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粤闽人文之旅——四堡雕版(13)

【2017年9月末~10月初行摄游记誊录】

        从长汀到连城四堡,一路平原山岭风光无限,满山的柚子和竹林,透着香甜和翠绿;却不料其后的翻山行程颠颇不堪,道路也十分逼窄,所幸我们有“红彬”和“沃尔沃ads-90”,尽管甜睡中的小男孩被巨烈反复的摇晃弄醒,车队还是“挣扎”着走出的困境。此行的目的地是参观连城四堡的雕版印刷。

四驱越野。(底张照片由“一滴水”拍摄)


        地处“客家祖地”福建连城县境内的四堡镇,中国明清时期的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这里的雕版印刷业鼎盛于清乾嘉时期,刊印的书曾行销江南,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华文化南传的一座重要桥梁。

        设在雾阁村邹氏古祖祠的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经过改造后于2016年7月重新开馆,馆内现存300多块古雕版,400多册线装古书。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堡被列为首批中国印刷博物馆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文化遗址)陈列馆
(图片由“黑眼睛”拍摄,作裁剪)


        当车队翻过山岭,刚刚进入四堡雕版印刷文化遗址时,雷声隆隆,一场超级大雨倾盆而至。不仅古朴的庭院积满了水,连遗址办公室都贯进了雨水……期间展厅里的照明忽明忽灭,最后一片暗黑……但这仍然没有影响我们探求知识的热情。

正殿高悬“望雅香凝”匾额,殿堂供奉有孔子塑像,两侧有对联:仁义理智信 温良恭俭让。上有名家题词:前世之宝 后世宝之。


        连城四堡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印刷基地之一,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现存的大量印坊、雕版、印刷工具和古书籍,是中国目前年代久远、保存完善、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堡书坊建筑,主要由雾阁、马屋两组建筑群组成,现存林兰堂、翰宝楼、碧清堂、文海阁等八十余座,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雕版印刷遗存。

正殿左右各有雕版印刷工具陈列


        印刷时,印工站在一张矩形桌子旁,桌子另一端边缘几厘米处,挖好一个长而浅的洞。用一根木棒把纸固定在桌子的一角。刻版固定在印工前面的钉子之间。墨盘放在刻版的右侧,印工用刷耙将墨在雕版凸起的文字上均匀地涂三到四次,然后拿起第一张纸,放在雕版上,再用一种矩形的“刷子”或“擦子”压紧。然后将第一张纸拿好,放进矩形的洞晾干,接着印第二张。(摘自《文化贸易》,作者[美] 包筠雅 (Cynthia Joanne Brokaw) / 刘永华、饶佳荣 等)


        四堡乡仅有两位雕版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邹荧生,16岁开始做木雕,1999年接触并喜欢上雕版印刷技艺。最令他担心的是,随着时间流逝,雕版印刷的工艺难以传承。(中国新闻网报道摘录)

雕版印刷情景模型及印制工具实物
各种雕版


         据载,鼎盛时期,四堡书坊有100多家,刻印书籍达600多种,形成书坊集群,刻书印书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当时,四堡60%的人从事印书业,真是“家家无闲人,户户有书香”。

         随着出版技术的革新,四堡雕版印刷业开始走向衰落。1942年四堡最后一间书坊关门歇业,四堡雕版、古籍开始大量流失。

        四堡雕版印刷工艺的另一位传承人马力,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室展示收藏的古雕版古装书,还自制雕版,开始雕版工艺的艺术创作。马力认为,四堡雕版印刷文化的传承需要新的思路,要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产品形式进行创新,从印刷品转换成书籍、年画、艺术品等文创产品,推向市场。

       《兰亭集序》雕版就是马力对四堡雕版印刷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新思路”的具体探索。(中国新闻网报道摘录)

图为四堡仅有两位雕版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马力,向记者展示历时3个月创作的《兰亭集序》雕版,并现场演示上墨、覆纸、印刷等一道道雕版印刷工序(图片、注释来自中国新闻网)
古朴的院落,东西厢房各为陈列馆
天井中有石子嵌砌的龙凤呈祥图案


        幽庭听雨,这种实景中蕴含的意境,使人联想到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之间“心象的驰骋与物象的驾驭”的审美均衡和意象创造,体现出无尽的“含蓄之美”。

雨小些时,一道柔和的斜阳,煦进了孔子神台


        听说四堡镇外有一座古木桥,冒着小雨,我们前往一探。

马屋玉沙桥


         马屋玉沙桥座落于四堡马屋村口。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为我县现存较完整屋桥之一。此桥设计精巧,美观大方。长三十米,宽五米,高十米。桥面砌以大小如一鹅卵石,两旁栅以栏杆,上张伞莲,廊分九框。首尾中间构有宫殿式之杰阁,高低错落,结构合度。阁下安有三神龛。神鑫上悬有普济津梁匾额。桥头为“朗朗上行”,桥尾为“活活回映”,中间为“玉沙桥”三个大字,三匾并排十分醒目。桥底下有岩石鳌墩,上层架有枕木,为斗拱式。水光浮桥影,游鱼戏碧波。如入说者无意如入诗境。(摘自玉沙桥简介)


        雨后的晚霞和意外出现的彩虹,给了我们一个不停地拍摄的理由。

(图片为“清荷”拍摄)


     入夜,连城晚餐,“茶”为我们安排了特色菜品——连城白鸭,美味独特。

    【百度介绍:连城白鸭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鸭种,原称白鹜鸭,黑嘴鸭。产于福建省连城、长汀、上杭、永安和清流等县,主产区为连城县。据连城县志记载, 清道光年间, 曾有“ 鹜有白黑之分,而白鹜为美”( 鹜指鸭)等记述。被评为“唯一药用鸭”,“鸭中国粹”。据《连城县志》记载,在连城已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独特的“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是我国稀有的种质资源。清朝道光年间即为贡品,2000年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称号,2002年连城白骛鸭被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绿色消费推荐产品”。2013年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连城白鸭原称白鹜鸭,是2000年前的称呼,因为鹜与鸭的意思相同,现在统称白鸭。因黑色的脚丫和头部,当地又称“黑丫头”。】


   (待续)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湘赣粤闽人文之旅——四堡雕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