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心情低落的时候,时间或长或短。有时候发生不开心的事情,可能短暂不开心一下下就过去了,可是有时候,它就像无边的荒原,任你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也无法找到尽头的出口在哪里。
这样,你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心情抑郁期。每天都会觉得提不起精神,无欲无望,做什么都没有心情,没有动力。
经过长时间的挣扎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对它束手无策,尝试找人诉说,却发现没有人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去请教别人,又发现他们根本给不了你什么好的建议。
我们每个人身边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朋友,失恋了,每次见面都会跟你拉着个脸,不断地诉苦。跟她逛街吃饭,你根本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因为她的心在远方,那个让她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的人那里。
刚开始你可能还会觉得很同情,苦于找不到好的办法来帮她开解。时间长了,你会感觉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她再提失恋的事,你就左耳进右耳出,啥也不说了,找到机会就岔开话题聊别的。
实实在在地验证了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既然没有人能够做到感同身受,那也就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你的感受,不断地跟别人诉说你的苦,反而可能会让人觉得你矫情,或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当面对心情低落的时候,朋友是这样,我们自己可能也是这样,只是当时的我们和我们的那位朋友一样,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不自知而已。
所以,心情抑郁还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你会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而沉溺,只会让你会越陷越深,深到根本看不见光。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往往处在这样一个状态:即使现实世界晴空万里,他们的心依然处在一个阴云密布的极寒世界。
在所有的无谓挣扎过后,只能抱着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态度,在内心的荒原里煎熬着,度日如年。
其实,除了这样硬着头皮熬着,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管理心情:记录的力量
心情这东西,虽然很缥缈,有时候缥缈得你根本摸不着头脑。
但是,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心情其实是可以管理的。不仅如此,有一些策略还可以用来有效地调节心情,甚至是降低抑郁水平。
那么,心情可以怎么管理?
心理学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和记录来了解自己的心情状态。
你可能最近一段时间心情确实是不好,可是当你向别人诉苦的时候,你描述的可能只是你当时的心理状况。
很多心理学书籍都提到过,人的感觉和记忆都是不可靠的。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注意力的实验,在实验中,参与试验的人被要求看一段视频。在视频里,运动员正在蓝球场上传着球,同时有一个人扮的猴子从视频中走过,可是参与试验的人中却只有少数人才注意到“这只猴子”。
这个实验就说明,人的注意力有盲点。
在诉苦的时候,你悲伤心情很有可能主宰了你当时的主观感觉和记忆,痛苦感觉可能会让你记不起自己最近何时曾快乐过,而是自动过滤掉了那些信息,只留下与痛苦有关的回忆。因为你只注意到自己想注意的信息,就像那些参与实验的人一样,只注意到了蓝球手们正在打球,而忽略了那只路过的”猴子“。
既然感觉和记忆不可靠,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以及自我记录来记下每天的心情。
比如,我们可以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四段,分别给自己的心情从1-10打一个分。如下图:
通过这种对心情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记录的方式,我们可以对自己一段时间以内的心情做一个自我分析。而且,心理学实验还表明,仅仅通过这种自我记录的方式,就有可能降低我们的抑郁水平。
除了记录心情外,我们也可以同时记录下自己每天做过的或发生过的事情。
这么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具体地把每天做的事情和每天的心情放到一起做一个分析,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比如上图中,周一上午和晚上给心情打的分数都低一点,上午的分数相对高一点。
你可以对这组数据做一个分析,考虑一下原因。
比如,上午和晚上心情不好会不会是环境造成的呢?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没有跟朋友或家人的互动,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从低落的心情中走出来。那么下午的心情好点有可能是有朋友和室友的陪伴,有人在身边聊天解闷,就有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低落的心情里转移出来。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抑郁的时候,找别人去诉苦或去请教别人可能只会令你更加有苦说不出,因为这世上没有人能感同身受。你去请教的人又大多都是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在一个不能感同身受的位置,他们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倾听。
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只会让你越陷越深,一条路上越走越黑暗。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
试着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被动地由抑郁缠身。自我观察和记录的力量也许能够把你,从忙着痛苦的角色当中,抽身回到当下。
正如《当下的力量》里所说的:活在当下,才有机会摆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