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投诉处理

2019.3.27

工作背景是机场防爆检查

1.事件(是什么)

早上同事在岗位上遇到一个旅客的投诉:起因很简单,这个客人不愿意按规定时间(其实也就需要等一分钟左右)等待防爆检查结果,觉得是工作人员故意刁难他。而我们同事则认为是在正常执行勤务,旅客应当配合他稍等。

最后因为这个小小的矛盾,旅客拿出了投诉作为“武器”,我们的同事觉得他是正常执勤行为,应该受到保护,所以根本不担心旅客的投诉。

旅客显然被这样的“藐视”激起了怒火!

当我赶到现场时,可以感觉旅客到对工作人员态度强烈的不满,一直强调工作人员在嘲笑他(投诉无用),并且扬言要打110电话报警。

我了解情况后(视频录像),觉得工作人员的处理没有大问题,便向旅客讲解我们的工作流程和相应的规定。当时我想到的是,只要讲明暂留旅客的原因,他应该会理解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旅客的出行安全,而不是故意的刁难哪位旅客。

同时这位同事也在我旁边帮腔,期待让旅客认识到他的要求不合理,但不愿轻易认错的客人更加火冒三丈。

我立即意识到有矛盾的两人会情绪升级,必须先将两人分开,然后才能处置这个事情。

我便迅速引导旅客离开,隔断和当事员工的直接接触。

我一方面还是采用解释工作流程和规定的方法,并且加强了语气的坚定:员工执行规定没有错!

另一方面,为平息客人的怒火,告诉客人:员工的解释工作没做到位,我会对其进行批评和教育。

我觉得这样是在给客人一个台阶下:毕竟员工没错的话,就意味着刚才他是在无理取闹,但旅客不会承认自己错了。通常旅客会将投诉的矛头转向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所以我先承认解释工作未做到位,来替换员工的态度问题。并用批评和教育员工的说法,让旅客感觉起到投诉的效果。

但旅客可能并不满意我的说辞,只是急于登机而离开了!

2.分析(怎么办)

根据前面对于整个流程的回顾,我觉得自己处理过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先情绪后利益。

①首先关注当事双方的情绪,如果不能先解决情绪问题,任何的道理都是无效的。

上面的例子中就应该首先分离客人和员工,防止双方情绪进一步激化。

作为调节人不能被双方情绪带入,介入时即表现出偏袒任何一方。

通过将旅客带离现场的方式,给其足够的平稳激动情绪的时间和空间。

工作人员也可以用换岗或回避等方式,防止其参与后续事宜的处理。

②通过询问旅客事情的经过等交谈,给旅客更多平复情绪的时间并大致掌握旅客的性格特点、利益诉求点。

我的观点:在处理过的旅客投诉事件中,在其情绪平复后,无论其投诉的内容和对象是什么,其核心一定是利益受到损害(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类)。通常能满足其利益诉求,大多数的投诉就会烟消云散。

所以,接着应该换位思考旅客当前的利益需求,待其情绪平静下来后,再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此例投诉,旅客的需求由“快速通过”的时间需求转变为后期的“被尊重”需求,那么向旅客说明相关法规显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只能转换为“没有宣传到位,造成误会”、加强员工批评教育等,满足其“被尊重”的需求。有个心理台阶,大部分旅客都会急于登机而不会纠缠投诉。反之,如果一直抓住旅客的某个错误点不放,激动情绪支配下的旅客为求心理平衡,肯定会纠缠不休,将事态不断地扩大。

3.缘由(为什么)

①世界的本质是交换。(关注利益需求)

当旅客购买了机票准备乘机,其实对其付出的金钱所交换的利益是有个心理度量的,一旦乘机过程某个地方损害其利益,让他觉得这个交换吃亏了的时候,就会引发其强烈的不满。而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旅客的维权意识特别强烈,便极易引起投诉事件、自媒体曝光、或找新闻媒体维权等行为。在原则范围内,尽可能保障旅客利益,是减少此类投诉的关键。

但是,对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事项,必须使用正式、肯定、果断和不容商量的语气让其断了可以讲条件的念想。一旦让旅客认定、觉得可以讲条件,出于自身利益保护,一定会和你纠缠不休的。

②大脑结构理论:(有情绪不处理投诉)

人的大脑有原始脑、情绪脑、理智脑。

一旦因为利益受损,第一反是会激发其情绪脑的活跃,压制理智脑的活动。所以人在情绪激动状态,根本不会调用理智脑来听你讲道理。你必须首先关注其情绪,并想办法降低情绪脑的活动。比如让旅客离开事发的地方防止矛盾升级,或者等一小段时间让其自然恢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客投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