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读书卡片NO.36《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全书思维导图


阅读书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阅读打卡:第166天

读书页码:48-62页

我见:

1、感受的根源来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2、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4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5、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意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思:

       感受的根源来源于我们的自身的需要,和《零极限》的观点是一样的。读了这两本书,让我学会对自己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增加了觉察力,远离受害者模式。也就是经历了本章中说的个人成长经历的三个阶段。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慢慢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和与他人相处的愉快模式,就是互相尊重,但首先第一步就是爱自己。先爱自己,才能爱他人,我们不鼓励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社会文化。

      先做自己的女王,再做他人的公主。找到了这种独立的内在需求,再也不用担心会孤独。因为幸不幸福,快不快乐,由我们自己决定, 与他人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08 读书卡片NO.36《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