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我打算建立独立思想体系,便围绕着研究“人性与情绪”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课程,做观念\规画个案沟通,并自我进行系列训练。
同时保持着日志记录和文章总结提炼,然而总感觉收集到的是思想碎片,这些碎片庞杂、繁复,且大多自相矛盾。
在繁杂与繁杂的碰撞之中,在跟随包老师的学习中,一条脉络逐渐显现。
这条脉络显然是个人的,片面的,倾向唯心主义的,但好在能够逻辑自洽。这篇文章就是尝试分享这条脉络。
一、求认可模式
这条脉络的主线是:我们日常呈现的是言语行为,推动言语行为的是情绪。想法决定情绪。而想法来源于思维模式。
想法来源于思维模式,而我们的思维模式臣服于世界的既定规则,规则是人制定的,并不一定对。但认知一旦固化,就像一个透明圆圈般将我们罩起来,形成认知封闭\认知遮蔽。
诸如一个惯常的认知是:求认可模式。
《创业维艰》里谈创业者。有的创业者是为了获得更漂亮的成绩,更高的投资而推动企业,这样的企业往往是昙花一现。有的创业者不论外界评论如何,为心中目标而创办企业,即便在企业最艰难时仍坚持到底,他们往往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这里的底层模式是:你做企业是为求外界认可,还是基于内心目标所向?
求认可的创业者会在艰难时放弃,因可能面对失败,承受否认。
除此外,经营企业的方法也会大不相同。
求认可的创业者更容易陷入吸引噱头的“花招”,而基于内心目标所向的企业者,往往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更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并专注而笃定地朝前走。
论学生。
曾经给一位 16 岁的高三姑娘做沟通。她在某个数学晚自习上,正做习题时抬起头,忽然陷入恍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义?”
自那个晚上开始,她每天生活的懵懵怔怔,分不清梦境和现实。去医院精神科,医生说是轻微焦虑和抑郁,也没办法,只能劝“别想太多”。
沟通之下发现她有很强的好胜心,内心暗暗与同学做比较,认为“比她们优秀我就够好”。但比完了一个又一个,越比越发现自己不如人,长期压抑之下,陷入轻度焦虑和抑郁。
与他人比较,有尽头吗?一方面每个人擅长点各有不同,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优秀的标准各有不同,比不完;另一方面即便只论成绩,倘若比赢了,孩子也会陷入狭隘的好胜者心理,过度骄傲和自满。
但这种观念已深入思维模式,形成一股强大的习性反应。
绝大多数人情绪随着外界而应激反应。要做到不受外界言语行为影响,要么内心定力很强,要么有独立自尊体系。这两者都需要训练。
学习“内观禅修”,在寺庙连续禅坐十天,保持神圣的静默,只做一件事:不断拉回纷纷扰扰的念头。
内观禅修把心比喻为一头狂乱的大象,力量巨大,破坏能力极强,但倘若驯服它,便可运用这股强大的力量。这需要持续训练,持续做早晚功课。
大部分人没有经过此类训练,所以大部分人从心灵层面毫无自由可言。甚至压根不知道“自由”是什么。
二、爱的渴求与遗弃感
以上所讲情绪和思维模式,犹如一棵树的枝叶,我们只是剖析了枝叶中的一片:求认可模式。还有许多其它模式,但它们都是枝叶。
这棵树的树干是什么呢?
对爱的渴求和被遗弃感。
在采集狩猎时代,人类是犹如虫子般弱小的存在,随便一头熊就能一巴掌把人拍扁在地。采集狩猎时代,被群体遗弃等同于死亡。
虽然已进入工业时代,每个人可以独立生存,但被群体喜爱、接纳仍然意味着更好的资源,更多的选择机会,更便利的生活。
即便有独立思考的个体,理智上清晰可以独立生存,无需在意是否被遗弃,但人类大脑基因发展缓慢,基因深处仍然是被爱的渴求和对遗弃感的恐慌。
当然其实我们无需探讨那么深远,纵观我们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被遗弃,不断失去爱的过程。
我们呱呱坠地,被母亲抱在怀里,随后开始学习独自爬行,独立走路;再后来背着书包上学,再后住宿学校,甚至出国留学;成年后工作,一年回家一次;结婚后干脆离开家庭,重新组建自己的小家庭。
我们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分离,与家庭、与爱,渐行渐远的过程。
我们什么时候是爱的合一状态呢?
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当我们一旦降临世间,一旦呱呱坠地,就被剪短脐带,分离和遗弃便开始了。
在我所经历的个案沟通中,但凡与父母关系不好的人,生活、工作、婚姻很少幸福。
也许在理性层面他厌恶父母,认为父母很不堪,甚至主动与父母分裂,但内心深处始终是被遗弃感和不被爱。
这股遗弃感和不被爱,一方面是深深的挫折,另一方面是自我否认,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珍惜,不值得被爱。这内心认知会反应到现实生活,会令到他们不自觉让生活越来越糟糕,甚至陷入自暴自弃,下意识搞砸事情。
沟通中此类案例极多,其中一项案例很极端。
这位女士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让我妈妈早点死!”
她妈妈是精神病,从小因此被人嘲笑,受尽耻辱,留下各种心理阴影。后半生辗转于身心灵课程、寺庙自我救赎,认为这大半生的不幸都是妈妈造成的。
她年届四十,未婚,经济拮据,与亲人好友决裂,邻里关系不佳,同事关系不佳,工作不顺。
个人抑郁症,严重时整天整天躺在床上,没力气下楼,说“怕自己哪天死在床上都没人知道。”
就是这种状态下,得知妈妈病重,需要照顾。她感觉难以承受,便说出那句“诅咒”。讲到后期她忍不住痛哭,“其实心里很自责,觉得自己没做好女儿,不配幸福。”
内心这股自责,这股“不配得”,在持续地消耗她的内在能量。
唯一的化解方式是爱。爱是最好的疗愈方式。也是我认为唯一的疗愈方式。
三、外求和内求
关于“对爱的渴求和遗弃感”是树干。
那这棵树的树根是什么呢?
外求和内求。
如果我们认可爱令我们更强大,爱产生安全感,我们都有被爱的需求。
那接下来的探讨至关重要:爱从何而来,应该从外界抓取呢?还是能够自给自足?
《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其中一句话广为流传: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以下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弗洛姆的理念是:“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他认为的爱是动态的,我们通过训练自己动态爱的能力,而展现人格整体,成熟的爱是基于目标做选择,而非对个人的好恶——无论你怎样我都爱你,因为我是爱本身。
如果因为你优秀,我才爱你,这不是爱,这是贪婪。弗洛姆的爱是内求的爱。
什么是外求的爱呢?
努力让自己符合普世优秀的标准,从而获得大众的喜爱;不自觉迎合、讨好身边人,从而获得认可和喜爱是外求爱。
但我们随即会发现,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要符合所有人的标准太难了,从而就衍生出:依赖权威模式——来自权威的认可往往比普通人更令我们兴奋。
依赖权威模式是求认可模式的分支,和如上高三抑郁女孩案例一样,本质上都很危险。
如果要通过满足另一个人的标准来获得认可,等同于将选择的遥控器交到对方手中。这是其一。
其二是每个人的标准往往是变化的,这意味着你永远不可能真正达成目标。就像你预备从 A 地到 B 地,但这条路在不断变化着方向,这意味着不论你如何努力向前,永远无法到达 B 地。
以上是术的层面,接下来剖析道的层面。
内求意味着:我的价值,由我自己决定,它是独立的自尊体系。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被捕入狱后,在监狱里筹办图书馆,放风时犹如闲庭信步,冒着被关禁闭的风险播放歌剧《费加洛的婚礼》... ...这一系列都是对自由的追求。
他拥有独立的自尊体系,因此并没有被高度纪律、剥夺自由的监狱击垮。
他并不为进入监狱感到耻辱,而是为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而感到耻辱。当他知道自己并非真凶,那一刻获得了内心救赎,他原谅了自己。因此当申诉无门,他以越狱的方式“释放自己”——他的自我救赎不取决于监狱,不取决于法律,而是内心良知。
这是独立的自尊体系。
内求和外求单凭言行很难辨别,它取决于言行下的发心。内心还是外求,要扪心自问,不自欺。
四、感觉
“外求和内求”是树根。
这棵树的种子是什么呢?
感觉。
有没有发现,被爱是感觉,被遗弃是感觉,快乐是感觉,悲伤是感受... ...人类的对世界的认知来自五官的感知,而感知归根到底是感觉。
我们归根到底追求的是:感觉。
感受并无好坏之分,它是为了生存而设计并进化。
诸如恐惧感,一个无所恐惧的人,可能过马路就被车撞死了。
诸如受伤感。假如你将手放在火上,手被烫伤了,受伤感烙印在记忆中,从此你就不会再将手放在火上。
诸如被爱的愉悦感。
我们谈到过采集狩猎时代,不被群体接纳等同死亡;我们谈到哈佛大学的研究,一个完全孤立不被爱的人,防御机制很差,生存繁衍概率更低。
感觉才是一切的根源。
但“感觉”是很个人、很主观的体验,关于此点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从各个角度发出过思考。
人的感官受限,眼耳鼻舌身意所观世界,犹如盲人摸象,犹如井底之蛙。
人的认知、思想之局限,之主观,引发庄子和惠子的辩论: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以上我们描绘出了一整棵树,从枝叶,到树干,到树根,到种子。关于种子,我们探讨到了:感觉。
循着思想的脉络往下,我们不免需要讨论:这棵树是否存在?
关于这棵树,是建立在个人感知基础上推断而出,个人感知是基础前提。但,个人感知可靠吗?
不可靠。
如果感觉不可靠,你怎么敢说你的思想是对的呢?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因为无知,而产生好奇,而开始探索,因为无知而求知,他这一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
五、一棵树与一片森林
“这棵树”的思考我大概在 2018年3月 左右建立框架,当我把这棵树捋清楚之后,那段时间仿佛重获新生,仿佛触摸到了生命的规律。
我感觉一切困惑都得到了解决,一切思考都被打通了,生活中大多数发生,都可以用这套理论去解答,并匹配解决方法。逻辑基本自洽。
而且这套思想体系并非完全从书本而来。
它的理论部分源自心理教练的学习,源于心理学、哲学的学习,源自书籍阅读。
它的实战验证部分源自一个又一个心理个案沟通,一次又一次生活的难题的解决,持续的各项相关训练。
在我的概念中,这是一套理论结合实践的完美体系。
但我去年处于自由职业的独处状态。大概日常是早晚功课,到咖啡厅工作,以及给人做沟通。
仿佛身处一个无菌实验室,被一个透明罩子保护着,而我在这个无菌实验室进行思想实验。
而当我结束自由职业,走出无菌实验室,参与到工作项目中,应对状况百出的发生,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这一切都在思想实验之外。
那段时间我忽然发现,这套思想体系只勉强能够用于自我调节,而难以融于外界,更别提应用于外界。
好歹还是有些觉知,每次与现实触礁,仍是这套思想体系助我柔软着陆。
在碰撞中,思考中,觉知中,积累中,于 2018 年 12 月我走入心理教练《导师班》。在《导师班》我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是:不可知论者。
不可知论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自我思想必然片面,因此在拥有自我思想体系的同时,保持开放、好奇、探索,不断地探索认知的边界。它更谦卑,更包容,愿意聆听不同的思想,并基于目标做改变。
我这才发现之前的危险和可怕:因为这思想体系太好用,可以解释许多疑惑,好用到令人一不留神便陷入执着,进入“全知论”的封闭世界。面对不符合标准的外界,我要么笑而不语,要么试图扭转对方的观点。
我陷入全知论,全知是封闭状态,是一个遮蔽的知识体系。
不可知论是使用思想体系,而非被思想体系奴役。
也就是说,如果你拥有了一棵树,不要执着于这棵树,因为你可能因此失去一大片森林。何不携带着这棵树的果实,踏上旅程,去探索更广阔的森林呢?
拥有自我的思想体系是很幸福的事。
因为面对大多数事情,你可以迅速从底层逻辑上去理解它,并将之容纳进思想体系里。
如果把学习类比做建造一栋房子,所学的讯息、知识、思考、技能类比做一块块转头,自我思想体系就如同房子的地基。
没有地基,砖头被杂乱堆在空地上,而有地基,砖头被有序码起来,慢慢地,你会搭建起一座思想大厦。
而这就是我们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思想,也是我们的感觉本身,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探索还在继续当中。让我们沿着不可知的道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