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随笔

2022-02-26

对于经济学而言,我的知识体系主要来自于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更多给了我一套内在的方法论,告诉我经济学应该如何去思考。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多的给了我一个知识框架。如果是经济学原理是肉,那经济解释就是血,共同构成的就是血肉,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经济学的概念

任何的学科,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概念的厘清,当我们在谈论经济学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一些什么?首先我们要回答的就是经济学的概念。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任何的概念,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放在不同的人,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都会产生变化。当然任何的领域都要有其进化,而每一次领域的进化,有概念理解的变迁也并非就是一个坏事。只是说对于学习的人而言,到底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就很麻烦。

我向来是不纠结于别人怎么想,更关注于我自己怎么看,因此,倒是不用纠结于纠结经济学怎么定义是对的。而是我怎么定义。

百度百科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

经济学的起源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在经济学原理中,作者给出的定义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这些的解释对于而言是过于复杂的,对我而言,我更愿意把经济学定义为:在资源稀缺的社会里,人、组织、国家如何做选择?

经济学的基础假设/公理

任何的学科手段,其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预测未来的问题,比如说物理学,是为了预测当一定的物理条件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如果从楼上抛下一个球,接下来会发生。比如化学,是为了预测在一定物质条件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经济学是为了预测在社会环境里,人或者组织的行为。

如果需要预测未来,我们需要讲清楚我们的预测目标是什么,同时来要讲清楚其规则是什么。简单来说,任何的学科最终都是要构建一个模型,给点的输入,会得到给定的输出。

一个精准模型的构建,我们需要回答清楚的是,目标函数是什么,约束条件是什么? 比如物理的自由落体,h=(1/2)gt^2,如果我们要基于给定的时间t来预测h。那么我们需要讲清楚约束条件,g为地球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真空状态。这些约束条件不限定,或者说我们不设定这个假设,模型会不精准。

而在一类学科里面,因为研究的某一个特定领域,这个特定的领域里面必然会要解决多个预测问题,那么自然的一个学科里面,通常是由非常多个预测模型构成。比如说物理学有自动落体的模型,有力学模型等等。而这些模型,通常会共用同一套基础的约束条件,我们可以称之为公理或者基础假设,比如物理的真空假设。

在研究一个学科的时候,参与的人需要先遵循一套不言而喻的基础假设或者公理,才能进行知识和模型的构建。

如果经济学的定义是:在资源稀缺的社会里,人、组织、国家如何做选择。那么会有这些基础的假设是必须要认同的,否则这个学科无法被理解。

1、行为:选择可被预测。

2、自私:人都是自私的,人都希望争取利益最大化。

3、稀缺: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得到了他人就得不到。

4、竞争:社会参与者众,而资源有限,人人想赢。这个基础假设可以由前面3个推导出来,可有可无。

经济学的范畴

经济学的起点是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富有的话题,而拆解一下就是,研究一个人如何富有,一个组织如何富有的话题。

在经济学的领域里面,研究到个人层面,理解预测个人的行为过程,有一个模型的核心目标函数,就是个人利益最大。而到国家层面,就是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

既然我们基本研究的话题都是利益最大化,那么解释如何计算利益这个概念就比较重要了。在经济学的范畴里面,我们研究的是财富的积累,财富的积累的单位是货币值,也就是价。当我们度量一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讲的是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全部资源,真实总价几何?

有一个困难的点在于真实总价这个概念讲不清,不过没关系的是,我们只需要知道相对即可,财富有没有变多。

生产者与消费者

这个社会的参与者,基本上有两类角色,一般情况下,一个参与者都会同时兼顾这两种角色,当我们讨论所谓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两个概念: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说,作为一个东西的享用者,我主观上觉得这个价几何,而客观上买这个东西价几何,其中的差距就是消费者剩余。比如说苹果5块钱一个,我觉得它值8块,那消费者剩余就是3块。消费者剩余从概念上说的是消费者所得之利,但是这个所得之利是非常主观的评价。

生产者剩余是说,作为一个东西的制造者,我生产一个东西的价几何,卖出去又是价几何,其价格差,就是生产者剩余。比如种一个橘子花了2块钱,我卖了5块钱,我作为生产者赚了3块钱,这个3块钱就是生产者剩余。

一般的参与者同时兼顾两种角色,比如我就是一个卖橘子的,我花了2块钱买了一个橘子,然后5块钱卖给了别人,又花5块钱买了个苹果,而苹果对我而言值8块,那么我所得之利是6块。

对于一个人所得之利是否最大,那就是他作为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与作为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之和。

而对于一个国家的所得之利,是所有人的所得之利之和,可惜的是因为消费者剩余带着主观因素,无非计算,只能退而求次,在国家财富核算时,采用生产者剩余即可。

这也构成了分析个人行为,和分析国家行为的区别,个人行为可用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而国家制度却不能用。

比较优势

每个人有自己的天赋和优势,每个组织也有自己的天赋和优势,每个国家同样有,对于不同的生产者,其生成成本不尽相同,同样种橘子,甲可能花1块钱可以种出来,乙可能花3块钱。甲就比乙有优势,同样卖10块钱。由甲生产可比由乙生产,客观财富积累多增加2块。同样的道理,可能乙生产苹果可能比甲有优势,财富积累多2块。

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分工才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有分工,财富积累对双方都有利。而如果双方换过来,整体财富直接缩水4元。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定律是针对消费者的,是说作为消费者,买进的价格越低,买的量越多。这个是个经济学比较基础的定律,记住就好,解释起来费劲。简单理解就是,价低的情况下,消费者所得消费者剩余多,自然多买些。但是消费者剩余也有边际递减的情况,所以不会无穷大。

供给曲线是针对生产者的,是说作为生产者,卖出的价格越高,卖出的数量就越多。这个比较好理解,价格高的情况下,生产者剩余多,自然愿意多卖。但是生产者剩余也是受限边际成本递增的问题,所以也不会无穷大。

均衡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会是成交价,这个点叫做均衡。我观点说均衡言之无物,我倒是认为从实用主义来讲,有其价值。

生产者竞争的后果

好的竞争会让参与者各自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把一个社会的稀缺资源,安排到最能让他价值巨大的人。但是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真实世界里面,很多时候不加管束的竞争可能导致很糟糕的后果。

经济解释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租值消散,所谓租值,我想来想去就是对于个体而言的生产者剩余,卖价减去生产成本。所谓的租值消散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者剩余为0,甚至为负。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在于生产需要有生产要素,而生产要素是会有一个边际成本递增的问题,比如一个草地,如果只有一只羊,那么养羊的成本就是低的,而如果是100只羊,养羊的成本就过高了,甚至羊都养不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草地无主,价格为0,但是实际的价格很贵,对于利用草地的牧民,地的价格为0,生产者剩余看起来会高,导致参与者认为比较优势大,而进入。

界定清楚产权,会让租值消散的问题解决。这就是产权经济学。

产权的界定也有代价

产权的界定,核心是让生产资料变得归属于人,有人为其定价,价格定义好了,市场就理想化了起来,市价本身不会导致租值的消散,为什么不会呢?因为市价能够比较好的引导真正有比价优势的人来利用该项资源,其能获得最大的生产者剩余。

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让生产要素有其价,且是真实之价,这个很难。

生产要素可大可小,一辆车的生产要素可以是发动机,变速箱,工人。也可以是铁,螺丝钉这种。

为每一种生产要素定价成本非常大,涉及到消息费用,监管费用等等等,这就是制度的费用。

好的制度可以让生产要素更加的便宜,坏的制度会让生产要素更加的贵。比如不收费,而是排队的制度,生产要素是贵的,时间的消耗对于原本有比较优势的人可能会很贵。

制度的运转本身是有价的,为什么还要这个东西,就是因为好的制度可以降低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整体成本是往下降的。就像催化剂一样,虽然要钱,但是可以减少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

公司的存在某种程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让有些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降低。比如有公司,大家沟通方式一致,那么花在沟通的时间就会少,那么边际人力成本会降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