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的情绪做盆友吧!

今天想要来写写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

(图片来自网络)

挑选这本书给孩子,是因为他最近经常尖叫,叫的我感觉自己快要心梗了。看到很多育儿公号都安利这一本,想来也是时候科学的给他引(降)导(降)情(火)绪(气)了。

暂且不说这本书工艺复杂,孩子会被书里各种材质和立体图案吸引得目不转睛,要求你讲一遍又一遍。

我很喜欢它的立意。

一开篇,就有个小女孩介绍了她的朋友——情绪小怪兽。

(图片来自网络)

“他感觉很糟糕,很混乱,却不明白到底怎么了。”原来他把所有的情绪都混在一起了。这时的小怪兽是五颜六色的,小女孩却称他为“一团乱麻”……

于是,小女孩想到了个主意:把这些情绪分开,装在各自的瓶子里。

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颜色,黄色是快乐,蓝色是忧伤……每一页都有个恰如其分的场景来形容这个情绪,最后他们把情绪按分类放在瓶子里,还在瓶子上贴了情绪的名称!

这就是我爱这本书的地方了,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为你的每个情绪命名。

我记得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和爸爸看他哭闹只会问他“你不高兴了吗?”似乎在我们脑袋里只有“高兴”和“不高兴”两个形容情绪的词。可想而知,这么多年我们对待自己的情绪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们当然知道除了高兴以外还有很多形容情绪的词汇:

愉快,兴奋,紧张,沮丧,忧郁,烦躁,得意,坦然,失望,愤怒,惊慌,忐忑,郁闷,平静,轻松,满足,释放……

但是大敌当前之际,顶多能想出一个“高兴?不高兴?”。能在自己的思绪里分清楚这些情绪,对我来说挺难的。毕竟我是从小被说“别哭了”长大的。

当几种情绪混在一起时,我就会像那个情绪小怪兽一样,感觉很糟糕却不明白到底怎么了。这也是经常会经历到的情绪体验。努力分辨并命名当下的情绪,就能把它“装回到瓶子里”。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心智化成熟的程度。

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各种情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带来情绪的变化,哪怕是涟漪。学习和自己的情绪小怪兽相处,我认为是当代人的必备生存技能。你的心智化程度越高,你在这方面就越是从容不迫。从这个角度来讲,心智化程度,是行走于社会的护身甲。

相处,不是控制,也不是压抑。后两种方式的后果,已经不言而喻,何止是加倍奉还,简直是至死方休。

我希望我的孩子从小就练习去识别他里面的情绪,把他的内隐与外显联系起来,然后去描述它。而不是只会用哭闹来表达一切负性情绪,要知道这一招儿,到了幼儿园大班估计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这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儿。首先我就得能够分辨许多情绪,所谓“育儿先育己”,我若能说清楚自己的情绪,说明我已经完成了自我觉察,分辨,整合的过程。

关于孩子的情绪,还得结合各种情境去猜,生气和沮丧都有可能是哭,兴奋和烦躁都有可能是尖叫,开心和害羞也都可以用笑容来回应。

反过来我也对照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大声训斥有时是发怒,有时也会是被乱跑的娃吓得一身冷汗,生怕被车撞到。我会跟我的孩子描述我的情绪:“妈妈被吓坏了,你在大门口这样跑是很危险的,这里有很多车。”

当我能够分辨并命名当下的情绪时,我已经在处理我的情绪了。

小朋友的情绪是最直接的,正性的情绪就会面带微笑甚至大笑,负性情绪就会大哭大闹。这些孩子天生就会。帮他们学会命名情绪,描述情绪,会让他们对情绪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容易与自己的情绪“做朋友”。

朋友是怎样的存在呢?互相尊重,互相接纳,互相包容,形影不离……这些放在情绪上看起来也都很合适。

如果一个人,情绪得不到尊重,得不到接纳,甚至情绪要被剥离,估计也失去了幸福的力量。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成长所绕不开的路,无论你是个孩子,还是个成年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你的情绪做盆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