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理性,有温度的旁观者!(99%的人都会落入的2大思维陷阱)

  2019年10月12日,一封名为“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的控诉信从微博发出,一时间,这封信不仅引燃了微博,刷爆了朋友圈,还成功跻身进了网络热搜前十的行列。关于此事,我知道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小草之死”的真相,我也很想知道。“小草之死”事出蹊跷,疑点重重,确实需要一个真相慰藉那位可怜母亲破碎的心。

  但是,我并不打算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测事件的真相,因为我实在不太确定,在这个舆论有可能被操控的后真相时代,用常规的逻辑,在扑朔迷离的碎片化信息中寻求真相是否注定徒劳无功?我也不太确定,在悲剧已然发生的事实面前,执着于真相是否真的比安抚和帮助受害者家属更好地活下去更为重要?既然我自己既无能力找到真相,也无法判定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立场,那么我还是选择先做个安静的旁观者,静观其变。

  不过,本文虽不能给满足大家对小草事件的好奇心,但是如果你能赏脸接着读下去,我相信,我从对小草事件的关注中获得的两大发现一定也会令你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第一大发现:如今,有太多人喜欢感情用事了。就拿小草事件来说,控诉信被发布并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以后,多少网友曾情绪激昂地控诉过当地警察不作为,咒骂小草的那位舍友和两个男生灭绝人性,禽兽不如,甚至做出了给人家寄花圈的荒唐事。此外,还有网友以偏概全,贬低涉事学校和机构,甚至贬低整个城市和省份……类似的冲动言行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可以到网络上查看。

  我相信这些网友都有善良正直,维护正义的一面,但我想反问的是:他们是否有认真考虑过,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的时候,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妄下决断,并对警方和三位尚且都不能称为“犯罪嫌疑人”的涉事者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是否有失偏颇?如果事情真如公安机关和三位涉事者解释的那样,那么相关执法人员和三个涉事者承受过的委屈和伤痛要如何才能得到慰藉?还有那些受到无辜牵连的个人和单位呢?有谁关心他们是否也需要讨个公道?由此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又该由谁、以何种方式进行弥补?部分网友的感情用事,是否有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号做着加害之事的嫌疑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与恶的距离又有多远的距离呢?

  此外,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想为小草的母亲讨个公道,但是,他们又是否想过,除了发泄情绪,他们的所作所为还会产生哪些作用和影响?小草母亲会因看到他们对涉事机关以及三位涉事者的极力谩骂,就减轻一分失去爱女的心痛吗?除了讨回公道,小草母亲还需要些什么?除了发泄情绪,他们还能为受害者及家属做些什么呢?

  如果他们在做出言语攻击的行为决策之前,连这些问题都没有考虑过,那么是否足以证明他们的行为是有失理性的了呢?

  当然,我以上发出的种种质疑,并非代表本人对此事的内心偏向,只是自己就小草事件在脑子里掀起的一场头脑风暴而已。

  综上所述,我想说明的是,人们可能很容易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落入了两大思维陷阱:“一厢情愿”和“价值观偏好”,这是我的第二大发现。

  其实,上述提到的那些以帮助小草母亲讨公道为出发点,对涉事者进行网络暴力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见得就是有暴力倾向的坏人,相反,他们可能还很善良,也很讲义气。他们冲动的表现或许只是因为不慎掉入了“一厢情愿”和“价值观偏好”的思维陷阱。

  他们一厢情愿地认定了事情的真相就是和他们推测的一模一样,他们偏爱事情朝着对受害者和弱势群体有利且能揭示社会险恶的方向发展。殊不知,“一厢情愿”和“价值观偏好”是阻碍我们接近真相的两大劲敌。它们利用我们对某些价值(如公平正义)的偏好,促使我们屏蔽掉那些有悖于我们自身偏好却又暗含真相的信息,诱导我们从那些与自身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指一切我们相信的观点)相吻合的碎片中,拼凑甚至虚构出一个我们容易理解且乐于接受的故事情节。不幸的是,我们通常都会被这两大思维劲敌给打败了。

  “一厢情愿” 的思维误区不仅容易让我们成为那个令自己生厌的恶人,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还会诱导我们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吃亏上当。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误入过这一思维陷阱。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曾因相信了某个产品广告上或标签上吹嘘的功效而不加思索地进行了购买,结果产品的实际功效却让你大失所望,然后你才惊觉自己上当了?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你就是掉入过这样的思维陷阱。所以,当你正准备为某个被吹嘘得近乎完美的产品买单或是正准备为某个被描述得无比可怜的弱势群体献出爱心和声张正义前,不妨先问一问自己:“我希望它是真的这事才是真的,还是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了它就是真的?

  “价值观偏好”是另一个我们比较容易掉进去的思维陷阱。它诱导我们抛弃理性,感情用事。在“小草事件”中,官方曾在官微上发布过案件复查情况,说明了群众的一些疑惑,官方的再次调查结果表明,小草就是意外溺水身亡,不存在猥亵、圈套、保护伞等情况。结果舆论又是一片哗然,人们还是不接受这一结果。当然,这件事还没有完结,据10月14日晚21点55分,昆明警方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表示,昆明市公安局还会继续彻查此事。

  在此,我并不想讨论小草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警方的初次复议结果是否可信,我只是想借此案例提出我的一个质疑:网民们不接受这一复查结果,到底是因为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呢,还是因为这一结果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或是“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出的概念)的偏好以及对社会险恶的预判?如果是后者,那么他们就是陷入了“价值观偏好”的思维陷阱了。但是,正如尼尔·布朗在其著作《学会提问》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决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基础。正确的做法是,在经过分析和推理后还对其笃信不疑,才可以加大感情投入的力度。所以,宁可在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时反复无常,也不要在缺乏论据、强词夺理的结论上执迷不悟!

  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发声,人人可以表达自我的时代,但却也是个舆论方向和思想容易被操控的时代。谁敢笃定地说我们不是那些活在洞穴里,从没出去看过洞穴外世界的囚徒呢?所以,在这纷繁复杂,乱象横生的时代,我们或许更应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精神,努力做到:在事关自己时,从容冷静,客观分析;在事不关己时,克己复礼,保持理性。

  值得强调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着,而作为一名旁观者,其实我们很难做到旁观者清,更多的时候反而是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所以当我们不明就里,缺乏证据时,不要急着发泄情绪,表明立场,先静观其变,做一个有理性,有温度的旁观者!

  (声明:关于小草事件,本人不偏向任何立场,文中对此事的分析只想邀请大家,一起为成为一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理性思考者而努力,请勿过分解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有理性,有温度的旁观者!(99%的人都会落入的2大思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