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亲在尔朱荣伯伯的手下干的不错,他最终外放了父亲一个晋州刺史的肥缺,这是父亲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我们一家都兴奋不已,当然我和二哥那时还很小,还不太明白这件事的意义。
到了晋州,父亲碰见了他好久没见的韩轨表弟,也就是韩小娘的哥哥,父亲还举贤不避亲地给了他一个镇城都督的职务。从我们的韩轨舅舅这里,也不知到底是意外得知,还是父亲实际上已经惦记好久了,总之他是了解到韩小娘的丈夫已经死了,她成了可怜兮兮的小寡妇,现在跟着她哥韩轨一家生活。
父亲一向自命爱民如子,最是关怀鳏寡孤独,很喜欢上门慰问这些人,好打造自己的亲民形象。如今他念念不忘的智辉表妹也成小寡妇了,那么于情于理他都很应该去看一看,于是某一天早上,父亲便瞒着母亲去了韩轨舅舅家里。
很难说父亲那次去韩家的本意到底是想重修旧好迎韩小娘入府,抑或是想重提旧事羞辱她一番,也可能两者都有,又没准其实一开始就是抱着看一看故人的心态,反正他是去了。
但等父亲一进韩家的家门,可就由不得他了,也不知韩小娘在那间屋子里到底是施了什么手段,反正据当时已经十二岁的姐姐说,父亲那天下午回府后,跟魔怔了一样,一进家门就直奔厨房找母亲,见姐姐正陪在母亲身边帮着做饭,就找借口把她支走,然后就急切地要和母亲说什么事情。姐姐觉得父亲的表现实在有些蹊跷,从厨房出去之后一个转身,就躲在了门后偷听,结果听见父亲张口就对母亲说要纳韩小娘为妾。
母亲当时正在做晚饭,那天晚上我们家应该是要吃汤饼,所以她正在和面。听到这话,她手里的擀面杖“哐当”一声掉到了地上,呆立了许久后,她又一声不吭地把擀面杖捡了起来,也不再用它和面,而是把它紧紧地攥在了手里,她本来很白嫩细致,但嫁给父亲后因为长期辛苦的家务劳动而变得越来越粗糙有力的右手,也露出了青筋。父亲见状,机智地往厨房门口挪了几步,差点碰到躲在门后的姐姐。
两人随即开始大吵起来,说是吵,其实基本上就是母亲单方面各种叱骂父亲狼心狗肺、得志变心:她一边历数自他俩认识以来,自己对父亲的各种好,一边时不时用擀面杖疯狂地击打面前的面团,显然是用面团代表父亲,来发泄心里的委屈和愤怒。父亲听了这些,自觉理亏,低头不语,但也没有退缩的意思,一直就在门口站着,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
母亲骂着骂着,终于说到了最核心的问题,她把擀面杖往案板上一砸,伸出右手,指着父亲的鼻子,怒目圆睁地盯着他,然后一字一句地问到:
“贺六浑!我今天算是明白了,原配原配,我原不配。你有表妹,我该让位。但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和她这样要好,这样郎才女貌,这样青梅竹马,这样旧情难忘,为什么你当时不找她,非要跑几百里到平城来纠缠我啊?你俩怎么不开开心心地待在怀朔,过你们的小日子,让她也给你生四个孩子啊?啊?你说啊!”
父亲被母亲这一番连珠炮式的质问砸的哑口无言,根本答不上来,因为他这个心心念念的智辉表妹,当年就是因为他没钱,所以才不肯为他跟家里翻脸,所以才不肯和他私奔,所以他才在万般无奈之下去平城碰运气,所以才在那里遇见了我们的母亲娄昭君。是我们的母亲不嫌弃他穷,不嫌弃他一文不名,不嫌弃他屁都不是,为了他毅然决然和家里闹翻,豁出一切嫁给了他,才让他有了起家的资本,才让他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才让他能够一心一意忙事业,从而才有了今天所有的一切的。
但父亲此时早已是饱经风浪、久历戎行了,所以很懂得对于母亲这种因义愤而士气高昂的对手,要先进行消耗,再“击其惰归”的道理。他之前一直不吭声,其实就是在等待母亲把力气用尽,再进行反扑,现在见母亲骂也骂够了,砸也砸够了,已经显出了疲态,他终于开始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