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玲
Q群里有一位妈妈是重点高中的物理老师兼班主任,也是群里著名的鸡血妈妈,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她把孩子学习内容精确到分。规定好上厕所和洗澡、吃饭的时间,并严格执行。经常从放学回来一动不动坐在桌子前学习,老母亲守在旁边,请大家自行脑补那个画面。昨天半夜起来上厕所瞟了一眼手机,好家伙,她还没有让孩子睡觉还在写卷子,那可是半夜十二点了,要知道这是假期期间,孩子还只是个初中生。这位出差时间把孩子交代给她老公带,她把详细作息表千叮咛万嘱咐交代给爸爸,但是这位爸爸一天都坚持不下去、打电话和这位妈妈吵架说,你什么意思,国家要求中学生几点睡觉、你把时间安排到了十二点半、你说说你什么意思。这位妈妈非但不觉不妥,还在群里抱怨爸爸们靠不住,还要憋住一口老血继续苦行僧式的陪读。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一个有超强忍耐力的学习机器嘛?一个生物钟及其敏感的执行力超强的“模范学生”吗?这样的学生在日复一日的题海战术中沉浮有时间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吗?妈妈们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是否一味地“以成绩论英雄”?人生路漫漫,比起学到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合作的精神、不懈的学习精神更加可贵。妈妈们应该学会因势利导,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强压孩子的学科成绩。
我们这一代的家长对养育孩子往往有种神圣感。 我当初就有这种感觉: 一个孩子的生命交托到你的手里, 你要负责这个生命的成长,培养他的性格,塑造他的灵魂,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责任啊。 但养了几年孩子才慢慢明白, 这真是有点自己给自己加戏。 你没那么大作用。 你对孩子的种种希冀, 希望他拥有的种种品质, 无非是你自己的胡思乱想而已。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自己的性格、 灵魂来到世间。 你无法规划他的成长,也无法塑造他的灵魂。 你能做的,无非是观察和引导, 尽量让他的性格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已。 比如天生外向的孩子,要尽量让他外向而能自省; 天生内向的孩子, 要让他尽量内向而不孤僻。 但你无法让他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你不可能将他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最多是帮助他顺利成为他本该成为的那种人。
但如何引导,.如何帮助?这也让人焦虑。 当初我看过很多育儿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窗边的小豆豆》《爱与自由》《教师妈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了一肚子育儿理念,觉得养孩子如烹小鲜。那些育儿书里的家长,他们从不暴怒, 从不咆哮,永远是笑眯眯的,既宽容又坚定。但实际上,我们都是肉身凡胎,总会急躁,会忍不住扯大了嗓门发脾气,有的在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还忍不住犯心脏病。 养育孩子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各种焦虑、各种挫折感、各种自我怀疑,怀疑自己这样教育到底对不对。做你自己”开始,以“别人家的孩子”结束;以“我不希望你出人头地,只希望你有个有趣的灵魂”开始,以周末奔波在各种课外班结束。我们不是不懂那些道理,只是不能克服那份真实的、沉重的焦虑。我们不是不明白孩子所拥有的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但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真正去理解一个独立而陌生的灵魂。 而这个世界也是让人迷惑的, 似乎没有什么价值是可以统摄心灵的。 我们习惯于对孩子说“我只希望你有快乐的人生”,可什么是快乐的人生?
“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究竟是教育名言还是教育陷阱,还有待商榷。为了孩子能够超越他人,妈妈们一刻都不敢耽误,劳心劳力的同时也未必适合孩子的成长。其实,教育不应该是为了弥补父母的个人缺憾或满足父母的个人期待。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们应该仔细观察,循善引导,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自己的成长环境,这一切的意义远大过于给孩子所谓“最好的”。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每个妈妈对于自家小孩的期待,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事业顺利甚至成龙成凤。艾瑞德国际学校认为,教育是充分尊重儿童生命生长规律。好的教育的本质在于是否提供了足够多的可能与选择性。教育成本、教育环境固然不可忽略,但尊重个体的意志,在正确的引导下让其自然生长、自由盛放,静待花开,或许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