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染病的“粪-口”传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三甲医院公众号修编

    粪-口传播,也叫做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能够在大便中存活,随粪便排出体外后,污染了手、食物或者水源,又从口进入人体内,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

      常见的粪口传播途径: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饮料;

      接触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比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其他情况还有,农民用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如果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病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小伙伴们就会被感染。

        一般来说如果病毒污染了一般的生活用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引起的粪口传播大多数散发性发病。但是,如果病人的排泄物污染了水源,则可能导致大范围的流行。

      所以,对粪口传播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对患者的呕吐物、大便等排泄物的卫生处理,避免污染水源是重中之重。

        而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采取如下的个人防护措施进行预防:

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常规洗手,加工食物前把手洗干净。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

3、所有的食品尤其是海产品、水产品等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4、提倡喝开水,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5、感染者或者可疑者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不能加工食物。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而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因为出现了新的传播途径,那预防措施还要做出相应调整并增加内容。

      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时,应格外重视个人与家庭成员的手卫生,尽可能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如无单独卫生间,每次使用后可通过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剂,做好居家隔离消毒。重症患者,由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处理。

总而言之,对粪口传播的传染病,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提倡用七步法勤洗手:

另外,有下列情形的必须要洗手!

1、吃东西前洗手:吃东西时,难免双手会接触食物,容易将病毒吃下去。

2、如厕后洗手:如厕后双手可能沾染尿液或粪便,或是碰触马桶盖、开关门、冲水时也可能沾染病菌。

3、擤鼻涕后洗手:擤鼻涕后双手可能沾染大量病菌。

4、戴口罩前后洗手:双手可能会接触病菌,未洗手就带口罩,病菌容易接触口鼻。

5、就医前后洗手:医院环境容易存在病菌。

6、处理食材前后洗手。

7、接触宠物之后洗手。

再次提醒:一定要将食物生熟分开处置,洗净煮熟煮透后再吃;上完厕所,冲坐便器时,一定要先把盖子盖好,再放水冲;对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使用过的厕所、马桶需要使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而且厕所必须要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仍然是切断消化道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洗手时应注意使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采用七步洗手法,并用流水冲洗,时长不少于15秒。

三甲传真:作为医生,能够主动科普健康知识,去忠告所有人少走弯路,避免悲剧,这是极大的善举,这也是三甲传真坚持至今的初心,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供稿: 李青科普;ID:doctorliqing610;转载请联系授权;三甲传真略有修改添加)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传染病的“粪-口”传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