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去学习,为什么这么难?

这两天读了一些改变认知的书,有一些想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里头颇不宁静,日子基本上是在刷抖音,刷B站的百无聊赖中度过,深感不安,但又读地址及无可奈何,做的计划从来难以执行,明明前一天已经计划好学习了,但是第二天还是会重复发之前的样子……最近在遍寻书籍良药以求解决之。

我在想,明明自己知道未来的学习科研任务会很重,越早开始越能进入状态,但眼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但就是不动,怎么激励自己都没用,整天就是刷抖音,我在想,如果没有抖音,我会动吗?我想大概率也不会动,但是如果实在没事可干,或许会动, 因为躺着什么都不干或许比看会书更难受,但我相信并不完全是抖音的错,自身的问题也会有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可能会有以下方面的因素:认知、情绪、生理以及社会。以下就从每个因素出发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为什么不想动——认知因素

相比于学习,更喜欢刷抖音,为什么?因为抖音可以获得及时满足,而学习往往是看不到头的,就像英语,学了二十多年依旧是老样子,但是短视频可不同,几乎大脑本能所需要的东西都有,美女,美食,美景,还有美丽的故事,美丽的哲理……哪一个拎出来都比学习英语单词或者长难句有意思,更能吸引注意,所以学习败给抖音不奇怪。这种对注意的吸引力其实就是不想学习的认知因素。

简单解释了为什么刷抖音可以但学习却不想动,因为学习枯燥,抖音有趣。如果我选择一个有趣的东西,又能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是否可以?有趣并不是说不能作为知识,但是表面有趣的东西和内在有趣的东西时不同的,一个对物理痴迷的人可能对于美女的热情远小于物理,正如韦神,他对于数学的兴趣远胜于对于美食的兴趣,从白馒头就白开水就可看出,这就涉及到个体认知的不同。

人的认知系统对美的东西是有偏好的,抖音上的美是大众所谓的美,是表面的美,这种美是不需要注意主动进行加工的,相反,人的注意会跟着抖音传递的美而动,也就是说刷抖音看似专注的状态是一种注意的被动状态,而对物理和数学的兴趣则是一种主动寻求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千差万别的,而主动的注意会让人产生一种心流的体验,这种体验能让人的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体验到的快乐是持续且长久的,是能从根本上提升大脑能力的,所谓一种高级的快乐。这就是认知活动产生的快乐。

所以,不想学习的根本的原因是不能体验一种高级的快乐,没找到让自己产生心流体验的认知任务。这就涉及到不想学习的另一个因素——情绪。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下手机去学习,为什么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