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怨妇?

周末又是因为孩子安排的缘故,自己又让自己处于负面能量中。不过,耐心书写下来,很是畅快淋漓。


由对比心生发的怨气

许久周末不加班了,这个加班的周末,注定是自己人生重要的印记。

一边编辑工博会的微信,一边刷朋友圈,看着其他爸爸的精彩亲子活动现场,我的对比心又起来了……

唉,不知不觉中,头脑中开始多了诸多无言难耐的苦楚。但努力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那些都是别人家的爸爸。

接连几天,高强度的微信公众号编辑工作,挑战自己现阶段的体力极限,而身体因为咳嗽还处于一直不舒服的状态。另外一面,随着周末的到来,我的内在念想中希望孩子周末生活可以安排的丰富多彩,可现实是老公又懒得动脑筋就想要宅在家里休息。因为下雨,去泉州露营的计划被临时取消。

几团麻绳把自己捆住了……

在我的周末生活设定中,老公得周末把孩子安排进去,要给孩子安排不同去处。起码有个半天的父女亲子时光也好啊。

可,所以现实中,老公常常都做不到,或是做的不情愿了。然后,我就低落了,很容易就被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语点燃负面情绪。

于是,孕妇即刻间就变成了怨妇。


怨妇背后的需求

连续几日,言语中传递的负能量弥漫在周边,话语说出口后,自己都能感觉到能量气场都不同。

如何做我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照顾关系呢?真的是一个蛮大挑战。甚至有时候,我都不敢去想了。唯有间断的冥想放松时刻,才全身心关注当下的自己,关注内在的需求。

其实,我的需求倒也简单,想要自己过得轻松自在,孩子也能轻松自在,关系也轻松自在。尤其,老公可以自动自发更多参与到照顾孩子的事宜中。

好吧,写到这里,我看到了自己需求对他人期待的部分。而且是对方非做不可的命令式期待。对方不做就是不对的。

故而,对方做不到了,我就低落了,我就不舒服了。我还是按照我的意愿,把照顾孩子的规划照搬给了老公。这并不是他的规划。

所以,其实,画地为牢的是自己。


对心甘情愿的渴望

如今,我面临的现实,现阶段,我的老公就是不太积极规划周末带孩子出游事项,或者有爷爷在场,他意识、潜意识上就觉得可以不用费那么多脑筋想这些事情。若在被动安排的活动中,他的舒适度不高,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非常明显,很容易出现发火和抱怨的情绪,而我又太容易被他的情绪带着走。一两句他口中的玩笑话,都会变成引爆自己情绪的炸弹。而我的情绪一出来,在他那里,就变成了凶巴巴,变成了我脾气不好。

这是事情的真相。

在现实与自我需求背后,我的脑中突然跳出来“心甘情愿“的场景,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渴望,也是对关系的渴望。很渴望享受心甘情愿之后的那种包容、抱持和轻松。希望自己真的可以践行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深情的诱惑,温柔而坚定,享受生命的馈赠。

可目前,我做不到。不过可喜的是,现在的自己渐渐可以与自己低落的情绪共存,可以清晰感受着悲伤、愤怒、失落的情绪共处,可以体悟出,这是我自己的部分,不在动辄对外,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也不再指望着有人可以拉我一把,把我救出无底洞的。我能够慢慢承受与自己情绪共处的状态,任凭眼泪横流,让悲伤在心中流淌。


旧有模式重现

昨天半夜一点多,我睡醒了。感受着自己中午被挑起来的委屈,还有自己渴望被照顾而不可得的愤怒。(老公丢下一句话,你自己安排的孩子去处,自己想办法去接。)那个当下的我,工作要忙,身体很累,还被指责安排孩子不妥。而我的立场,孩子自主意愿,孩子想要和小伙伴玩耍,我仅仅是支持她。但是在老公口中,我得为此负责,得承担因此的后果,必须自己去把孩子午饭后从小伙伴家接回来。

我很委屈的回应到,“不是我安排啊,是孩子自己愿意啊,我中午还得加班,我是一个孕妇啊,楼上楼下跑不动啊。难道你不应该照顾我一下吗?”

那个情景中,所有头脑中知道的、学到的东西,都没用,又回到了自己惯有的防御机制,那就是带着委屈指责回去。

随即,在午饭餐桌上,当着公婆的面,我的眼泪哗哗的留下来。

然后,我迅速吃完饭离开餐厅,回到卧室,任眼泪直流。我知道那个没有被照顾到的小女孩又出来了。

以前我会很想要快点从那个状态中出来,昨天还好,我和她静静的呆了一会,躺在床上放声哭了一会,然后迅速投入未完成的工作中。

另一方面,我看到自己其实还是在希望用哭这种方式来引起老公注意,引起他来关注我,安慰我。但事实的真相,就是昨天一直到晚上,他都没有主动来搭理我。而我内在的委屈和愤怒依然在,但是意识层面告诉我自己,这是我自己的功课。

所以,这就是男人,我知道我又再用惯有模式索取了。我在用愤怒和委屈的方式表达我内在没有被体贴照顾到的需求。


我可以做点什么呢?

下午的时候,我给老爸打了一个电话,说“最近好想吃好吃的,但自己又不想做,好想吃你做的菜啊。五一计划回去,你给我做好吃的吧?!”

老爸很爽朗的说,“好啊,你回来吧!我给你做。”

简单的几句话,让我内心的那种满足感虽然短暂,但是真的充满内心,原来需求被满足的感觉真的很好。

一个很大的体会,需求被满足,得看对象,分情境。就算是自己,有时候用头脑的力量去要求自己去满足自己,去刻意的静心冥想,去放松自己,也不一定能被全满足。何况是外人呢?!

老师讲过,需求未被满足,未成年找父母要;成年了,就找自己要。

可我的体会,自己的状态,有时候并不都是在稳定的成人状况,所以适当时候去找适当的人要求满足自我需求,也考验智慧。所以,适当时候,得找关系,得找能给你稳定抱持的客体。

人生真不可能就一种答案,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与长智慧的过程。

清晰复盘昨天的低谷,我的内心有种豁然开然的感觉。


就从生活琐碎开始吧!

首先在安排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专心投入,孩子自有孩子的生存之道,相信她可以找到她自己的最舒服的状态,拿到她成长最需要的资源。我已经在做能做的最好的部分,不可能苛求自己做完美的妈妈。

其次,在周末尽量安排好自己休息和工作,与其和坏情绪共舞,不如自己轻轻松松去找寻可以给自己乐子的人、事、物。

期待中的心甘情愿,就从生活琐碎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孕妇,怨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