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秋,天高气爽。我们滑县教育届的同仁们迎来了一场有关教学的饕餮大餐。
七位来自江苏省的小学校长,为我们点燃了教育的激情。
一
首先是江苏省特级名师孙双金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丰富多彩的《敕勒歌》和一个有关教学设计的讲座。我把所学整理记录如下。
《敕勒歌》教学
孙老师用轻松幽默的谈话来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他说第一次来滑县,谁能为他介绍一下,滑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好山好水?因为是一年级的学生,暑假本该玩耍的时间又被老师揪来上课心里有情绪,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孙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只能自己说出对滑县的简单了解。
孩子们的拘谨并没有让孙老师失望,他接着问孩子们:“你们去过哪里?那里有什么?”这个问题激起了学习们的兴趣,有几个男孩子举手回答说:去过西安有兵马俑、去过西宁那里有青海湖等,孙老师走到孩子身边,很激动的称赞孩子。孙老师乘胜追击又问谁到过大草原?大草原上有什么风景?孩子们都面面相觑,用表情回答没去过。孙老师就让学生们结合自己平时在电视上或者书上了解到的草原并指导着学生回答出:草原是绿绿的、有成群结队的牛羊,还有蓝天白云等。
接着孙老师让学生们欣赏一首由腾格尔演唱的《敕勒歌》,听一听蒙古人是怎样歌唱草原的。欣赏完后又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与平时听的歌有什么不同?孙老师并示范演唱了一遍这首歌。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这首歌很舒缓,演唱的很响亮。为什么要唱的很响亮呢?学生回答因为草原很大,要让其他人听到要大声唱。接着,孙老师板书出今天的所学课文《敕勒歌》。
他先让同学们读一遍,说一说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不懂。有学生说“敕勒”不懂。孙老师就问其他同学能不能帮他回答。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是一个少数民族。孙老师很惊喜问:我们有多少个民族?学生们毫不迟疑的回答说:56个。孙老师让学生们回答他们所知道的少数民族并解释出:敕勒是古代的少数民族,现在我们称为维尔吾族。
在川字教学时,孙老师是问谁能说说“川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很会学习,他们看到下面的注释里有解释说是平原、草原。孙老师说“川”字还有一个意思叫:河流。如形容大街上车多我们用一个词叫川流不息。我们再用川字组词吧!一年级的孩子平时积累太少,没有几个能快速正确的对川字组词。
通过孙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终于把第一句诗说清楚了。孙老师又对这句诗进行了朗读指导:读出大草原的辽阔。经过一遍遍的示范和指导学生朗读,孩子们终于读出来大草原的韵味。
在讲解第二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时。孙老师让学生说说穹庐在这里面是指什么。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说是蒙古包。天似穹庐,是一个什么句子?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处呢?孙老师先让学生们说出蒙古包是什么形状?(生回答出是圆形)。孙老师说,古时候人们一直以为天也是圆的。古时有天圆地方之说。蒙古包是缩小的天,天是扩大的蒙古包。孙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们仿写:天像是――?阴天像是?红彤彤的天空像是?孩子们太缺乏想象力。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回答。
在教授“苍”时,孙老师先让学生们观察“苍”字的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与草有关。蓝蓝的天空在绿绿的草地的映射下夹杂着绿色就是“苍色”,很想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有重叠的地方,读起来押韵又特别响亮。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读第三行诗。
为什么平时见不到牛羊呢?风一吹就看到牛羊呢?这个问题难不倒孩子们,孩子们加上想象就用语言表达清楚了。孙老师用游戏的形式来加深对最后一句诗的理解。他让学生们藏在课桌低下,当读到“风吹”时孩子们再出来。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会了这首诗。因为是一首民歌,所以唱的人很多。我们欣赏了各个版本的演唱。随后,孙老师还让大家欣赏了《牧歌》。这首歌也是歌唱草原的,也有一个比喻句。好的诗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美。
孙老师还情不自禁的唱起来了牧歌,那舒缓辽阔的旋律回荡在整个报告厅。
最后,孙老师还让学生们创作歌颂滑县的诗歌。这对学生们来说太难了。孙老师就让一位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在听课的老师们。这是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经过几次三番的指导,一个腼腆的小男孩才把语言表达清楚鼓起勇气让一位老师创作第一句诗。经过四位老师的合作创作出了一首歌唱滑县的诗:古镇旁,西湖美。天似海洋,笼盖古镇。天蓝蓝,水清清,谁不说咱滑县美。
《教学设计的艺术》
经过一个小时的授课,孙老师累得汗流浃背。稍事休息后,又开始了他的讲座。
孙老师没有直奔主题讲讲座的内容而是用半个多小时讲述了他的成长史。孙双金老师能成为享誉全国的特级教师,是与他的不懈努力与拼搏分不开的。从18岁参加工作就定下宏愿:尽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老师。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与节假日都用在了读书上。学校图书馆的书都留下了他阅读的痕迹。经过层层选拔,他年纪轻轻就走在了全国名师的前列。他说,他最喜欢一首歌叫《爱拼才会赢》。其中有句歌词写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命运靠自己来改变。他的老师给过他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他用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狂欢。
一个老师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追求,要有梦想。管好自己的嘴巴,如果这点做不到,就是没有素质的人。
讲座重要内容:
例一,审题再向前走一步。
四年级《开天辟地》
第一步:我先分开板书 天地,边板书边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是混在一起的,后来出了个大神,把天地分开了。然后在天和地之前再板书开辟俩字。让学生齐读课题:开天辟地。
第二步:本课题目除了读开天辟地外,还可以怎么读?
生1:可以读,开辟天地。
师:太聪明了,这是第二种读法,还有第三种读法吗?
生2:可以读天地开辟。
我大赞,太棒了。这是第三种读法,还有第四种吗?
生3:可以读天开地辟。
生4:辟地开天。
……
第三步:启发学生,仅仅四个字,为什么能能有这么多的读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中国汉字很好玩声儿。
生2:我发现这四个字不管怎么组合意思都差不多。
老师总结:中国汉字充满无穷的魅力,仅开天辟地四个汉字可以有五六种读法,并且意思都差不多,以后我们再读四字成语时,要多关注字与字的组合搭配,不要忽略汉字词语的内在魅力。
启示:一般老师审题都会问:谁开天辟地?怎么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结果怎样?其实学生读了课文都有答案,以上的审题是伪审题。有的审题是激发阅读的兴趣,有的是提示阅读重点,有的是提出阅读问题?喜欢发现,喜欢探索,喜欢创新,喜欢新奇,是小学生阅读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要围绕语言文字,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例二:学词再向前走一步。
第一步:审题环节结束后,在PPT上出示了六个成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月追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让学生读准确字音。
第二步:请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六个成语放在一起呢?
生1:因为他们都是神话老师
师点赞有眼光,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共同点,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儿2:他们每个成语都有人物,女娲,精卫,夸父,嫦娥,大禹,后羿。
生3:每一个成语后,两个字都是讲人干什么,补天,填海等。
生4:六个成语,第三个字词都是动词,补、填、追等
生5:老师,我还发现神话故事都和天、日月、海、水、等自然现象有关。
老师总结:是啊,因为远古时代科学不够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就创想了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这些神话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创世纪神话――开天辟地。
例三:学句再向前走一步
《开天辟地》第一段是这样写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的教学的。
第一步:请问同学们天地未分开之前宇宙像什么?这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同学们很快回答,这是比喻句,是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
第二步:今天和我们的祖先比比赛,如果不把他们比作大鸡蛋,你能比作什么?
生1:像个大气球
生2:像个大水球
生3:像个大泥巴
生4:像个大黑洞
生5:像个大鸭蛋
第三步: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同学的比喻,还是书上的比喻,为什么?
生1:我喜欢像个大鸡蛋,因为鸡蛋里有蛋清和蛋黄,也是馄饨一体。
生2:我也是喜欢大鸡蛋,因为鸡蛋里能孵出小鸡,孕育出新的生命,宇宙里也孕育了一个 盘古大神。
第四步:有同学把他比作大鸭蛋,鸭蛋,鹅蛋,恐龙蛋不是比鸡蛋大吗?为什么不把他比作更大的蛋呢?
生1:因为鸡蛋我们天天能看到,而其他蛋不是天天能看到。
生2:恐龙蛋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看到。
至此,我总结到:什么是好的比喻句。就是常见的东西去比喻没见过的东西,这样就让人明白易懂。浑沌一团的宇宙,我们谁都没有见过。但大鸡蛋我们经常见到说他像大鸡蛋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你们的大气球,大水球虽然形象,但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故不如我们祖先的比喻,你看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多么智慧。我们要向祖先学习,致敬。
启示:老师教学比喻句,一般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本体什么事喻体即止。很少探讨为什么用这个喻体,而思维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要追问一下为什么?为什么比作大鸡蛋,不比作大气球?大鸭蛋?一追问,就深入一层,教学就进入另一层境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