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面管理你一天的时间

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逆,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回来,每个人的时间极度公平,极度有限。

这也正是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怎么能让时间最大化地产生本该有的价值,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度过最美好的时光。

从大多数人的传统时间上划分,完整的一天基本上被分成了工作时间和下班时间;从个人的角度来分的话可以分成卖给雇主的时间和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互联网把我们的时间界限连接的越来越模糊,可能下班之后还要办公,也可能在上班的时候有部分时间休息。

那么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方式。

这个角度完全从个人的状态出发,假设的前提是把完整一天24小时都分配给自己,只不过上班的时候将时间分配给工作而已,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为了一个目的,让自己的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由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时间的管理和配置。

第一,一天中的高效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个十分好理解,上午的9:00~11:00一般是大多数人效率最高,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如果你有自己的高效时间倾向,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操作。

总之,就是自己状态最好的时间段,这个时间非常珍贵,可以利用这一段的时间去做一些难的决策问题,或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或者需要创意的工作,如果拿这个时间去刷朋友圈,看头条,无疑是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高效的时间可以更好地做出一些计划和安排,从而为其它的时间段不用动脑、只去执行就做好了详案,整体来看,这一天的时间用好了,精神上也会比较轻松。

第二,一天中的完整时间。

可以理解为相对完整的大块时间,一般时间值要在半小时以上,起码半个小时之内是不会被人打扰的,这个时间如果是在上班时间,那么就优先去处理那些需要耗费一点时间的工作,如果是下班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学习某项课程,相对来说整个过程是安静的、专注的。

完整的大块时间是高效时间之后的又一个效率会比较高的时间段,就可以用来处理一些复杂的工作,工作内容自己比较熟悉,但是需要静下心来完成的任务。

第三,一天中的碎片时间和低效时间。

我把碎片和低效放在一起来说,因为觉得在碎片化的时间本身就是低效的,这些时间本身代表着有众多干扰,精力不会太集中,有总被外界事物打断的可能性。

或者说在一天的结束之际,自身的精力值基本上已经用完了,不愿意再动脑去思考复杂的事情,这都可以被归到碎片时间和低效甚至无效时间里。

了解了这个时间段的特性,那自然也就避免难为自己,非要在这个时间做出些什么东西,可以做一些习惯性的任务,比如整理办公桌,在家的话就收拾房间,在体力劳动的时候,其实大脑换了一种方式休息,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大脑,还是积极的休息。

就像是运动员在进行中长跑到达终点之后,不会一屁股坐在地上,而是还会选择一小段距离进行慢跑放松,这就是积极性的休息,可以让肌肉得到更快的放松。

如果你想在碎片话的时间内听书或者其他什么一些音频课程,也要提前安排好,这个安排一定要具体,不能抽象,你不能说碎片化的时间我会选择听书,而要提前规定好在这个时间要听哪一本书,否则还要花费精力去找自己喜欢的,本身就是脑力判断和消耗的一个过程,终于找到了,已经没有心情去听了。

然后还让自己的意志力去背锅,埋怨自己说:“哎呀,我的意志力太差,没有自律性。”

其实不然,只是你没把时间安排好而已,我们都是肉体凡胎,自然要有休息和放松,别动不动对自己的意志力做出过分的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把分一天的时间管理好,这一年就不会觉得白过,这一生也不会觉得虚度,因为你对时间有了掌控权,而不是任由他随意溜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三个方面管理你一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