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札记三十五《飞花令诗词大全》3

辑三 春夏秋冬

>>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 诗人之叹、之惜,全然不是惋惜,也无伤感之意,而是喜极爱极之后的一种自然情感流露,是珍惜,是怜惜,以惜表喜,匠心独具,更显风致。

>> 江碧鸟逾①白,山青花欲燃。

>> 公元763年,大唐西疆暂归承平,流离梓州的杜工部回归草堂,暮春赏春,触景情生,作《绝句二首》,此诗为第二首。


>> 杨花榆荚②无才思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 全诗匠心独运,别开生面,通篇拟人,赋草木花树以性灵,极言留春之意。杨花榆荚之绘,既是实景,也是托寄,诗人赞之,赞的不独是其本身,更是那些如杨花榆荚般才干不显却又不乏勇气、胆魄与忠心的千千万万人。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尾联是诗人的想象,与题目中的“喜”相呼应,想象雨后清晨锦官城的美丽景象。经过好雨的一夜滋润,万物都生机勃然,尤以代表春色的花为最,红艳欲滴。“红湿”点明雨的滋润程度,将雨后的春意盎然表现得极为恰切。诗人盼望这样的雨,喜爱这样的雨,却不言“喜”字,但是“喜”字又从整首诗中渗透出来,将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碧玉①妆②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用“碧玉”来形容柳树,其中含义有二:一是碧玉的颜色与柳的颜色相似,“碧”字与下一句的“绿”互为补充,摹出其青绿之色。二是“碧玉”二字不着痕迹地用了南朝萧绎《采莲赋》中“碧玉小家女”一句,将眼前的柳树和美女联系起来,柳树那婀娜动人的姿态宛然而现。

>>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 勾勒出了一幅清幽雅逸的春江晚景图卷。“江林”切题,“秀发”生动地摹出了江畔草木繁茂之状,亦暗表时令为春。“云日”句是谢灵运“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之句的化用,描摹的是春江晚景之绚烂。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 五言律诗,全诗格调悠远、笔力清健、遣词婉丽、意境恬然,在历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①无重数。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子美作《小至》时,正寓居夔州,生活难得安闲,心绪也颇明媚,所以,这首小诗也少了几分伤怀之叹,活泼俏皮,极富生活情趣。“阳生”是冬至时节阴阳物候的消长之态,应前句之变,“春又来”则是“阳生”之果,暗含祈春、盼春之意。

>> 春风多可①太忙生②,长共花边柳外行。

>> 《春思》是南宋诗人方秋崖(方岳号秋崖)所作的一首七言咏风小诗。全诗无典,通篇拟人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乾坤万里”,为虚指,泛指四海八方,“万里春”为万里同春之意,既赞了白梅之妍美、无私,也言了人之情志,表达了对那些愿为民谋福祉、牺牲自我、成全天下的贤人高士的由衷的敬佩、赞颂与倾慕之情。

>>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张道洽,字泽民,号实斋,北宋诗人,以咏梅见长,有咏梅诗三百余首,存世百首,其中,《岭梅》最著名,《访梅》最精致,但若论小巧清丽,却还要属《瓶梅》。以“无人见”“莫与知”两处极微妙的心绪描写,既道出了采梅为瓶的因由,又述出了自己“瓶梅自珍”的一点点小心思,虽未言爱,一片爱梅之心却溢于言表,不言可知。


>>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 不是因为“国香”衰微残败才无人纫兰而佩,而是因为“无君子”可佩。诗人以兰为“国香”,可见其对君子之洁、之义、之操的推崇。诗人度一“衰”字,远应于“幽”,写了兰“众宁知”的具体因由。


>>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是诗坛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对律诗、歌行都颇有研究,尤其是律诗,别见高标。 颈联,诗人以比喻的方法,对书简“龙文”的风格、笔意做了具体的勾勒。“垂露春光满”,以融融春光、清露垂叶,形容书法圆浑有致;“崩云骨气馀”,以云雾崩散、气骨尚存摹其锋锐暗藏、筋骨有力。尾联,顺承颈联,以“入木”为着眼点,“非虚”加重肯定,述出了书简之书的雄健有力,正呼应了首联的“龙文”二字。

>>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①,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蒌蒿②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惠崇:北宋著名僧人,写诗作画均颇为精通,为宋初“九诗僧”之一。《春江晚景》就是他的画作,共有两幅,分别是鸭戏图和飞雁图,苏轼分别为这两幅图作了题画诗,这首是鸭戏图的诗。


>> 别院深深夏簟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夏意》是苏舜钦受庆历革新之败牵累,被削籍罢官,归居苏州时所作的一首咏夏小诗。全诗遣词清隽、意境悠然、格调婉逸、可圈可点。榴花如火,红艳妖娆,直视或觉过于炽妍,“透帘”而望,则不仅不显刺目,反而平添几分明媚欢快。

>>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①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②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高骈,字千里,出身军武世家,唐末名将,不独悍勇,更富才情。能诗擅文,其诗多婉蓄轻氤、富有生活情趣。 水晶帘动”之比喻,更见贴切。且,水波如帘、漾荡生姿在前,而“微风起”在后,可见,是从水动而知风起,比起风动帘后动的写法, “满架”言花繁,“一院”表香馥,寥寥几字,自显韵致。


>>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 世人咏竹,多赞其劲节顽强、宁折不屈,郑守愚(郑谷字守愚)偏从蹊处着笔,一首《竹》道尽了虚怀、包容、放达与多姿。整首诗,重在一个“容”字,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表现了竹的“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札记三十五《飞花令诗词大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