有如此。
观点7: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中惧怕爱。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的希望,全心全意的自我奉献。根本不需要这样那样的担保,不管对方如何看自己,只是去爱,投身爱中。爱是你的课题,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唯有自己先去爱。如果你的立场是:如果你爱我,我就爱你。你只关注这个人是否爱你,看似是在关注对方,实际是只关注自己,谁会爱这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你呢?
观点8:你必须正视并更新自己隐含的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不可以被动的等待爱自己的人出现。
观点9:阿德勒根本不认可“命中注定的人”。感叹于“没有邂逅”的人其实每天也都会遇到一些人,但要将简单的相遇发展成某种关系的话,那需要一定的勇气。沉迷于命中注定幻想的人是没有勇气的,明明值得爱的人就在眼前,还在找种种理由退却,并自欺欺人的认为一定还有更理想完美的人,根本不想发展进一步的关系,活在幻想中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
观点10: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处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相遇的形式如何无所谓,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面对“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那么我们与任何人都有可能产生爱。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起走过的漫长岁月时,往往会感觉是“命运的安排”。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东西,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
观点11:我们必须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轨迹,人们就会称其为“命运”。你应该做的只有:牵起身边人的手,尽情尽力地去跳舞。命运由此开始。
观点12:如果你一直在回避爱应该背负的责任,只是贪恋爱的果实,既不为花浇水,又不修剪,这就是短暂的、享乐型的爱。真正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弗洛姆说: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信念即勇气,如果有爱的勇气,就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观点13: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如果懂得爱并以“我们”为主语活着,事情就会发生变化。你就会感受到仅仅活着就可以互相贡献,包括全人类在内的“我们”。
观点14: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观点15: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实际的人生、平凡日常的考验始于踏出“最初的一步”之后,真正的考验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观点16: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分别”为前提,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如果这样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不断的付出努力,以便在有朝一日分别时,可以无憾的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观点17:开始去爱吧,然后与爱的人一起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根本没必要去在意期限之类的问题。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本书着重对于阿德勒思想的实践困惑进行阐述,着重于阐述教育问题及更宏观的爱的课题。希望某个观点能在某一瞬间让你豁然开朗,撬开此刻的迷茫。
仅此分享。《幸福的勇气》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