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爱的家乡——江滨农场》

《我可爱的家乡——江滨农场》

农业生产告一段落,闲来无事,写上几句赞一下我可爱的家乡——江滨农场。

江滨农场坐落于黑龙江的南岸,西邻名山,南接军川,东与绥滨农场隔渠相望。一九五六年山东六县支边青年和本省哈、齐、牡、佳农机人员垦拓,一九五八、一九六六专业官兵到来,投入农场建设,六十年代后,四千知青下乡,成为农场的生力军。一九六六年初,萝北农场十一、十二分场合并为江滨农场。经过几代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发和建设,江滨农场现有土地面积三百五十三平方公里,耕地三十四万亩,人口一万七千余人的一个现代化农场。场部高楼林立,商铺比比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家庭都在场部购买了楼房,真正实现了耕种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也曾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英雄事迹,抗联英雄马德山就牺牲在此,在他的原葬地,由黑龙江省萝北县人民政府和江滨农场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五日共同建成了一处抗联烈士陵园——马德山烈士陵园。陵园四周,苍松翠柏环抱,庄严肃穆宁静,沿鹅卵石石阶而上就看到了在青灰色水泥台阶,一座“抗联烈士纪念碑”坐北朝南 矗立在平台上。碑高8.15米,汉白玉碑身正面刻有“马德山烈士千古”,背面刻有“抗联烈士纪念碑”,正面碑身下座的黑色理石板刻有马德山烈士的生平。与纪念碑交相辉映的还有一面洁白素雅的浮雕墙,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部队在江滨大地上英勇抗击日寇的宏伟画卷。

每到清明和重大节日时,江滨农场党委都要组织干部、青年、学生前来为烈士扫墓,缅怀烈士英雄事迹,激励后人不忘历史,努力工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烈士陵园也就成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滨农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原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就曾经在江滨农场二十二队工作生活过。

江滨农场学校师生创作的版画多次获得过国际大奖,他们创作的场史版画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浙江、鹤岗进行了巡展,受到了一致好评!为农场赢得了很高荣誉。

江滨农场自然风光旖旎,旱河水由西向东蜿蜒流过多个生产队,最后汇入黑龙江。提到旱河,还有一个关于它的美丽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条名叫“禿尾巴老李”的黑龙和一条遍体银白的恶龙决斗,大战百余日,黑龙落败,它选择黑龙江作为栖息地,而旱河正是其盘踞之地。经过七七四千九百年的休养生息。“黑龙”恢复了元气和法力,饮尽旱河之水腾空而去,寻到“白龙”苦战三年,最终战胜银白恶龙。由于黑龙为大战银白恶龙饮尽旱河水,使得旱河水三年断流,这也是关于旱河名字由来的典故。

旱河两岸有草原湿地,和良田万亩,由于旱河属于黑龙江水系的一个支流,河中鱼类繁多,沿河而居的人们有的就以打鱼为主,也有圈水搞起了养鱼,成为了养鱼专业户。

每当夏季来临时,旱河就有了生机,沿岸碧绿的草原,翠绿欲滴,草原在微风吹拂下,一层层如波浪般荡漾着,那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开放。风过处,送来缕缕花香,时不时能引来蝴蝶的光顾。让这美丽的旱河更增添了几分妩媚。旱河不加修饰而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流水、草原、湿地、林带、良田交相辉映,优雅的旱河缓缓流淌着,仿佛述说着那有关旱河的美丽传说。

每当夕阳西下,晚霞也显得格外斑斓,此时草原上牧民的鞭子声、吆喝声伴随着长长的队伍,成为了夕阳下一道靓丽的风景,而河面上渔夫摇着渔船而归,岂不又是一幅渔舟唱晚的唯美画卷。这时如果你站在河岸边闭上双眼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与唯美!

如此的美景,正是人们踏青、游玩、垂钓的好去处。沿河而下,就能到达江滨农场的副业队,副业队紧邻黑龙江,黑龙江江中鱼类资源丰富,久负盛名的三花五罗誉满华夏。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员多以打鱼为主,岸边建有鱼馆,隔江相望对岸则是俄罗斯。如果不是在禁捕期,来这里游玩,在鱼馆就能吃上地道的江水炖江鱼,散养的江边溜达鸡,喝着本地的存粮高粱酒,美美的吃上一顿,悠悠鱼香飘满江面回味无穷。不枉你来这里游玩一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随着江萝灌渠的投产使用,江水灌溉的水稻也成了一大亮点。由于江水富含多种矿物质,种出来的水稻营养全面,吃起来口感好。

夜幕降临花灯初上时,休闲的人们陆续来到世纪广场,随着悠扬舞曲的节奏,翩翩起舞。踢上几脚运动的毽子,或是三三两两的徒步闲聊。到处是人们的笑脸,欢声笑语,好不惬意!我爱你我可爱的家乡——江滨农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可爱的家乡——江滨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