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侠小说的“江湖人称”和“自称”看人设标签

423故事节|经历传销,我看世界都是套路


文莱

最近又在读金庸,当然跟六神没法比。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每一套都读了不下三遍,有些更是几乎每年读一遍,真就是喜欢。

武侠小说看多了,就会经常看到这么一句话:“江湖人称……”

江湖人称“北乔峰、南慕容”。

江湖人称“君子剑”岳不群。

而谁要是自称,那多半会被江湖人士不耻,因为自称多是自夸,毕竟谁愿意说自己不好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要是敢自称天下第一,那一定是有一定实力的,否则死的会很惨很快。

苗人凤就是个有实力的例外。为了引出仇家,他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当然了江湖人对他的实力还是认可的,公认他的实力,而且在他的自称后边还给加了个“金面佛”,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面佛”的名号就出来了。

韦小宝最开始的名号就很有意思。

只听茅十八续道:“这位小朋友姓韦,名小宝,江湖上人称……人称,嗯,他的外号,叫作……叫作……”顿了一顿,才道:“叫作‘小白龙’,水上功夫最是了得,在长江中游上三日三夜,生食鱼虾,面不改色。”

至于具体什么原因,金庸也给解释了,而且很到位。

他要给这个新交的小朋友争脸,不能让他在外人之前显得泄气,有心要吹嘘几句,可是韦小宝全无武功,吴王二人都是行家,一伸手便知端的,难以瞒骗,一凝思间,便说他水上功夫厉害,吴王二人是北地豪杰,不会水性,便没法得知真假。

这里边茅十八也是想给自己争脸,毕竟自己也算一号人物,谈笑无鸿儒,往来尽白丁,自己的朋友没个名号,那还得了,显得自己交友档次多低啊。

在江湖上混,没有名号就是没地位没面子,甚至算不上江湖人,所以大家都想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号来。

江湖规矩多,其中一个有趣的规矩就是一提别人的大名时,不论认不认识,听没听说,都要回敬一句“久仰久仰”,既给了对方面子,也不让自己显得孤陋寡闻,真的是皆大欢喜。而别人夸自己时,总要谦虚一下,是江湖朋友给面子,脸上贴金。

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那你就很不场面。

茅十八提起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时就用到了人称和自称。

茅十八指着老者道:“这位吴老爷子,大号叫作大鹏,江湖上人称‘摩云手’,拳脚功夫,武林中大大有名。”那老者笑道:“茅兄给我脸上贴金了。”

而提到鳌拜时,茅十八说他“自称”满洲第一勇士。

看来是真心的不服,所以还想去北京跟他比试一下。

名号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估计除了人称就是自称了,而具体先有哪一个,那就不得而知了。

《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有名号,而且都是江湖人称。

有些名号多是从自称开始的,或者别人恭维你,慢慢就传开了,像九纹龙史进,自己的纹身别人怎么会知道,肯定自己炫耀过,别人也恭维过。

假如人家跟你都不熟,而且周围人都不了解你,谈论起你来的时候怎么称呼啊。

只能像茅十八一样瞎编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然后慢慢就传开了,所以流行的名号最初可能只是善意的谎言。

自己没有名气怎么办,那我就先从自称开始,可是终究说出去不好听,对外还得说是“人称”,久而久之自己的名号就打响了。

在江湖上混要有名号,你连自己的名号都没有,说明你在圈子里影响力有限啊,至少没名气。

即使没人称呼你,你也要学会给自己贴标签了,其实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也挺好,一开始或许底气不足,羞羞答答,但是时间久了,你自己都信了的时候,那就无所谓了。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杨秀清的天父下凡附身,皇帝的新装,到底有没有,他们心知肚明,终究不过是噱头罢了。

有些人在乎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样子,而是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或者说让别人觉得你是什么样子的。

人都是在给自己贴标签,我也喜欢别人夸我玉树临风,肯定不喜欢别人说我丑陋不堪,为了让大家觉得我的标签是“玉树临风”,那我就要刻意往这方向发展。

那些江湖人称即使不是从自称开始的,也是自己久而久之营造的。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给自己营造一个漂亮的标签,不要让自己的名号太差,

不过也不要把话说的太满,浪得虚名终究会人设崩塌。

北乔峰实至名归,南慕容却成了笑话。(我倒认为南慕容是慕容世家,而不是慕容复一人。)

君子剑终究是伪君子。

毕竟大家都在往自己脸上擦胭脂抹粉,谁也不会拿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

先弄个合适的自称吧,时间久了或许就真的成了一哥一姐女神之类了。

就像神仙姐姐、小龙女姑姑、志玲姐姐、……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啊。

多少人称和自称,不用太当真,一笑了之也就罢了。

欢迎链接:

我的第一篇付费文章就是奔着423故事节的二十万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武侠小说的“江湖人称”和“自称”看人设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