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是这样的人

《悯农》的作者李绅,在他的诗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可他本人却因为晚年的奢侈淫威,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究竟是好人学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呢?

颠沛流离少年苦

大历十二年(777年),李绅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全靠母卢氏将他抚养成人。

自幼出生在官宦之家的他,在童年岁月中,目睹了终日辛劳的农民,却仍仍得不到温饱的困苦生活状态。

年幼的李绅暗下决心,他日若有幸高中,一定要凭一己之力,改善那些底层农民们的生活状态。

但是,不谙世事的李绅并没有意识到,此时的大唐王朝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扭转乾坤的。

青年壮志却言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德宗于建中元年(780年),推行《两税法》。

本意是要减轻赋税,但各级官员却借机将自家手中的富田偷改为贫田,居然让困苦的贫农们,替他们背上了更多的税赋。

对现实愈发悲愤的李绅,于同年写下了著名的《悯农二首》。

元和元年(806年),最终经过一番寒窗苦读,李绅得中进士,成为了国子监助教。

34岁的李绅被派往金陵,入了节度使李锜幕府,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这段时期的李绅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抱负,能够做到刚直不阿,大义凛然。

当李锜造反的时候,已经身为掌书记李绅坚决不与之为伍,并因此入狱。直至李锜被诛杀之后,李绅才被释放。

“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

官路坎坷的李绅,无奈回到了儿时寄宿的无锡惠山寺继续读书。

据《新唐书》记,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绅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

《悯农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年宦海几沉浮

官场失意的李绅,在中年时期结识了李德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开始,陷入了几十年的官海沉浮之中,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伴随了他中晚年的全部生活。

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绅任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开始重回政治舞台。

但在公元824年,由于李德裕的失势,52岁的李绅被贬为端州司马。

公元833年,随着李德裕被重新启用,同为"李党"的李绅重新返回仕途,晚年一度拜相,巅峰时期还受封赵国公。

可是,随着中晚年时仕途迈向了辉煌,几度宦海沉浮的李绅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理想抱负,满身的棱角已经彻底磨圆。

晚年骄奢丧节义

晚年的李绅变得愈发骄奢淫逸起来,像是要补偿自己早年的缺失一般。

史学上称这时候的李绅为“渐次豪奢”,其行为也开始变得劣迹斑斑。

铺张浪费

李绅喜欢吃鸡舌,但曾经为了一顿饭,居然要宰杀三百多只鸡,并只取鸡舌,其他部分全部抛弃,最终堆积如山,李绅却对此"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绅任扬州节度使时,宴请刘禹锡,席间安排色艺双绝的歌妓为之陪酒,含蓄刚毅的刘禹锡当即作诗《赠李司空妓》对其讽刺。

其中“司空见惯浑闲事”就是成语“司空见惯”的出处。

目无尊长

据《云溪友议》载,李绅早年常去族人李元将家中吃饭,称其为叔叔。后来李绅的官越做越大,便不再承认李元将为长辈,李元将在李绅面前只能自称为"孙子"。

冷漠无情

李绅治下百姓开始离开家园,外出谋求生。李绅对此毫不在意,对手下讲老百姓就如同麦子,颗粒饱满自会留下来,秕糠才会风随风飘走。

此时的李绅已经不再关心民生的疾苦,而百姓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秕糠"而已。

栽赃滥杀

公元845年,李绅上任淮南节度使,有人密报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贪污,并且强抢民女。李绅不加详查,以"为民做主"为由,将吴湘处死。

原来,吴湘的叔父曾得罪过李绅的好友李德裕,李绅此举意在报复。吴湘虽然有一定的经济问题,但数额不至于处死。

至于强抢民女,据《北梦琐言》中的说法是,李绅欲将一美女纳为妾,可是却被吴湘率先接入了自家之中,才导致李绅的愤怒。

此事之后第二年即会昌六年(846年),李绅病逝。

同年李德裕被罢相,已死的李绅仍然被重判为,"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

可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对天下满怀怜悯的李绅,变成了一个,身败名裂、祸及子孙的人。

《赠李司空妓》刘禹锡,“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史书载曰:"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咨威权。"

不择手段非豪杰,牢记初心真英雄

李绅自己也曾在诗中说过,“人心莫厌如弦直”。

但是,在品尝过权利味道之后的李绅,已经无法再从奢侈生活之中自拔。

曾经的忠贞热血,变成了无情冷血。怜惜"悯农"的诗人才子,变成了视百姓为"秕糠"的酷吏。曾经发愿要解救民生疾苦的士子,变成了帮助权贵行凶的恶徒。

其实,中晚唐时期腐败的政治环境,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李绅的一腔热血和临危不惧,并没有让他能够走向权力的核心,没有给他机会去施展自身的理想抱负。

相反,在中年之后开始结交权贵,参与党争之中,却让他平步青云,最终位极人臣。

李绅的结局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党争带来的不仅仅是党同伐异的相互倾轧,更在尔虞我诈的中晚唐政治环境之中,毁掉了一个又一个“李绅”这样有志青年。

李公垂《追昔游诗》对李绅评价为,大是宦梦难醒;然其揽笔写兴,曲备一生穷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为怃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