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前情提要:大城市有三病:公共资源短缺、污染和犯罪,为治疗城市病,人为的限制人口流动,反而会造成区域发展不均衡。

身在魔都,我习惯了去哪都要1个小时的路程,习惯了站在拥挤的地铁上看着对面空旷的车厢,也不免心中嘀咕太远太挤太累。上海地铁已经开通到17号线(规划到26号线),公共交通还算便利,也难免会出现下图的尴尬。

上海的地铁,南通松江,北达宝山,但除了内环以外缺少环线,才会出现上图的局面。

上海地铁线路图

尽管上海已跻身全世界地铁长度最长的城市之列,但地铁的密度还明显落后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大都市,如果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讲,上海还需要建更多更密集的地铁。如果有一天,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可以实现任一地点500米范围内必有地铁站,地铁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那时的地面交通将不会再拥堵,污染也相对减少。据说这就是纽约、东京、香港已经实现的景象(没去过未亲证)。

东京地铁线路图

特大城市的拥堵与道路的规划也不无关系。中国特大城市的道路往往是大马路多,小马路少,路网密度低。在上海,浦东新区的车道比浦西宽多了。中国在建的新城,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大马路的形式。从直觉上来说,很多人会相信大马路的模式有利于缓解道路拥挤,实际上并非如此,小马路密集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像毛细血管一样分流主干道路的车流;另一方面,大量的小马路路边可以有足够的人流,从而发展起沿街的商业,这样既增加城市生活的便利度,又可以缩短居民生活的半径,减少开车出行的需求,城市拥堵反而可以得到缓解。

更为突出的问题出现在公共服务上:学区房太贵,医院太拥挤。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根据历史上预测出来的人口增长来决定的,而历史预测大大低估了实际的人口增长。20世纪末的规划认为到2020年上海人口是1800万,事实上现在已经达到2418万。

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的空间失衡问题,也是导致今天出现“城市病”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主要靠地方财政支持,包括学校和医院,特别是基础教育。特大城市传统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市中心。与此同时,人口在逐渐往郊区扩散,一方面外来人口也在往郊区集中,同时,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也在往外搬。大量优质中小学在市中心,人们在往郊区搬,越来越多的家长开车接送小孩上学。这导致了一个交通现象:熊孩子们的开学终结了寒暑假的良好交通。

中国的特大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就应该是医疗、教育。因此当面临医疗和教育资源短缺时,恰恰应该引入各种资本,增加医院和学校的供给。随着人口流动的限制最终会放松,未来特大城市迟早要实现不同人群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也是中央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精神所指。现在特大城市的高中数量规划,是根据本地户籍的孩子数量规划的。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等到未来公共服务逐渐均等化,户籍制度逐渐被淡化的时候,特大城市有一天将面临严重的高中供给不足的问题,等到那时候再去考虑高中的数量问题,可能已经太晚了。

从古代的治水到现代城市的“治病”,“堵”从来都不是出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