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非常重要的经典,是四书之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是孔子之孙,被称为“述圣”。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求学于子思的门人,《孟子题辞》则称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百度百科
先说几个子思的故事。
子思的故事——孟子与子思的义利之辨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轲曾拜子思为师,向子思请教治理百姓的办法:仁义和利益哪一种应放在前边。子思说:“先给百姓以利益。”
孟子又问:“君子教育百姓只讲仁义二字,又何必再讲利益呢?”
子思说:“仁义本来也是为了利益,因为上边不仁下边就会不得其所,上边不义下边就会热衷于欺诈,这样才是大不利的呀!因此《周易》上说‘利是义的总和’。《周易》还说‘利益用来安定民心,而后才能使人崇尚道德’,这都是在讲利益是个大前提。”
公元前336年,孟子来到魏国,受到了魏国君臣的热烈欢迎。魏惠王向孟子问道:“老先生,您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想必是对我们魏国奉献利益的吧?”
孟子回答说:“国君何必把利益挂在嘴上,首要的任务应该是仁义。如果君王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家族,下官与百姓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自身,上下互相为了谋求利益而争斗,国家就危难了,这样也就没有仁德遗留给亲朋了,也就没有忠义去追随国君了。”
魏惠王听了不住点头,称赞说:“先生说得好极了!”
司马光评论说:子思和孟子的话是一致的。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如何成为利益的,不讲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只讲仁义而不涉及利益的原因,是所讲的对象不同的原因。
子思与卫侯的故事——中庸之道,绝不是做老好人
1
公元前377年,子思在卫国(战国时小国,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讲学,卫国国君卫侯(卫慎公)很愿意听子思讲授治国之道,常常把子思请到宫中进行请教。
一次,两人谈起用人之道,子思向卫侯推荐了一个人,叫苟变,说他虽是布衣,却很有韬略,是个难得的将才。同时问卫侯:“为什么不任用苟变呢?凭他的才干可以统帅五百乘(约37500人)的军队是没有问题的。”
卫候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不过,苟变曾经做过收税官,收民税的时候拿过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子思连连摆手说:“圣主选用人才,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要用它的长处而非短处;对于那几人合抱粗的良材大木,如果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匠是不会将整个木材抛弃的。现在卫国与其他国家正在打仗,正是亟需得力将才的时候,如果仅仅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失,就将能够保卫国家的人才弃而不用,这种事可千万不能让敌国知道啊!”
卫侯听了之后,赶忙向子思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
2
子思在旁听朝政时又发现,卫侯提出的主意明明不对,但群臣却都应声附和着,像出自一张嘴一样。
子思觉得这个是非常不对的,就评论说:“根据我的观察,卫国真是个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的国家。”
公丘懿子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子思说:“国君自以为英明正确,结果大家的想法就不敢进言了。如果国君做事正确而以聪明自许,尚且会压抑大家的想法,更何况群臣附合国君错误的主意,从而助长他的过失呢?这当然就更糟了。做国君的,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称颂自己,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做臣子的,不考虑真理究竟在哪里,而一味地迎合奉承,借以赢得君王的好感和重用,再没有比这个更谄媚的了。国君昏庸,群臣谄媚,如此高高地居于百姓之上,百姓的民心是不会亲附的,假如这样下去的话,国家就快要灭亡了!”
子思不仅对大臣们是这样说,而且直接去见卫侯,对卫侯说:“您的国家政事将要一天比一天糟啦!”卫候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子思说:“这自然是有缘由的。您说出话来自以为是,而卿大夫不敢纠正您的错误;卿大夫说出话来自以为是,而士庶人等也不敢纠正他们的错误。国君和大臣们都认为自己英明正确,下边的人也都异口同声称颂上边。称颂上边就是驯顺,从而有福;矫正上边就是顶撞,从而有祸。这样的话,善政从哪里产生呢!《诗经》上说:‘如果都称道自己正确英明,谁知道乌鸦是雌是雄呢?’你们卫国君臣不也像这首诗里所嘲讽的那样吗?”
从子思的故事可以看出,儒家中庸之道在入世做事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1、非常的积极,敢说敢言,不怕得罪君主;
2、善用比喻,有理有据,言明利害;
3、做事非常严谨,不仅注重侧面沟通,也注重正面沟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要;
4、不离中庸之道,符合儒家之道的精神——仁义、忠恕;
5、非常鲜活的儒家学者形象:入世、积极、敢言、担当、忠诚、仁义、恕道(用人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