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是什么?在一个故事中是这样说的:
某天,有一位小沙弥充满疑惑地询问师傅:“为什么书中说有人读书需要凿壁偷光,难道白天不能看吗?还有人会因读书打瞌睡而悬梁刺股,熬夜熬不住就睡觉呗!”
这时师傅回答小沙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或许他们白天需要工作谋生,而读书是他们共同的‘梦想’,是梦想的力量让他们不辞艰辛地借光、刺股、悬梁。”
是的,梦想即是力量,但梦想也同样需要力量。但生活的压力、不可知未来的焦虑和现实的局限性让人对梦想逐渐丧失了清晰度,最终沦落于被收藏在记忆的角落。
今日为大家介绍的这本《追梦成长》是作者叶武滨历时7年的时间完成“环球之旅”的历程,他实实在在地用梦想成就了自己和世界的联结。本书能帮助我们处于人生关键时,把握选择的自由,并引领我们如何享有不失衡的幸福人生。
作者叶武滨为时间管理品牌易效能创始人,为喜马拉雅平台热门课程《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之主讲者,著有《善用时间:80天重塑习惯升级人生》及《高能要事:为什么成功的路上不拥挤》等书。
本书的内容,将分为三个要点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梦想成就自己和世界。
01.时间管理就是在管理人生
“优秀是一种习惯”是叶武滨老师的座右铭,他的好习惯是建立时间管理在概念上,利用一套系统来提高做事效率,并积极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者在书中提到当初为何会开啟“环球之旅”的构想,完全只是因为儿子提问:“爸爸,你的梦想是什么?想环游世界!那你现在为何不去呢!”
对于这样的梦想,相信对绝大部分的人而言,只会停留在想法上并不会去执行,但作者却在深思这个问题后,便在当晚的朋友圈上宣布想要“环球世界”的计划,没想到立刻引发了不少人关注,于是他开始筹划实践的可能性。
接下来该如何做?知行合一的叶老师,认为可将看似困难的目标进行拆解。
作者在书中表示:“把所有复杂的行动都拆解到和呼吸一样轻松,让自己从最简单的一步开始行动。每一次‘小成就’终会累积成‘大胜利’。”
像这样将困难目标拆解的作法,在《第一性原理》中也曾提到。
埃隆.马斯克的终极梦想是让人类有朝一日能“移居火星”,但要办到这项看似难度相当高的目标,最关键的要素就是需降低火星之旅的成本。
他该如何降低成本,才能使单人单趟前往火星的费用减至20万美元左右?
第一,计划研发1000艘一次可同时容纳100~200人的火星移民运输机,并可重复利用12~15次;第二,研发的火箭能够重复使用100次左右;第三,计划在太空轨道附近建设飞船燃料补给站;第四,在火星基地中制造飞船的返程燃料甲烷;第五,使用高效便携的新燃料。
虽马斯克的火星之梦看起来难度极高,但也利用将困难分解的作法逐步采取行动,或许人类生活空间史上的大跃进很快就能被实现。
我们常会认为在忙于事业的同时会牺牲家庭做为代价,但对叶武滨老师而言,又是如何在实现梦想的同时打造人生“多赢”的局面呢?
叶老师的大儿子鸿儒,从六岁起就跟着爸爸开始环球之旅直到十四岁,截至本书出版为止,已去过世界六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工作上,2016年时,作者当时正在喜马拉雅平台有录制《叶武滨的间管理100讲》,即使在欧洲旅行期间,也必须保持良好状态以便能准时地在每日早上6点完成节目的推送。此课程后来在该平台创下“教育培训榜”第一名及“123知识狂欢节”销售榜第二名的佳绩。
此外,即使是春节假期,叶老师带着家人去大洋洲旅行时,并在悉尼科技大学举办了他的第一场海外公开课,在工作与休闲不担误的情况下,往后甚至还将易效能的足迹扩展至北美洲城市。
叶武滨说:“如何过一天就能如何过一生”。用最少的精力做最有意义的事,并将这一行为内化为自己每天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这就是作者所秉持的生活哲学。
02.只管向前,你永远都能有第三种选择
托马斯.爱迪生说:“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再试一次。”
叶武滨在他的书中写道:“世界上总是存在最好的方法,你永远都会有第三种选择。哪怕只有细小到一根发丝的机会,带着敞开的心态去尝试,或许就能找到下一步解决的方法。”
在近期的东京奥运中,32岁的空中飞人苏炳添以9秒98的速度,拿下男子100米决赛上第六名成绩。而在半决赛时,他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功晋级决赛。
苏炳添以优异的成绩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但是他并不是开始就是如此。尽管成绩一次次提高,但却始终突破不了10秒的门槛。
苏炳添说过,“光提高0.08秒就用了三年的时间”。
当他第一次突破10秒之后,甚至父亲都叫他要“急流勇退”,他却一个人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一般被认为运动员的职业平均寿命为25岁,往后的身体机能就逐渐走下坡,但苏炳添却以自身的实例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他说:“极限就是你不知道,你只能不停往前,每一次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再向前一点儿。”
人生总在选择和放弃间不断决择,选择不放弃,即意味着无法定义自己的极限。
坚持不懈的的精神也体现在叶武滨的态度上。
当他们去南极的途中经过布宜诺斯艾利斯,想带团员们参观科隆大剧院,此为世界第三大剧院。
作者与团队于2015年曾至当地,但被导游告知因考虑众人安全问题,只做建筑部观赏即可。但2020年再度来访,这次叶武滨不放弃机会,极力为团员争取参观的机会,总算说服导游及剧院工作人员允许进入。
但团员人数众多,剧院中的解说的声音不能太大,“若是没有讲解,很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大家就错过了”,叶老师这么想着,于是又临时拜托旅行社领队帮助所有团员采购了几十个蓝牙无线耳机。
后来旅行社的领队也被叶老师为了团队努力不懈的精神所打动,还专门安排了导游为团员们进行讲解。
“工作就是一场‘修行’”。坚持,需要勇气及毅力。秉持善念,从困境中提升心志、磨练人格,是自我成长的极佳途径。
03.我思故我在,思考困难背后的红利
在《从0至1》一书中提到,“成功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他们遵循的是基本原则,而非秘籍。”
例如《巴菲特传》中就描述了巴菲特从小就有投资的眼光,在他16岁时,和朋友花费350美元从废品收购站淘了一辆1928年生产的劳斯莱斯。这辆汽车前排只有一个座位,后排空间很大,这样的构造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不实用也没人愿意买。
他们把车弄回家后油竟漆成了深蓝色,但买这辆车并不是用来开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巴菲特建议他的朋友丹利和其女友一个扮成司机一个扮成贵妇,而自己扮成贵族,然后三人驾车至繁华的“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大楼,然后故意熄火停下来,假装要修车子,巴菲举起手杖敲打着挡风玻璃,示意丹利汽车在哪个地方坏了,没过多久,这辆车就被“修”好了。
后来,这辆汽车为巴菲特他们带来每天30美元的收益。
可能有人会觉得巴菲特真是异想天开,用这种方式也能赚钱!但正是因为他的创意性思考,能从事物中发现价值,而殿定了今日的成就。
就像同样是旅行,在大家出国兴高采烈顾着拍下所有美景,吃遍新奇的食物时,也别忽略了旅途中事物给我们所带来的启示。
例如作者在书中说到,荷兰除了郁金香、风车、奶牛外,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荷虽为低地之国,故常导致海水泛滥,但经荷兰人长期的努力下,造出了拦海大坝,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防洪体系,并成为水利能源的强国。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荷兰人不因先天自然不利因素所击败,反用逆向思考,将“不利”变作“有益”,这样的精神,值得任何我们效仿学习。
梦想的存在,从来不是被考虑是否可行,而是应思考如何去实践。
改变,就从养成优秀的习惯开始。不任意放弃,你永远都有第三种选择。善于思考,也许危机就是最好的转机。
因逐梦而成长,因相信而有力量。希望人人都能不再彷徨,拥有正确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