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萨比娜觉得再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

本来想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但这本书涉及的主题太多了,每个模块都有我很喜欢的句子,最终还是选择了这句最适合当下的自己的话。

第一次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记住的都是故事,情情爱爱,过了一年后,完全想不起来它写了什么。

第二次读,有点东西,远不止情爱那么简单。

第三次读,存在与虚无,个体性与集中营,自我与媚俗,性爱和爱,偶然和必然,太多的内容,我依然没办法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去描绘它。

但也就先到这里吧,或许第四次第五次以后,能有不一样的更加深刻的体会。


​归属感——轻与重

这本书讨论了很多内容,小至自我,大至国家和历史。从小我来看,读完之后我的感受是,归属感和寄托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是人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中的具象化,那些隐晦的莫测的潜意识时刻寻找一个存在,好让自己有所依托,得以表现,以此证实个体的独特性。

家庭不幸的特蕾莎从小睡觉便用左手攥着右手,仿佛那是她爱人的手。在遇到托马斯后,她的不安全感,软弱,敏感,全都一一展现,她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托马斯灵魂和肉体上对她的忠诚。

托马斯和情人们幽会有着可标准化的规定和流程,他享受着每一个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直到特蕾莎的软弱将其捕获,他放弃了情人,拒绝了“家国责任”,他曾经轻渺如烟的生命如今附着在特蕾莎身上,一遍遍地向其证明自己的爱情,付出愧疚、安慰、怜悯,他的归属是特蕾莎。

弗兰茨把对伟大冒险的理想和向往寄托在萨比娜身上,为之颠倒迷恋,不惜放弃婚姻,甚至于和其他情人在一起的时候,眼前浮现的依旧是萨比娜的形象。他的爱情,是自己理想的化身。

人们总以为爱情是伟大而纯粹的,但诞生于“偶然+想象”的爱情不可能独立于生活之外,所以它并不纯粹。爱情总是会夹着现实的杂质,也会跳动着每个人的潜意识,被许多爱情之外的东西所影响。


有归属和寄托的人,一边享受着温情和爱,一边不得不承担责任和痛苦,正如每个硬币的正反面,无法说清下一秒展现的是哪一面。生命的轻与重,我想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浅显的理解,责任便为重,不负责便为轻。

不负责,就可以躲进未来,不断背叛过去和现在,就如萨比娜。

爱情上,她追求暴力美学式的性爱,和托马斯稳定的交情,弗兰茨的短暂交欢,都以不合分手。她曾犹豫过,但没有沉沦到爱情的圈套里,因为背叛才是她的人生基调。

亲情上,逃离家庭,逃离婚姻。直到她逃离故国,最后发现再也没有什么可背叛的了,生命轻到无所依托,没有束缚。

但轻的尽头又是什么,是虚空?背叛了一切,最终又还有什么可背叛?没有承担过生命之重 ,个体的存在是否就没有了意义?

尺度——媚俗和自我

媚俗,一个不好解释的词。按照书上的来说,“任何个人主义的表现,任何怀疑,任何嘲讽,甚至是抛弃家庭的母亲,爱男人胜于爱女人的男人,都是有损媚俗的行为”。

媚俗,大概就是符合社会整体的道德规范,符合伦理价值观,和大众站在一起,时刻准备牺牲自我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媚俗的,只要和人产生了联系,就无法摆脱媚俗的轨迹。向往反抗与冒险的弗兰茨,也不得不在学术演讲中表演着同其他人一样的论调,挥舞着一样的手势。

那可能是一种正常融入社会的本领,人人具备。但其过程难免会让一部分小我消失,看着自己的一部分被隐藏,填补另一种思想和行动,这又叫虚伪。

自我便是从个体出发,怀疑一切外界强加的教条主义、道德规范,走出被划定的圈子,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的事。

但自我就真的好吗?对媚俗嗤之以鼻的萨比娜,因为无法忍受媚俗的人和社会,一再搬家,最后去往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她可以说是真的不媚俗的一个人了,但她却走入了一种虚空的自我怀疑中。

​如若两者皆不可取,那就取个度,将两者融合。但结果就是两种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依旧会让一个人陷入不尽的痛苦当中。

​待续——无知与成长

无论是生命的轻和重,还是媚俗和自我,书中都没有给出一个解答的方向,读完后我也同样陷入挣扎中。但我们都只能做一个思想上的斗争,而无法在行动中去验证谁好谁坏,因为生命历程只有一次,没有彩排,表演就已经开始。

除了以上的争论,还有很多,爱情是偶然还是必然(我同意它是偶然),灵魂之爱和肉体之爱究竟该不该统一(必须统一),伟大的进军在永恒的历史轮回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它重不重要,该不该存在(坚信每一次轮回,世界和生命都是朝着更好的方向,而进军是催化剂)。

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它展示的牧歌世界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放弃了现代的生活,回到以往农耕时代的精神状态。尽管网上对此有很多评论和看法,但我依旧没有领会通透。

此书的背景是战争时期,伟大的进军有革命的意思,苏联共产主义和捷克共和国政治高层采取的“极权”,让社会成为一个集中营。所以书中有关于极权媚俗和个人主义的探讨,以及进军、政治、历史等大宏观的议论,这些内容我都是似懂非懂。

原谅自己知识的浅薄和思维的狭隘,只能从个人层面上感受到一些收获。

分享先到这里了吧,这本书的内容真的非常翔实,值得多读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新感想。

——转自公众号《只想写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