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苻坚:你并没做错,只怪世道太险恶!(上)

关于历史,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人们常把输赢与对错混为一谈。

你赢了,所以对了。你输了,所以错了。

鸿门宴上,项羽放过了刘邦,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错了!而项羽坑杀秦将章邯的20万降卒,却被不少人认为情有可原。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对刘邦,项羽是失败者。而对章邯,项羽是胜利者。

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后世读史的人,也往往以胜利者的是非为是非。若非如此,铁木真又怎能成为英雄,王莽又怎会沦为国贼?

事实上,对错经常与输赢无关!你做对了,未必能赢;做错了,也未必会输。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聊聊前秦王苻坚,就会比较客观了。

一、苻坚,时势造就的英雄

苻坚的祖父叫苻洪,氐族人,两晋十六国时期崛起的众多豪杰之一。苻洪有两个杰出的儿子:三子苻健、四子苻雄。

苻坚是苻雄所生,而继承祖父基业的,是苻坚的伯父苻健。

有一次,苻洪把苻健找来,要求苻健把他七岁的独眼儿子苻生杀掉,理由是这个孩子狂妄凶残,长大必将祸及满门。

祖父要儿子杀掉年幼的亲孙子,简直是奇闻。更奇的是,苻健竟然毫无异议,立即操刀动手。

好在苻雄及时拦住了哥哥,说孩子长大后难道不知道改正,何至于要杀了他?

苻健一想也对,饶了苻生一命,后来还把前秦王的位置传给了他。

苻生长大了,他有着野兽般的体格,令人望而生畏。与此同时,他也有着野兽般的灵魂……说直接点吧,此人是禽兽不如。

不得不佩服苻洪,他很早就把苻生看透了,正如范增很早就把刘邦看透了一样。

但是苻洪要杀死年仅七岁的苻生,是对还是错呢?

苻健、苻雄饶恕苻生,当然是对的,但结果呢,他们却输得很惨很惨。

苻生一生以杀戮为乐。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乃至飞禽走兽,他一时兴起,就统统杀掉,甚至不需要理由。

两晋十六国本是中国古代一个盛产暴君的时代,而在苻生面前,其他所有暴君都相形见绌。

就在苻生的兽行到达顶峰时,苻坚挺身而出,发动政变,把苻生杀掉,取而代之,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晋书·苻坚传》分上、下两卷,用了两万余字的篇幅,来记载苻坚的传奇一生,仅就篇幅而言,远超晋朝开国君主司马炎,也超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传记的总和,可见在《晋书》编撰者、唐初名相房玄龄等人心目中,苻坚这个人物的分量之重。

也有人说,苻坚身上有李世民的影子。通观《苻坚传》,这话不假。苻坚的宰相王猛,更是千年一遇的奇才,与诸葛亮在伯仲之间。

在苻坚与王猛的苦心经营下,前秦兵强马壮,逐渐一统北方,与偏安江南的东晋南北对峙。

二、淝水之战败在哪里?至今解释不了

和当年的曹操一样,雄才大略的苻坚并没有满足于称霸江北,他的目标是远追秦、汉,一统天下!

于是就有了淝水之战。

结果,和曹操在赤壁的遭遇一样,苻坚大败,狼狈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诸葛亮在孙权面前的那番宏论,已经部分地解释了。

但是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实在败得是莫名其妙,至今解释不了。

东晋总兵力7万,而前秦总兵力90多万,前锋部队也达到了20余万。兵力上,前秦占绝对优势。

前秦军总指挥苻融在历史上名头不太响亮,但他也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与谢玄正是敌手。

两军隔淝水对峙,谢玄致信苻融,要求前秦军稍退,让晋军渡水后决战。苻融决定将计就计,采取“击其半渡”的战术,这本身无懈可击。

然而,当苻融发布退军命令后,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史书简单地记载了九个字:“军遂奔退,制之不可止”

雪上加霜的是,苻融意外马倒被杀,于是前秦军一溃千里……

战争史上,战略性撤退是常有的事,又没有经历任何打击,为什么引起了全军奔溃呢?

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士兵训练不足,还是将领号令不明?

经验丰富的名将率领百战之师,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抑或有大批内鬼捣乱?那么到底是哪些人,他们怎么办到的?

历代的史学家有过很多猜测,但真相恐怕永远没人知道。

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四个字:“天道无常”!

三、失败的战争,一定是错误的战争?

失败的战争,永远是不该打的战争——这是“事后诸葛亮”常用的逻辑。

当年,苻坚提出伐晋的计划后,除了少数人外,包括苻融在内的绝大多数朝臣都是激烈反对的。早先,王猛临终前也特意嘱咐苻坚,不要伐晋。

但苻坚决心已定:统一大业如果能由他这一代来完成,就绝不留给后代子孙。

针对朝廷一边倒的反对声浪,苻坚不以为然,他说,如果当年晋武帝司马炎听了朝臣的话,怎么能灭东吴而一统天下?

有朝臣反驳说,当年吴主孙皓残暴、东吴人才凋零,而如今的东晋可不一样,他们君臣和睦,还有谢安、桓冲这样的人才,所以不能打。

苻坚口才着实不错,他又反驳说,当年秦始皇灭六国,难道六国都是昏君,也都没有人才?

接着,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给东晋皇帝司马昌明和谢安、桓冲三人都预封了很高的官爵,并在都城长安为他们建造了府邸,等他们来住。

淝水之战的结果,自然让这一切都成了笑话。在后人眼中,苻坚伐晋,成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当然,不同的观点也有,比如王安石就说:

“苻坚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见机。猛知其不能除垂,故劝以勿伐晋耳。不然,以坚之强,而欲取晋,夫又何难之有!”

王安石认为,苻坚本人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攻打东晋这件事本身,没毛病!

王安石还认为,王猛临终前劝苻坚不要伐晋,是因为王猛知道他不能除掉鲜卑人慕容垂。

王安石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那么慕容垂何许人?为什么连王猛都如此忌惮?他对苻坚的功败垂成又有何影响呢?请欣赏下一篇:

失败者苻坚:你并没做错,只怪世道太险恶!(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败者苻坚:你并没做错,只怪世道太险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