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读书第446天| 如何突破合作的困境?

今日心情:

又是满打满转的一天,但能遇到同频的人一起做事,完全不用花费多余的精力去向对方沟通各种入门级的内容,还是爽的。

自己的频率对了,合作的人就对了。

最近增加了自己的运动量,也增加自己每晚护肤的时间(原先可能5分钟,现在会增加到15分钟认真做按摩)。身体看起来“瘦了”,脸部线条也看起来紧实了。果然,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会不一样。

嗯,又是保持好心情的一天。加油,小冯同学。

早起读书第446天

阅读书籍:《复杂之美》

作者:【美】约翰·H·米勒

翻译:潘丽君

阅读范围:P149——P169

复杂系统中的合作

一提到合作,在创业十年的过程中,经历过也听过身边各种状况。基本上有这几种:拒绝合作型,理由是老子厉害独步天下或者担心伤及朋友感情的(比如处理不好用利益分配问题);表里不一型,(多数是由于短期利益趋势)表面上说合作,但实际上骨子里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准备随时拔腿走人的,一般经历不过第一轮磨合期,就分道扬镳了;三观契合型,这种不多见,但只要有都不会收益太差的,人间珍宝。

今天刚好读到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合作”这件事,作者先列举了巴厘岛水稻田的例子。

几百年来巴厘岛的水稻田都是山坡上的梯田,水稻要想获得理想的收成,跟很多因素息息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利系统。但巴厘岛水源短缺,农民们又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

不难想象,在靠天吃饭的自然状态下,位于河流上游、优先接触到水源的农民,完全不关注下游农民的需求。上游农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消耗了过多的水源,结果只是获得了小部分粮食,而这些水源如果给到下游的农民,却有可能产出更多粮食。

“外部性”属于经济学名词,即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交易的参与者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局外人的利益,却没有因此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者获得回报,也成为外部效应、界外成本。

所以,就巴厘岛的现象来看,外部性带来了更差的结果。如果可以着眼全局,合理分配水源,整个地区都会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但受本性的趋势,人人都只为了蝇头小利而相互竞争,殊不知如果一起合作,就能带来更大的福祉。

如何让这样的情况改变呢?跟科学分配毫无关联的宗教机构——水神庙,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巴厘岛有一个跟梯田和灌溉工程密切相关的宗教系统,叫水神庙。在当地,个体的水坝与庙祠相关联。神庙的信徒每年会碰面一次,来协调每个农民的用水。如果能就此解决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但故事不是这样发展的......

影响收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病虫害。印尼政府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让当地农民放弃了水神庙,而是加入了另一种种植策略。

结果就是,害虫爆炸式增长、水源调度混乱。原因就在于,因为上游和下游农民的水稻种植以及收割时间不同步,假设一块先行收割,然后害虫一定会转移到还没有收割的庄稼里。往往上游农民已经收割了,下游农民还在生长期,害虫让庄稼完全颗粒无收。

上下游的农民和当地政府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害虫的增加反而迫使这个系统又过渡到了合作模式,上下游农民开始协调耕种。

那既然大家都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为什么还是需要水神庙呢?

因为在系统内,水神庙因为其隐藏的宗教权利,相当于一个协调工具,能够让农民产生如果不合作就会遭到排斥或者水神惩罚的暗示。

所以在一个系统内,想要每个人都获利,就非常有必要制定像水神庙这样的协调机制,使得合作成为可能。整个系统才能向着美好的方向转化,而不是恶性循环。

合作中的"囚徒困境"

先简单解释囚徒困境(庆幸自己先前读了心理学.....):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复杂系统中合作如何产生,如何维系,是进一步理解这个复杂世界中互动主体如何生存下来的关键。

这种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多,比如两家相互竞争的公司可以心照不宣地把价格定在一个水平上(合作状态),也可以私下给予客户一些优惠降价(背叛),从而获得订单。

“合作”和“背叛”下的行为选择,只是参与个体出于自身利益作出的,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目标。

而破解囚徒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沟通。

如果系统中的参与者能够形成交流,那就有可能达成共识,从而保证整个整体的利益。所以,诚信是好的约束,毕竟圈子不大,如果某一方因为当下短期的利益而背叛他人,后续也会有很大压力,损害自己的长期利益。

合作还是背叛?

到底是要合作还是要背叛?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机器模型试验发现,如果想要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立足,能够战胜他人的唯一办法就是与其中一部分人建立合作。因为无法判断面对的是一个合作者还是背叛者,就很容易被他们利用。

没有背叛的世界,也会导致个体的退化,因为进化总是寻找弱点的,没有背叛的状态,个体就会降低警戒心,也无法继续更好的生存。

好难的问题,如何能够知道要跟对方合作还是背叛呢?

还是要进行合作,可以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才有可能让策略成功,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其实并不是很清晰,只有经历过背叛,你才会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到底很重视的是什么。这样也有助于你在选择下一次合作的时候更加清晰和谨慎。

本质上,我们的谨慎合作战略是一个关于区分自己人(相同价值观)和对手的能力的进化。如果对方跟你同频,那么合作很容易就达成,也就解决了合作的困境。

合作在系统中能够产生,是由于主体拥有共性的“基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以类聚。而沟通是促成合作的关键路径。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我们会发现,竞争会让你赢得蝇头小利,而合作则会让你获得巨大红利,这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属性。即便是在看似倾向于竞争的系统中也是如此。

所以,互相牵个手,袒露一下心声,也许并没有那么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起读书第446天| 如何突破合作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