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先贤的教育观念(一)

老子: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地方

图片发自App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即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在老子看来,人性本初是纯朴无邪的,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失去了本真而多诈伪,所以要返回去,即成人返回婴孩、赤子,回复本真的天性。

庄子在《应帝王》中谈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是在告诉我们,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所以,对于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子女的优劣,埋没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在另一方面优秀的才能。


图片发自App


就像商汤、武王,虽是圣主,但却不能像熟悉水性的越人,驾着小舟浮游于江湖之上;伊尹虽是贤相,但却不能像惯于游牧的胡人,驾驭烈马,驯服野马;孔子、墨子虽然学问博通,但却不能像山居之人,在草木丛生的崎岖山路上攀登。圣人尚且不能够全才全能,更何况一般人。

父母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子女的成长,即在教育子女时最好的方法是“顺应天性”“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引导,使孩子以自然的方式成长,避免出现早熟或晚熟的现象。

“不敢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不是无所作为、无尺度的纵容孩子,而是“不妄为”——从子女的兴趣出发,“辅其自然”,适当地帮助孩子挖掘在其所热爱的科目方面的潜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圣先贤的教育观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