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2022-04-10

这个习惯我应该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习惯了,刚开始我看到这个时候想当然就认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之际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但是看完这个章节之后,才明白,知彼解己不是这个意思。知彼解己简单的说,就是理解他人,知道他人是怎么想的,然后想办法让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知彼解己——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一般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是,我不管你怎么想的,我就这么做了,你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而且应该是受国情影响,我们说话做事普遍比较含蓄。所以这也就是普遍父母对孩子管教的时候,经常会说,你现在理解不了,等你长大了你会理解我的。但是相较于国外,他们的沟通会更加简单直接,他们会直接说出来,我爱你是不变的,不会因为我刚刚惩罚了你就不爱你了,但是你这个事情那些那些地方做的真的是令人生气,所以我要惩罚你。这样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普遍中国式教育的家庭经常会出现冷战,然后每次如果寻求调解的时候经常会说沟通不到位,没有做到相互理解。你做了什么别人不理解,别人做了什么你不关心,所以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无效沟通。

那么今天这个习惯,就是教我们首先怎么理解他人,其次怎么让他人能够理解我们自己。

理解他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你认真的听他说了吗?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移情不是同情。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在看这一章的时候我体会到了《非暴力沟通》里面说的方式有多实用。《非暴》中说过一个原则,多说感受,少下定义。多提问感受,少价值评判。例如,你总是这样。(评判)你真是死脑经(下定义)你怎么就不能向别人一样(比较)大部分我们的对话其实很少能够沟通到内心,很多时候随口的一句话为什么到后面会吵起来?都是无心的一句话让对方感受到了敌意和针对,从而让原本的对话变了味道。

请看以下一对父子的谈话,先从父亲的角度来看: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父:“怎么回事?←追根究底

子:“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父:“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挺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好为人师

子:“我已经耗了10年了,难道那些X+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父:“修车?别开玩笑了。”←价值判断

子:“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乔伊辍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啊。”父:“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好为人师

子:“我不知道,可是乔伊现在很成功。”父:“你已尽了全力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子:“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父:“你知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你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价值判断

子:“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父:“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好为人师 、价值判断

子:“爸,唉——算了,多说也没什么用。”

这位父亲可谓用心良苦,但并未真正了解孩子的问题。让我们再听听孩子可能想表达的心声。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有心事,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我想引起注意,我想找人谈谈心)

父:“怎么回事?(看来父亲关注到我了,好现象)

子:“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在学校出了问题,很多事让我烦恼)

父:“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挺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又说他当年的老黄历,我又不关心。知识也不是时间就能解决的啊,怎么忍耐,忍耐多久啊!)

子:“我已经耗了10年了,难道那些X+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

父:“修车?别开玩笑了。”(父亲看不起修车的?人家修车的比他都赚钱呢。看来他也不赞成让我去学修车)

子:“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乔伊辍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啊。”父:“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又开始那他的老黄历说事了,你怎么知道人家会后悔呢?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喜欢修车啊。你什么都不知道)

子:“我不知道,可是乔伊现在很成功。”父:“你已尽了全力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又顾左言他,我跟你说的又不是这个事情。一出事情就怪我没尽力。)

子:“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又不是只有我自己这么想的)

父:“你知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你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又是老一套,每次都拿这个压我,无非就是说爸妈很好,学校很好,就我自己不好,让我愧疚。)

子:“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我根本不想让你们为了我付出那么多,你们根本不了解我)

父:“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问题不在这里。爸,你根本不明白,讲也讲不通,根本不该跟你谈的。)

子:“爸,唉——算了,多说也没什么用。”

看看上面的例子,你说的话不能让对方有效的读懂,完全就是鸡同鸭讲。相反的就是你的良苦用心在别人那边只会觉得是所谓的代沟,无法沟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跟父母谈心?谈心谈的根本不是理解,到最后不是说教,就是自己光荣的回顾史。

结合《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本书所说的左右脑结合理解加解释的四个阶段的,那么谈话就变成了: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乔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反问,引起对方思考

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继续追问,加深思考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父:“教育很重要。”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 这才是这次谈话的原因吧,因为没考好,差距太大了,自己压力也深,不知怎么解决,就想放弃。

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传达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父:“我有个构想,也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子:“:“我已经打听过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父亲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移情聆听。

父:“补习的代价太高了。”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父:“你不想食言。”子:“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时间。”

父:“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功夫,又担心补习没用。”子:“你觉得会有效吗?”孩子又恢复了理性,父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然后就可以接下来的鼓励肯定等的对话引导。

们在婚姻、工作以及公共服务中要学会求同存异。怎么做到呢?我们需要怎样跳出个人感知局限的范围,以便顺利沟通、共同合作、实现共赢?习惯五就是答案,这也是双赢的第一步。假如(特别是)人们的思路不同,首先要知彼解己。那么做到了理解他人,移情倾听,那么接下来做的就是让他人理解自己。那么这个时候怎么表达,表达的清楚就更重要了。

先理解别人。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最有用的习惯。当我们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彼此的时候,就打开了通向创造性解决方案和第三条道路的大门。我们之间的分歧不再是交流和进步的障碍,而是通往协同效应的阶梯。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202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