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的成长日记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孩子们在远足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了春天的足迹:“有些小草的中间绿了”、“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春天出现在了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跟孩子们分享绘本时让孩子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孩子们只是凭想象能把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几个点(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种子)连接起来。怎样让孩子们能直观地感知这个过程呢?经过考虑,我打算在种植区水培黄豆、绿豆和红豆。此次种植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所以种植之前并没有让孩子们参与讨论种子的选择、种植的方法选择、种子生长条件适宜性和植物的种类特点等。

1.小豆子会变成什么呢?

种子投放的第二天,有孩子在种植区发现了这些小家伙们。为了能清楚地进行观察,我把豆子放在透明的塑料杯里。由于小豆子们还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孩子们对于他们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很感兴趣。我给他们推荐了《一粒种子的旅行》《蒲公英》等绘本。孩子们边看绘本边讨论,他们一致认为我们的小豆苗会开花,再结出小豆子。他们的讨论还吸引了坐公交车出行的娃娃家的小朋友。

图片发自App

2.是什么让小豆子长大了呢?

豆子们生长了六天。在这六天里,有的小朋友来给小豆子们浇了水,有的小朋友来闻了闻小豆子的味道。中间经历了一个周末,孩子们周一发现豆芽蔫了,而且有臭臭的味道。孩子们讨论了小豆子长大原来需要水,要不然小豆子就会枯萎。小豆子从第六天开始长出了小小的根,在科学区进行观察的小朋友们发现,有塑料杯里的豆子的根长得很长,有的塑料杯里的豆子的根却长得很短。书颖说:有长的根的豆子是被杯子盖住的。我追问:为什么用杯子盖着它的根就长得长呢?孩子们都回答不上来。我继续引导:用被子盖着就像给小豆子穿上了衣服一样,它更暖和了。书颖:哦,更暖和就长得更长。另外两位小朋友也同意地点点头。我补充了一下:因为现在天气还比较冷,小豆子的生长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所以给它们盖上杯子后豆子就长得快了。书颖:那为什么这三个杯子里的豆子也都不一样呢?我转向其它的两个孩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三个杯子里的豆子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吗?三个孩子都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可能太难了,我给了他们一些线索:你们看看三个杯子里的水。书颖马上说:没有水的杯子里小豆子没长,有很多水的杯子里小豆子也没长,只有中间那个有一点点水的杯子里的豆子长出了芽。我接着问:那小豆子得需要多少水才能长呢?书颖: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三个孩子中书颖能在比较中发现不同,并理解小豆子生长需要温暖和湿润的环境。另外两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到小豆子长大了,长出了根。孩子们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朵朵和瞳瞳能进行明显特征的比较并发现变化,书颖已经能够进行比较和因果关系的连接。不同的孩子在发展的时候需要不同的支持,要更深入地对孩子进行分析,发掘出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指导策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3. 能把小豆苗种到土里吗?

小豆子长出芽后,元宝跑过来问我:能把小豆苗种到土里吗?它在土里能长吗?我说:你可以试试看。我们一起在两个小花盆里种下了已经长出芽的小豆苗。元宝每天都去看,可是种下的小豆子却没有长出来,他挺失望:老师,为什么你种的豆子就长出来了呢?我在水培的同时也在土里种下了豆子,它们已经长出来了。我让元宝看看我种的豆子:你看我种的也有很多没长出来,我把长出来的分享给你好不好?元宝点了点头。孩子们还没有种植方法的经验,我想把这个讨论放到我们下次的种植活动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上传中,请稍候...
图片发自App

3. 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豆苗?

小豆苗已经在中二班生长了10天。所有孩子都去看过他们,有的也去照顾过他们。那所有孩子对小豆苗的这10天的生长有什么样的认识呢?从小豆苗的生长之初,我就带领孩子们持续地对小豆苗进行了记录,形成了这样一块展示板。上面有小豆苗简单的标本(从第二天到第九天),下面配了相应时间段的小豆苗照片。我请小朋友们对小豆子这10天的生长进行了表征。从孩子们的表征来看,可以分为三类:只关注到展板信息的小朋友(4位),只关注到豆苗现在情况(第十天)的小朋友(4位),既关注到展板信息也关注到豆苗生长的实际情况的小朋友(16位)。因为展板上豆苗的粘贴方向和豆苗的实际生长方向是相反的,只关注了展板信息的小朋友就会画错豆苗的成长方向。孩子们共同经历了小豆苗的成长过程,都有了不一样的收获。但在这个过程种有一半的小朋友没有达到我最初设计的知识目标。还需深入分析这些孩子的特点,希望下一次种植有不一样的收获。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豆子的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