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来不删朋友圈的女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

01

 “有些朋友圈的存活周期只有一个小时到一天,已经把今日和上周生产的某些朋友圈删了。”

在朋友圈看到玥玥发了一句话,顺手点进她的界面,发现前几天让我帮她投票的链接不见了,满屏都是营养早餐、在健身房运动、旅行……如果没看过她那些被删掉的朋友圈一定会感叹这就是精致本人了吧,活得闪闪发光,远离鸡毛蒜皮。

玥玥算是我认识的人里最看重朋友圈形象的人了,配图精修不用说,还会定期清理自己的朋友圈。有次被她吐槽,说我怎么也不清清自己的朋友圈,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上面。我怼回去说:“我有趣的生活不需要朋友圈来体现。”

虽然是朋友之间拌嘴的玩笑话,但比起精心修剪润色过的朋友圈我更喜欢那些夹杂着生活中一地鸡毛接地气的朋友圈,因为它们真实得可爱。

认识一位活得潇洒帅气的女孩子,朋友圈的风格千变万化。出去K歌发了许多搞怪的照片;新手机被偷,愤愤不平骂了句娘;过几天去旅行说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不删朋友圈更别说打理了,现在还能翻到她深夜丧气的非主流文字。

都说成年人崩溃成本高,用小号连发十几条微博抱怨,却不敢在朋友圈转发一首伤心的歌。奔三的她倒更像个不经事的孩子,喜怒哀乐都要分享。

其实朋友圈只是一个表达和记录的工具,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有可以分享的事物也有想分享的心情,便自然而然的发生。

真正成熟的人用不着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朋友圈,纠结着哪条该删哪条该屏蔽,他们的情绪压根不会因为前一天深夜由感而发的朋友圈而受到左右。

02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我能想到的悲凉应该是,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每个人都有不被理解的孤独,你分享的每条音乐、每张照片、敲出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你某时某刻真实的感受,都是自己的样子,学会接受自己,才是生活的正解。

接受自己并不是为碌碌无为的状态找借口,而是认识到与其花大把的时间在朋友圈塑造形象不如活在现实,着眼未来。

在生活中行动起来向理想中的自己靠近,某天朋友圈里发的都会是你真真实实的样子。

陈卉老师是我的一位专业课老师,朋友圈里常见她为配合菜色换上新桌布;在房间明媚的角落里放置插好的鲜花;在青年节分享自己练习瑜伽的照片,祝自己青年节快乐……

之前会想,活得这么有仪式感应该很累吧,但听到陈卉老师说起她从学生时代到现在的经历时我们都觉得她的朋友圈活该这么精彩。

大学时为了能和自己喜欢的明星有近距离的接触,转到了电视广播专业然后去外国留学。她说她想要见喜欢的人的方式不是远远的仰望,永远追随,而是有朝一日能和他平等的交流,站在他面前自信地表达。

老师回国后进入某卫视工作,在每次节目研讨会上她的主意最多,自然受到上级的赏识很快成了小编导。心里暗暗惊喜想不到当年追星看的那些综艺用到了这里,当时为了更了解自己喜欢的明星,看综艺记了两本厚厚的笔记,哪个地方说了什么梗能更容易戳中笑点,游戏环节可以有哪些设定她张口就来。

终于有一次她喜欢的明星要来录综艺,她争取到了编导的机会和她喜欢的明星相处了两天,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之后她觉得自己的目标实现了便辞去了发展空间很好的电视台工作来我们学校当了老师,现在结婚生子还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把家庭照顾得很好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迷人。

03

一直很欣赏这种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有决心和毅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他们不需要用朋友圈来过着理想的生活,不装高冷不用刻意标榜自己的逼格,他们在朋友圈里偶尔更新日常,真实生活远比网络上的绮丽。

希望你也能做一个朋友圈有酸甜苦辣的人,不会再有发了又删的朋友圈,能真正快乐也能放任自己偶尔丧气,敢承认自己有时也难免要周旋在琐碎的生活中。不害怕在朋友圈“人设崩塌”,因为你有底气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更酷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从来不删朋友圈的女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