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式的叙述,淡淡而深情,这是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

“封面上的梁朝伟悲愤而又无奈的神情,我一页一页的翻着,书里的每一幅剧照好像同时凝聚着剧情和诗意:

天光将近时,为送儿子当兵入伍,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暮色中合影;

雨中的旷野,一个出殡的家庭,几个穿黑西装的男人怀抱遗像看兄弟入土;

无名的火车站,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在寂寥无人的月台上等待着远行。

这是大陆电影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笔触:国家,政党,家族,个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黑暗中降生的婴儿,细雨中入土的兄弟。浓烈的仇杀,散淡的爱情。

日本人走了,国民党来了。台语,国语,日语,上海话;本省人,外省人,江湖客。”

不知道你读到这里会是什么感受,我有种生理性触动的感觉。

是的,这段文字来自贾樟柯对电影《悲情城市》的描写,节选自他的《侯导 孝贤》这篇文章。

文章从回忆得知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始,然后对这部电影的介绍,以及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回忆的过程中,穿插多年以后,自己同戛纳电影节主席的一句话:“伟大的电影往往都有伟大的预见性。” 接着继续介绍电影的时空:1987年台湾解严,1988年蒋经国逝世...

接着继续描写自己的回忆:“黄昏时分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对《悲情城市》的想象仍挥之不去......" 又回想起父亲带回来的报纸,刊登的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信,以及当时自己读完之后的感受。

后来回忆侯孝贤导演去山西,仅仅相隔一百二十里,那个时候却“追星未成”。

再后来在电影学院看到侯导演的照片,以及当时的感受:“他的容貌竟然与我想象的非常相近:个子不高但目光如炬,身体里蕴藏了巨大能量。既有野蛮生长的活力,又有学养护身的雅致......"

下面又重点介绍了这部对自己影响极大的《悲情城市》

可谓是为之后的相见做足了铺垫。

后面是见面之后的一段段事情的回忆,以及对侯孝贤《风柜来的人》等电影介绍和自己的体悟,进一步说明侯导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好像只有超乎常态的生活才有价值变为电影,而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饱满现实,却被我们一提起笔就忘了。”

整篇文章用这种类似于日记和随笔的形式完成。

对我来说,这是一篇非典型的爆款文章,让我对侯孝贤以及他所有的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他提到的《从文自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一篇绝佳的软文,而且不带任何广告的成分,读者心悦诚服的接受,种草,实在是高明!

之前我始终在想,用什么样的文体写自己的故事,今天看了看到贾导的这篇文章,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很多,他用散落日记式的故事片段,把零散的关于对侯孝贤导演的记忆串起来,最终形成了一篇文章,用这种淡淡的文字,讲述着内心浓烈的情感,读者喜欢是好了。管它什么日记,散文,随笔,无所谓。

这是我从这篇文章学到的最大的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记式的叙述,淡淡而深情,这是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