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顾清俞的心气儿里,隐藏着施源和顾清俞离婚的原因

结婚后,顾清俞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桩婚姻,讨好施源的爸妈,又是买衣服,又是代付几十万的换肾费用,还想给他们买房子。可是,她做了这么多,却依然得不到婆家的认可。

尤其是施源得知原来是顾清俞帮妈妈付了医药费之后,他火了:你一个谎言,就把我多日的努力抹掉了。顾清俞也火了:难道,我为你妈支付费用、花钱治病都做错了吗?

施源妈妈也爆发了,她咬牙切齿道:如果我知道是她拿钱,我宁愿等死。

我本来以为,顾清俞和施源的婚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顾清俞颐指气使,从心里看不起施源,最终施源才会提出离婚;又仔细看过一遍《心居》之后,我才发现,婚姻中不是只有爱情就够的,门当户对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序:两人的差距

顾清俞名牌大学毕业,36岁就做到跨国公司高管,才貌双全,经济独立,多年的职场磨炼和人生阅历,造就了她人情练达、世事洞明。36岁不算年轻了,但也还不老,顾清俞正是如此,还没有褪去年轻气盛与雄心,又增加了几分成熟稳重与干练。

施源高考时报了复旦,也自信自己能考得上,可是成绩出来后差了几分,又因为不服从调剂,没有其他的学校垫底,结果是一撸到底,进了一所旅游中专。因为包分配,可以留在上海。毕业后的施源留了桑海进了旅游公司做导游,施源的人生就是这样走上了下坡路。

1.二十年沧桑巨变,阶层互换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吗?施源家就是如此;有谁家是城市新贵,生活蒸蒸日上,是顾家。二十年沧桑巨变,两家完成了阶层互换。

那时,顾家住在陆家嘴,施家的老宅被分割成十几户人家,施源一家住在前客堂,阳光最充足,面积也最大。顾家与他们隔一条弄堂。施源从小是个出众的孩子,模样长得清爽,家世好,读书也好,以至于附近有女儿的父母,心里都巴不得这孩子当女婿。

而那时的顾家,生活过得很贫苦。顾清俞的爷爷四十多岁就没了,活着时连肉也不曾敞开吃过。现在墓碑上那张照片年轻得甚至有几分稚气,就是瘦,愁眉苦脸的瘦。

施源是顾清俞小学时的同学,也是邻居。高高瘦瘦,戴副细边眼镜,那时叫“架梁”。成绩优秀,却又不是书呆子。喜欢看书和运动,英语尤其好,还会一点俄语和日语,这正说明他的家教好。

以前施家是大户人家,他曾外祖早年在英国留学,回国后做国民政府的参事,两个兄弟也都在大学执教,一个姐姐还嫁给了清华的副校长。施源的外公也是名校毕业,到施源妈妈那里,境况不同了,但读书人的传统还在,五六岁时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力道气度,竟是不逊于大人。

施源父亲家是生意人,祖父经商,做丝绸生意。那个时候,施源还同顾清俞说,说外公当时不愿意的,觉得女儿嫁给我爸很委屈。

施源叔叔是美男子,多才多艺,那时就拿一把吉他,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张行的《迟到》,“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哦,她比你先到——”

就因为这个家庭出身,即便是那个年代,施源也和别的同学不一样。鹤立鸡群,长相气质、待人接物都是说不出的妥帖,像野草丛中的一束兰花。

上山下乡的年代,施源的父母去了新疆插队。顾清俞上小学时去过施源家,见过施源妈妈少女时的照片,清秀中透着高贵,气质极好。

施源由奶奶带大。12岁那年,他被父母接去新疆。那时,他自信满满地跟顾清俞说:我会考回上海的。到时再见。而顾清俞也真的相信了。这个约定一直盘旋在顾清俞的脑海深处。

高考那年,施源没回来。顾清俞去老宅找他,他奶奶去世后,叔叔婶婶就搬去别处了,也没下落了。他就那样消失了,连一声招呼也没打。顾清俞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投行公司,在业界也做得小有名气,一直做到现在的高管位子,一项业务就可以提成上百万。但是,却因为年少时少女心里的一个梦,她的婚事一直蹉跎了下来。面对暴发户展翔长达十年的追求,顾清俞不为所动。她跟展翔说,施源很帅,很优秀,也很有品味。

后来,顾清俞决定买第二套房子找人假结婚,时间为两个月,两个月后两人就可以离婚。没想到,中介给招来的假结婚对象竟然是施源。

施源主动邀请顾清俞去自己家里坐坐。

于是顾清俞去了。

如今,施源一家三口住在老式里弄房子。晒台上搭房子,前后再搭三层阁,。他家住底楼亭子间。正对着前客堂,再下去是厨房、晒台。改造过,但还是煤卫共用。房间总共三十平方米,隔成两块。施源住里面,父母住外面。

逼仄的空间,加上一只书架,钢琴也挤在里面,不怎么打开,拿布罩着,上面摆个鱼缸,养一些热带鱼。旁边还有一尊水晶花瓶,插着几束康乃馨。然后角落里放一架踏步机。施源几年前问人借了120万,至今还套在股市里,进出不得。

钢琴、鱼缸、康乃馨还有踏步机,这都是施源妈妈努力挣扎出的旧日贵族气息,可是放在30平米的逼仄空间里,又有什么用呢?

据施源妈妈说,施源小时候曾结过一门娃娃亲,施源母亲读书时女中有个好姐妹,外公是很出名的古钱币收藏家,就约好了,将来若是生了一男一女,就结成亲家。她后来果然生了女儿,可惜“文革”前去了美国。这些年联系得不多,她女儿圆脸、头发有些黄,皮肤雪白,像洋娃娃。

施源父亲说起自己家也是如数家珍,曾祖父怎么样,祖父怎么样,当年的老房子都在哪里,目前是上海的哪个位置。那里,还有那里,那时都是他们家的本钱。又进屋拿了张全家福照片出来,祖父就娶了五六个老婆,施父的爸爸就是祖父的四姨太生的。

因此施源爸妈妄图用自己家曾经的显赫家世打压顾清俞,这真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我们家,以前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

不仅是施源的爸妈,顾清俞和施源也都觉得,二十年间,两家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简直就是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了。如今,人上人是顾清俞,而施家是上海最底层的家庭。一家三口住在30平米的房子里。

而顾家,顾士宏被女儿押着,把家里所有的钱拿去交首付,再加上自己单位分的房子,所以,顾家除了自己现在一家四代住的大三室,还有一套小居室。而顾清俞在自己刚工作之初就买了一个小两居,如今手头宽裕,准备入手一个170平的大三室。因为限购政策,所以,找个人假结婚。于是就找到了上海户口、无房的施源。

在二十年间,施家和顾家实现了阶层的颠倒:原是大户人家的施家几代读书、经商,积累下可观的财富与显赫的声望。但世事沧桑,到了施源父子这两代,偏偏一再错过了换房、购房的机会,等到回过神来,早已被房市甩出了局。而顾家,因为顾清俞的犀利眼光,早早敦促父亲买上了房;自己更是买了两处房子。

沧海变桑田,两家已经完成了阶层互换,但是顾清俞还是携手施源走入婚姻。毕竟施源是藏在她心底二十多年的白月光,她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

两人假戏真做,迅速签订合同,登记结婚。顾清俞也想给自己一个机会,主动把合同时间延长到两年。

2.婚姻中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爱情不是童话。

顾清俞与施源意外重逢后,闺蜜李安妮告诫她:婚姻中,男人比女人强,一点问题也没有。倒过来就比较麻烦。

但是,顾清俞想,两人之间有二十年前的爱情打底,一定可以。她已经等了他二十多年,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如今天公作美,她能牵手他进入婚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管什么结果,她无惧。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少男少女之间拥有的那种朦胧的美好感情。当时,施源比顾清大半岁。顾清俞发育晚,十二岁依然是小萝卜头的模样。他却已是半大小伙子了。高她一个头。白衬衫外面套件羊毛背心,领口那粒扣子也系着。站得笔挺,又不做作。他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交流的多,又住得近。

他天天喊她全名,她喜欢他的声音。唯独对她,他才那样讲话。语气介于端正与亲昵之间。与别人不同。虽然两人从没说破,但女孩特有的敏感与细致,让她从未怀疑过这点。两人都是极聪明的,即便在那样老派的年月里,依然保持着某种默契,既不耽误学业,也不让彼此反感,落落大方又心知肚明。

这层关系里,男孩子的态度往往更加关键。女孩子又怎么好意思占据主动呢?他小心翼翼、不动声色地,呵护着她,还有两人间的珍贵情谊。

这次重逢后,两人简单交谈后赶着假结婚这茬,基本没经过恋爱磨合的阶段,就直接走进了真刀真枪的婚姻。

俗话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在婚姻中,施源努力呵护着他那可怜的自尊。开始顾清俞看得很心疼。记忆中,施源是顾清俞的神,这是抹不去的。这些年,她也是借着心底的施源才走过来, 能够无视别人的异样眼光,做到我行我素。

当然,那只是外面的硬壳,施源才是她心里的“底”。像生煎馒头底下那层厚厚的焦皮,托着里头的汤汤水水,再怎么晃悠,外头始终是稳的,波澜不兴。他狼狈,她比他更加难受。这是切肤之痛。

施源问顾清俞,你是不是瞧不起我?顾清俞一字一句回答,不,我永远也不会看不起你。

对此,施源不说话。他呆呆地听着顾清俞迟到二十年的表白:你不知道,重新遇见你,我是多么欢喜。不管你是不是我印象里的施源,不管我有多么意外、吃惊,甚至是失望。能够遇见你,我现在只剩下一种心情,就是欢喜。欢喜得不得了。我甚至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你可以一直待在车上,陪着我。

就这样,两人携手进入婚姻。一起磕磕巴巴走过两个月的时光,一起经历婚姻的酸甜苦涩:原来婚姻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这两个月仿佛一辈子。这些以后都是要放在玻璃瓶里仔细回味的。

爱情敌不过现实,施源妈妈看不上顾清俞,她这样对儿子说:这长相也就是一般般,眼神里也没有内容……也是,一个年薪百万的现代女孩子眼神里除了钱,还能有什么内容?!

施源妈妈认为的内容是老上海的情调。就像双方父母一起吃饭时,她和施源说,这里满满都是老上海的味道。当年,曹禺、老舍都在这里住过。妈妈当时还抱你来感受过,都是文学、文化的味道。

顾清俞的富有令施源深感自卑。正如李安妮所说,自卑的种子一旦种下,它自己便会生根发芽。况且施源不仅仅是自卑,他还要强,坚决不花老婆的钱。为了给母亲筹集医药费,做司仪、做英语教师,白天还要去公司上班,晚上加班给人翻译英语角资料……就这样,老妈的几十万换肾的费用还是遥遥无期。

顾清俞心疼老公,于是就私底下找了医生,交了大几十万的医疗费用,还让医生帮她保密,就说某慈善机构为施源妈妈提供的慈善基金。

就这样,顾清俞轻轻松松一个电话就把几十万交上了,和施源不眠不休辛苦赚钱相比,这还有天理吗?

正如施源嚎叫的,你小手一挥,就把我的自尊踩到脚底下。施源以前有良好的家世,只可惜后来败落了。但是当年的自尊还在。所以,他坚决不吃软饭,更没有软饭硬吃。相反,他把自己和顾清俞在一起,看成是一个机会。

他希望借这个机会,重新找回当年那个好学上进的自己,找回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他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过下去,而是要做个人,做个有担当、能成事的人。大写的男人。

说实话,女强男弱的婚姻,一直就是不稳固的,顾清俞多年的职场打拼,训练得自己冷情冷心,性格又是钢筋水泥浇成的现代女性,她根本不知道怎么跟这样的施源相处。

在顾家,顾清俞一直是以顾家保护神的面孔出现,把父亲、弟弟都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她希望施源也是如此,小心翼翼依靠着自己,伺候自己,看自己脸色,不要再去外边打拼。和自己一起享受生活。

人一旦强大起来,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看不起别人的。所以,当施源的前女友莉莉挺着肚子找上门来,顾清俞是有怨气的。因为是这个不堪的男人把自己陷于如此尴尬的境地。

顾清俞是想和施源过日子的,要不然,她也不会给莉莉介绍对象,解决她的上海户口问题,也是彻底让施源摆脱莉莉。

可惜施源不能做到顾清俞顾要求的那样,首先,他不是顾磊那样的窝囊废,施源有家世,有才华,也有长相,为人处世也都相当的通融圆滑,如果给以一定的扶持,一定的机会,一定的时间,施源必不是甘愿久居人下之人。

那天晚上,施源喝啤酒,顾清俞看书。两人沉默了好久。顾清俞说: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同我说。

施源本想说,我就是想给我爸妈买套房子,让他们临老过几天好日子。用我自己的钱。你的钱一分也不要。结果说出口的却是:要不,还是离婚吧。

一刹那间,顾清俞头脑中“轰”一声,可是忽然就是安静,仿佛了结了一件什么大事。

顾清俞本来以为,会是自己提出离婚。可是,最终还是施源提出来。

就这样,顾清俞等了二十多年的白月光,两人相处也不过两个月。一切在施源妈妈自杀身亡后划上句点。妈妈死后,施源也买了新房子,然后决然离去,去加拿大继承富豪叔公留给自己的豪华别墅。而顾清俞回归以前的生活。

结语:写在最后

顾清俞和施源之间是有爱情的,但在爱之中,他们还需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

顾清俞是这个时代的女强人,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她自主、独立、有心计、有手段,收入丰厚,但是,她不是钢化玻璃一样的光滑坚实、通透固执,而是有着内心的柔软与犹疑,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纯情的依恋。

与她相比,施源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LOSER。但他不认输,不气馁,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依靠老婆吃软饭,或者软饭硬吃。

顾清俞和施源两个月的婚姻生活,虽短暂,但结果是两人都获得了成长,更成熟了。顾清俞回归单身贵族的生活。她的末来是一个独立的敞开空间,自我成长、求索的长路漫漫,而不仅是是浪漫甜美的水晶鞋与玫瑰花。

顾清俞是老上海人,她身上体现出典型的上海心气儿,上海人对人生的自持与韧劲:不回避现实困境,用于拓展未来的诸多可能。

当然,施源也是有骨气的。在自己家庭处于那样困窘的情况下,他选择主动结束这段婚姻关系,保住了自己的尊严。而且最终峰回路转,他买了自己的房子,还继承了加拿大叔公馈赠的豪华别墅。最后也实现了财富自由,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愿你我都活出顾清俞的心气儿,愿你我都能活出施源的不服气。因为人生从来没有满分幸福,愿我们都能在在韧性生长里寻找平凡人的英雄主义,在烟火人生里,寻找自己的小确幸。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居》:顾清俞的心气儿里,隐藏着施源和顾清俞离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