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学习哲学的困境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就像它本身的宗旨那样,它产生于人们对自己、对世界、对他人、对社会的反思和总结。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哲学展现出专门化、抽象化、理论化的一门知识。哲学与科学不相同,尽管哲学号称可以作为科学的科学、真理之上的真理,但是哲学终究是思考和反思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生活和实践的。而科学恰恰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是基于实验和人们所能够去认识的事实的,并且从近代以来的历史事实看来,似乎往往是科学理论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革反过来催化了哲学的发展。

       正是由于哲学脱离生活和实践,脱离普罗大众,哲学往往表现出一种个人思想的产物。在我们学习哲学时往往将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点与哲学家们个人挂钩。一谈到某某哲学思想,就不得不罗列出一堆哲学家来进行阐述。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甚至是不同哲学家的观点都会存在着差异和不同,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如何进入到这些不同的观点之中呢?除了哲学家们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他们提出的关于人,关于世界的根本性观点,作为个体的我们又如何去理解?因为,这些根本性观点,不同的哲学家,以至于不同的人都会存在着不同。并且它们是水火不融的,我们每个人关于世界和人的看法都是与众不同的,并且必定存在一个看法。不管这种我们个人的看法成熟还是不成熟,我们如何摒弃掉我们自己的看法,而进入到各种各样哲学家的看法之中去。尽管哲学家们深邃可看法可能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影响和改变,但是我们又怎么可能同时理解一种哲学思想又去进入和理解另一种哲学思想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自我麻痹和自我欺骗,又或者说把其所谓的哲学思想当作一个虚构的世界和虚构的故事来进行理解,这样又避免不了其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产生差异,这时候我们开始自圆其慌,自我欺骗。   

         哲学不论怎么样的发展演变,只要其号称是第一的、最高的学问的时候,就往往避免不了面临和宗教同样的困境。对于宗教来说,不论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当它提出一种第一的、最高的说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摒弃了其他所有的说法,哲学也是同样的。正是如此,哪怕是理性的哲学,如果要去理解和进入也避免不了一种信仰的先入为主。这种信仰来自于后世对某个哲学家伟大的赞誉,社会主流思想和人物的提倡。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哲学家们,宗教创始人们究竟是如何思考出某种观念的,我们在基于科学和人类本身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无非是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概括。把知识和经验在脑子中以一种复合人类逻辑的方式进行抽象提取。哲学则更多一些理智,宗教则更多一些想象。但是哲学之中也仍然存在想象,宗教之中也是不乏理智的部分的。当哲学家们将“理念”,“罗格斯”、“灵魂”、“理性”、“欲望”等等众多概念从人本身之中抽像出来之后,其中就不可避免的伴随了哲学家个人主观想象的因素。哲学的本质所带有的最高性、最根本的特点,实际上也注定了哲学并不具备一种像科学那样的普遍性。同一个对于同一个哲学问题的回答,两个相似却不同的哲学家之间的观点都是无法调和的,因为它是基于个人的思想知识的产物。而对一个科学问题,只要具有足够的事实和数据的支撑,往往能够达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哲学既不具备宗教那样的强信仰性又不具备科学的普遍性,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

       那为什么哲学又能够久经不衰呢?其原因其实也在于它本身脱离现实生活的特点。不学习哲学,不了解哲学的大多数普通人,对哲学往往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哲学理论当中的只言片语产生一种共鸣,而从来不去理解其中更多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喜欢借用一些哲学家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其实际的意义想去甚远,他们寻求的不是其哲学体系中的具体含义,只在意其外在的字面意识。因为这种字面意识恰好与其个人的见解有相通之处。因此,广大的民众在并不了解哲学的真实含义的时候,就对其产生了一种敬仰感。而当他们开始进入和学习哲学的时候,由于这种敬仰感,当认为自己能够读懂哲学家的著作的时候,变觉得自己像哲学家一样聪明绝伦,又或者更加的觉得哲学家的思想观点真实而真诚。如果他们读不懂,理解不了这些哲学观点,便会开始产生厌恶、批判的心理,或者自卑、混乱。但事实上,哲学家也并不是神仙、天才。哲学家和普通人在最基本的生活体验上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他们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解和参悟更加的深刻、清晰。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哪怕没有接受过教育他都会产生一种对于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的一些思考,在这一点上人与人之间是共通的。但是这种朴素的思考往往是极其模糊的,漂浮不定的,以及重度的个人化,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文字和概念来进行描绘和论述。这种哲学在人类之间存在的普遍的共同性,奠定了哲学的高尚的地位。我们活着总避免不了思考,也就避免不了哲学。那么什么样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才能够被当作哲学,被广泛提倡和流传下来呢?哲学尽管脱离生活和实践,但是仍然逃避不了生活和实践的验证。一种哲学,如果只注重于随波逐流,依照大众的思维习惯的现实需求,而不注重其理论逻辑性就是诡辩论。譬如当今网络盛行的各种鸡汤文,厚黑学,阴谋论等。而如果一种哲学只注重其所谓的真理性、逻辑性,而不注重实际,不关怀人们的需求,它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广为人知。真正的哲学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能够找到某种契合的点,既思想深刻又能够被准确叙述,既具有逻辑合理性,又具有现实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哲学本身作为思想和意识的形式,就不得不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加以改造。这种文字符号形式的叙述方式,就不得不借助众多的抽象的概念,而这些抽象的概念虽然随着哲学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论述和解释,但是由于哲学思想众多繁杂的原因,仍然无法有一个准确统一的解释。正是如此,学习哲学者,很容易在众多交叉的思想和抽象概念中被搅得思维一片混乱。

       语言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其作为哲学思想的唯一载体之后。为了克服哲学上一些通用概念的弊端,我们不得不将某一哲学思想与其特定的创作者联系起来,这样又进一步增加了哲学的个体性。另一方面,哲学太过于依靠基于语言逻辑的思考。这虽然增加了哲学的明细性和准确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大脑中语言本省就是抽象生硬的。我们在使用文字语言时,其在我们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是声音和图像具体的合一的,它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往往会先入为主。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再去体会一些事物给予我们的一些最直观的感觉材料。那些语言描绘和表达不出的体验和感觉,我们往往只能借助比喻和艺术来表现。而对于感觉材料本身,或许早已经被蒙蔽。维特斯根坦曾说过,我语言的边界就是我思想的边界。这无疑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大脑中存在许多语言无法准确描述的感觉材料,但是他们只是基本的感觉材料,我们并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思考。语言和思考总是同一的,因此,语言的弊端也就成为了我们思想的弊端。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灵感迸发,但却并不能够清晰的知道其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逻辑方式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的。这种灵感的闪现,和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潜意识很像,它是超出语言的界限的,它就来自于我们脑海中潜在的一些无法描绘的回忆的基本感觉材料。显然,哲学有时候是需要灵感的。灵感来自于何处?它不来自于生硬的书本,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直接体验,眼睛看到的图像,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等感觉组合起来的综合的直观的体验。我们在回忆我们所说某句话时,总会不自觉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受,甚至我们在回忆我们从老师那里听到的某种理论是,总会回忆起当时课堂的景象。我们回忆我们看过的书时,也总是能够想起朦胧的当时看书的场景。任何语言总会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些称对象,我们无法理解语言本身,而不得不借助一些感觉材料来理解,或是经历的,或者是想象的,然而想象也是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有限,有相似之处而有各有不同,所以认识的偏差,沟通的障碍得以产生了。我们在学习和领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时候同样的面临这样一种语言与其各自的指称对象不同的困境。而且,越是抽象的哲学概念,其指称对象越是模糊,甚至没有。比如,“上帝”,“理性”等概念。我们没有关于其直接的认识,只存在一种由逻辑构造的侧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是绝对抽象概念。而一些概念,诸如“财产权”,“怜悯之心”等抽象的概念,虽然其本体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我们能够在生活事实中找到与其对应的种种。而理性、上帝,当它上升到一种超出“我”的精神实体时,我们时无法想象的。即便是存在许多对其的解释,我们无法获得关于它的直接经验感觉材料,没有去真正认识和理解它的能力。传统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的观点,有一种不在三界之中、超出五行之外的感觉,既无法完全让人信服,又无法让人推翻。我们如何去推翻和论证一个不存在的存在呢?当其发展到顶峰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哲学在现在的目的不是去寻求一个不变的“一”,而是不断的去探寻和发展不同的真理。如果我们承认直观感觉材料对于我们思想的重要性,就会明白,真理不在于在各种各样的论述和概念当中,它最直接和根本的来源还是现实的体验。书中的世界代表不了人脑海中的世界,更不能代表人所处的现实世界。我们有理由去怀疑关在屋子里面,埋在书籍里面所诞生的哲学的真实可靠性。每个个人心中的世界都是具有缺陷的。“吾未见此花时,则此花于吾心同归于寂”,王守仁的这句名言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我们追求知识和真理不需向外探讨,而只需反问内心,而内心并不是空泛的内心,指的是世界在我们内心之中所留下的印象即直观的感觉材料,这些东西与我们的心发生反应,带给我们直接真实的感受,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才是直接真实可靠的。心外无物,但心内之物是来自于外的。当外物没有进入我们的内心,我们没有关于它的任何感受和体验,于我们自己而言,它当然不存在。王守仁的心学在根本上不同于宋明理学追求外在的、抽像的、无法准确把握的真理。同样在西方哲学当中,某些超出我们心之外的事物我们如何去把握呢?这种心尤其在个体上体现出极大的差异。康德之所以在哲学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因为他把理性重新带回到了人这个主体之上。不断丰富的体验从而带来不断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加以理智的反思和思考,回到现实回到生活,才能够悟出真正的智慧。沉浸在自我狭隘的内心世界,定不能够领悟智慧之道。

      人由思想和肉体所构成,身心关系问题是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由身心二元论,转向与身心一元论。我更加倾向于相信人的心灵和肉体是一体的。并不存在谁绝对控制谁的道理。我们既不是被动物本性驱动的野兽,也不是能随意控制我们肉体感觉的超人。我们可以想像我们在进行各种活动,甚至可以在想象中进行夸张。一个人可以想象他跑的像博尔特那样快,但是当他真正开始跑时,无论其精神如何激昂发力,也无法实现。我们可以想象出街舞的动作,但如果不加练习,我的的头脑怎么也控制不好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在进行一些有技巧的活动时,我们的身心往往是合一的。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到躯体带给我们的感觉,甚至不用思考,就能够使唤我们的身体作出反应。这意味着这些基础的行动指令在我们的神经和大脑之中已经高度的一致。在最直观最基础的控制和思考上,我们的头脑越灵活身体也越灵活,身体越笨拙,头脑也会笨拙。所以,运动锻炼是锻炼我们头脑灵活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瑜伽等活动,所带来的不只是身体的灵活,而是身心一体整个人的灵活,经过锻炼我们会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加集中的注意力。这些不只是体现在运动中,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具有一个清晰的大脑和集中的注意力,往往思考得会更加开阔理智,而不会麻木混乱。因此再一次的认为,哲学不是闭门看书在腐朽的大脑中无中生有,是一种全方位的感悟和体验、思考和反思。

       到了现代,批判哲学、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逻辑学等更多的呈现出科学实用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特点,是非常值得深入的学习的。这些哲学与我们如今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更加的契合,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争论不休的空泛的问题。更多的呈现出科学和理性的特点,在我看来是应该着重去了解和学习的。学习他们不需要学院派的素养,也不需要像专业人士所说的那样要返回去看谁谁谁的什么书。就只是带着自己的观点进行学习就能够获得许多收获。要么服务于人,要么服务于真理,我想才是哲学的目的。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认识世界,我想才是学习哲学的目的。而不能因为哲学而哲学,把哲学当作一种超越的、本质的东西而迷失了自我和生活。真正的学哲学不是学了之后一一种高傲的态度来审判冷落、背离现实和生活,而是以一种温暖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更好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今学习哲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