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个夜晚,这些故事一遍遍在我脑海中回放:
尼克出生第一年,母亲为他自豪,对他温柔、亲切。她用母乳喂养他。父亲会在母亲要求的时候帮忙并积极地陪伴孩子。在一两岁时,他充满活力和好奇,他的发育测试总是高于正常水平。他大学专业是工程,研究生时改学了经济,因为他发现工程过于疏离社会,他希望更多地参与到社会问题中。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非常全面并充满活力,获得学位后,他争取到令人艳羡的在华盛顿特区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实习的机会。实习期间,他做了一项重要的调查研究,实习结束后,他转入学术界,并写完了一本重要的教科书。
婴儿期的弗朗克很安静,母亲却总是打扰他,让他变得紧张。她说她很爱孩子,但这爱似乎太过含蓄,不懂如何释放。她很被动,人总是心不在焉。孩子哭时,她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弗朗克3岁时比同龄的孩子更黏母亲,和母亲分开一会儿,再看见母亲时就哭了起来,母亲却没有任何反应。弗朗克变得越来越抗拒和多动,就像体内有一个看不见的巨大马达在操控着。30岁时,弗朗克看上去憔悴、茫然。他说,他感觉自己20年的好时光像丢了一样。
乌拉6周大时,母亲喂奶时很生气。当母亲注意到孩子饿了,就把奶瓶放在热奶器里,她坐下来自己喝咖啡,让孩子哭了差不多20分钟。乌拉7岁时,父母离婚。父亲离开后,酗酒更加严重,还吸大麻。乌拉成年后去看他,他还经常喝醉酒,甚至打她耳光。乌拉在大学时因严重损坏宿舍停学,后来她回到学校,大二时做全职模特,又离开了学校,因为这样可以赚钱,又可以旅游,还可以与人约会,然而,她很快厌倦了。后来尝试过不同的职业,都做不了太久。同的职业,都做不了太久。
…….
这一幕幕并不是某部美剧的片段闪回,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故事,心理学家用30年的时间记录了他们从出生到成年的生命历程。这些浓缩的片段中开头和结尾是否有深层的联系?那些在生命之初被善待的孩子、被漠视的孩子、被厌恶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截然不同的人?那些成长中遇到的爱与伤痛是怎样作用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
一 跨越30年的研究
1964年,美国心理学博士西尔维娅.布洛迪招募了一百多个新生儿家庭,这些家庭的背景条件各异,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种族各不相同,最后完成全部跟踪研究的家庭为76个。研究者采用录像、访谈、心理测试等多种手段,分别在母亲妊娠晚期、孩子6个星期、6个月、第一年、第三、四、五、六、七年、第18年、第30年对被试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凝结成《情感依附》这本有着丰富个案呈现及理论分析的著作。
这项研究展现了关于教养方式与发展的情况,研究者深刻解释了母亲的养育风格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出了与早期亲子关系重要性的结论。这76个家庭的孩子被分为四类:第一类,被“做的最好的父母”养育的孩子,经历了健康的成长,成年后获得了较好的生活;第二类,被“有问题的父母”——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婴儿期没有做好的母亲——养育下,痛苦外化的孩子成长历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类,被“有问题的父母”养育,痛苦内化的孩子面临的人生困境;第四类,那些被“较好的父母”养育,但因为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创伤,发展并不如预期的孩子;第五类,那些虽然被“有问题的父母”养育却在成长过程中超出预期,成为心理状态良好的成人。
在长达30年的研究中,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开始自己的人生大戏,这一幕幕“戏剧”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绝非简单地单线程发展,因此每个人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那些成功的人生(这里对“成功”的定义并非世俗的功成名就,而是基于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是拥有较为健全人格和成熟心理机制,能够自洽,拥有相对比较健康积极的人生)出现了哪些正向的力量引领了他们走向幸福?那些痛苦的人生又有哪些负面的力量让他们受阻?
经过30年的研究,研究者总结出了七点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
1、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
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
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们会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
7、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参与孩子的生活。
虽然被列为七点,但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善于反省的父母一定会密切关注孩子的感受和生活,发现自身的问题,积极学习,寻求改变;充满慈爱和热情的母亲也会对孩子能力的提升感到骄傲,孩子因此充满自信更加进取;两情相悦的父母,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给孩子内心建构了良好的安全感,孩子会更加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父母也会因此感到欣慰。
二 母亲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中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不仅给孩子生命,更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书的副标题是“为何家会影响人的一生”,哦,不,其实书中的内容一遍一遍地在强调——为何母亲会影响人的一生。这项研究对父母养育分类的“金标”是母婴关系,即在孩子的婴儿期,母亲是否给与孩子足够的关爱、回应、积极的反馈、有效能的喂食。案例中,有些母婴关系很好的被试,即使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做的并不好,也被分组到好的亲子关系中。母亲的角色如此重要,重要到都不需要在做母亲的整个生命历程,而仅仅在孩子的婴儿期——母亲如何喂奶,如何回应孩子的表情,都足以影响到孩子今后生命的质量。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遍遍地回想,自己在妞妞婴儿期的时候是如何对待她的,可惜,我只能回忆起自己在喂奶时对她深情的凝视,记得她清澈的眼睛直视我的样子,我可以在她亮晶晶的瞳孔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我是否有那些书中所说的问题呢?我是否也会表现出不耐烦,心不在焉,过度紧张?已经回忆不起来太多。
这本书增加了我做母亲的压力(本来我就已经很有压力了),尤其对已经不能追回的时光,我肯定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根据研究,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基本在七岁就定型了,已经7岁的妞妞如今的个性有些我觉得不好的地方,是否她今后就是如此了?她的依附类型是否是安全的?她的防御机制是否是成熟的?她的痛苦是否被内化?她的攻击性是否是对我坏脾气的习得?她的叛逆是否是因为对我愤怒的外化?
三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教给孩子什么更重要
当我在不断地自我怀疑的时候,我看到,即使那些给与孩子“最好的养育”的家庭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尽管他们非常优秀能干,每一位父母都存在弱点和问题,他们的孩子也一样,现在这些子女成年后有时会自我怀疑,或为了在其他方面很能干而牺牲人格中某领域的力量。”这些被专家称为“完美父母”的家庭,也出现过严重失误:比如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离开孩子数周,形成了孩子与父母物理分离的持久焦虑;比如对孩子的期望相对随意,以至于孩子学业成绩并不理想。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人生,但并不妨碍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成长为心理健康、积极正面的人。
与之相对比的那些超出预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有各种各样明显的问题,有的父母甚至有精神或心理疾病,有的家庭解体,但这些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却在个人生活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找到合适的方向,在事业上获得满足,并没有表现出不良的心理症状。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虽然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特质,比如慷慨、热情、努力、自信等,父母成为了这些价值理念的榜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同了这些品质,也成为了拥有这些品质的人。
因此,这个项目的发起者布洛迪教授分享这项研究的感想时说道:“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教什么更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情绪处理模式,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并内化于心,这比父母给孩子讲多少大道理都更加入脑入心。也许在某些时刻你真的不够耐心,也许你在一些细节上真的处理得不好,但你如果是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孩子就会向光而生。他们就如植物一样,吸收那些他们成长所需的养分,那些积极的、正向的、给人鼓舞和力量的精神内核一定会传递给他们。
四 避免创伤
也许上面的内容让并不完美的我们好受了一点,但并不证明为人父母可以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在养育的过程中,有些错误可以犯,甚至在所难免,有些却会给孩子造成永久的创伤。
研究中的76名被试中有23名在其人生的前18年经历了五种来自家庭的创伤:(1)由于离婚失去父母;(2)父母一方的身体虐待;(3)父母一方用不断升级的诋毁所造成的精神虐待;(4)父母一方罹患以抑郁和酗酒为特征的严重精神疾病;(5)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自己遭遇生理缺陷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意外事故。此外,家庭之外的创伤还包括性骚扰、性侵犯、目击死亡或严重事故。
这23人中又有8人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创伤,这绝非只是运气不好,事情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比如,酗酒、虐待和离婚经常在家庭中一起发生;父母抑郁、喝酒和怪癖行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与其子女被陌生人或熟人性骚扰、性侵害之间有密切关系。
创伤一旦形成,足以对个体产生长久的伤害。有些创伤我们不可预测,比如家人和自己身体遭遇疾病或意外,然而大多数的创伤的源头却源于父母。
当婚姻关系糟糕,我们是选择在这关系中维持还是选择好好分手,不在孩子面前撕扯争吵暴露人性的阴暗与丑恶,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当遭遇家庭暴力,我们能否及时止损,选择离开,尽全力保护自己和孩子。当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自己频频出现情绪失控,我们能否敏锐地觉察,深刻内省,探索内心的恐惧与焦虑,寻找有效的途径去改变。当社会频现对幼儿的性侵犯,我们能否提高警惕,对孩子的环境谨慎选择,学习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教孩子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
这些大大小小的选择,我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勇敢一些,谨慎一些,就可以让孩子免受创伤:不因父母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带给孩子丧失感,不因父母的心理问题让孩子受到身体和精神的虐待,不因父母的失职和无知让孩子遭遇性侵害…….当然,这一切并不容易,但身为父母,这是应有的修炼。
五 一切都可以补救
创伤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经历的。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父母能够友善的分手,依然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影响;即使相对短暂、随机的创伤事件也会对个体心理带来长期的影响。如果在成长中遭遇两次或更多次创伤,成人之后的发展明显欠佳,甚至出现精神或心理疾病。
然而,创伤并非不可修复,这项研究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此。即使那些经历创伤的个体,就像溺水的人一样,也会努力地寻找生命的支持。这支持可能是父母之外的人——老师、邻居、亲戚——给与自己的温暖;也可能是一段滋养自己的亲密关系,遇到了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伴侣;还可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面对不能选择的童年、已经发生的创伤,那些在逆境中倔强生长的生命,总能为自己开辟出一条生路,这有运气的成分,更有自我救赎的强大意愿驱使。
正如美国剧作家山姆.夏普德曾说:“内心的探索……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丧失的会以某种方式深刻地复活——这是绝望的时刻,但是真的失去了就可以开启全新的东西。”
每个生命都是一颗种子,破土而出、向光生长是所有种子的原始力量。已经成人的我们,在内心不断的冲突中也在努力地寻找那束光,即使我们的原生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我们寻找的过程就是在给孩子这颗种子改善“土壤”的品质,一切都还来得及,不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所以,如果父母只能给孩子一点榜样的力量,应该是:永不放弃自己,无论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