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两个地方,两代人的交流,通过书信方式,看出了不同的想法和性格。
很早以前知道龙应台,尤其是最著名的那段话,表面意思我明白,但背后的真正含义不太清楚,直到今天阅读,才明白,一个母亲,对于远在异国的儿子,不仅仅是操碎了心,还得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最新状况。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的36封信集结而成,为了知道儿子在国外的学习和成长状况,她想出了和他写信的特殊交流方式,没想到儿子居然还同意了,就这样,三年下来,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这种好,不是儿子听话这种,而是通过彼此分享交流,一个40多岁的女性和一个18岁的儿子,他们对待周围事件的看法和处理态度,儿子的成长似乎也因为写信得到“看不见”的转变。
很少会有父母想到通过书信去了解孩子,为了18岁的安德烈,龙应台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因为孩子大了,他不再是时刻和你交心的娃娃,不会一哭就找你拥抱,也不会告诉你,妈妈,我喜欢一个女生了,可以吗?对于龙应台而言,不再依偎母亲的怀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孩子的成长世界到底在想什么?更可怕的是在面对危险和内心世界彷徨之际,孩子自己该如何解决?
龙应台是台湾非常著名的政界人士,另外她的文笔也非常出彩,大儿子高中留在德国就读,那个时候孩子14岁,因为工作原因,母亲必须得离开,留下他自己独自在海外生活。
对于一个男孩子而言,青春期处于暴动时期,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尽管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并不希望父母对他抱有多大希望(龙应台夫妇获得博士学位),而龙应台则反问他何为平庸,什么样的情况下造就平庸?难道除了平庸就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了吗?
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我在感慨着,我的儿子到了这个年纪,估计也是很难交流和沟通,那个时候的我该如何解决呢?是效仿龙应台的做法?哪怕很多人和孩子一直生活一起,始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不是吗?
当我在阅读的时候,发现男孩和女孩的世界,简直天壤之别,男孩偏重理性和直接,女孩侧重情感和多愁,尤其是为人母,这种表现更加明显。
对于安德烈而言,母亲的这份心思,给他和妈妈之间连成了一份结,这份结,让他的生活不再只是简单的:吃了吗?今天天气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等等,而是学校的制度与变革,人的情感与自由,是生存还是学习等等。
对于妈妈的连问,安德烈也会直接反驳,他不会顺从妈妈的想法,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想说的,甚至他会反问母亲。记得有封书信写到关于母亲怎样面对自己的老?安德烈没有想到的是,他原本以为妈妈会谈到老的时候,一定会高谈阔论自己是如何地有经验,如何有智慧,或者列举过去做过的大事。没有,龙应台提到的完全是一个生命垂败的现象,老了会健忘,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身体也会逐渐败坏,每天都是各种药丸陪伴,甚至比子女还亲近。
在高中独自生活的安德烈,学校活动丰富,社会触及到的一些层面他也会多加思考,例如为谁加油这篇,他和母亲都谈到了他们各自所在的地方,他在德国,母亲在台湾,当你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时候,有想过国家的政策,社会的发展,过去与现在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局势的变化,我们拿什么理由来为他们加油呢?
当你处于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责任与担当,龙应台最著名的一段话: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个少年,他在读书的时候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等到工作了就会明白当初母亲对他说这番话的意义。
我们大多数人,在活着的时候就明白活着的含义吗?
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如果我们这代现状不满意,要让下一代继续不满意吗?
到底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我觉得是让他自己成为他理想中的那个人,或许在成为他理想中的自己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自身也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