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其取材于作者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乡土中国》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是了解中国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

    读完《乡土中国》,我印象最深的文字下乡一章中的,对于乡下人“愚”的讨论。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告诉我们乡下人是不“愚”的,实则在告诉我们,“愚”是相对的。乡下人不识字、不知道怎样应付汽车,在城里人看来,是“愚”的;同时,城里人到了乡下连麦子也不认识、连狗都不会赶,难道在乡下人看来,就不“愚”吗?同样,作者举例说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但同时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书中,作者说,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在什么地方呢?

    然后作者开始详细举例叙说乡下人不识字的原因。在一般的人们看来,乡下人不识字,是因为他们“愚”,是智力不及人。然而作者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乡下人不识字,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因为他们知识不及人,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里的人多。然后作者发出疑问,为什么他们智力不输城里人,很多都是文盲,是缺少知识的呢?答案也很简单,他们不需要认字,不需要在城市里生活的知识。因为他们所处在的基层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是一个熟人社会。比如在城市里,在门外敲门想要进来的人,一般都得要通名报姓;然而在乡村,想进门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他们的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是足够可以“报名”的。而这,也体现了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我却因此生发了更大的疑问。文字,在乡下难道真的就没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知道,在古代的中国,识字的秀才在乡下就很受人尊敬,如果哪一天他一鸣惊人,高中举人,就可以到更大的地方做官,可以走出山沟,可以见识到更多乡村里见识不到的东西,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乡村里的人会没有去识字认字的热情呢?在乡村识字认字的人为什么就会那么的稀少呢?固然,乡村里的教育条件、资源都不及城市丰富,但是,又有哪座城市不是由一个小乡村所演化而成的呢?那为什么这个村子能够变成城市,而其他的就不能呢?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是乡土社会里不识字的人却有更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在这本书里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乡土社会的内容,包括它的特点、组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等等。同时这本书也激发了我探索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高一(二?)班 陈劲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乡土中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