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过的2019届高中毕业生的一封公开信兼某种总结

福柯与乔姆斯基的世纪辩论

诸位,

    高考标志着你们高中学业的终结,整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将会以此为起点向你们展开,即使你们中间的一些人已经在这个称为“世界”空间里的行走了相当多的路。

    之前,我总是在高考前说一句话:“经过今日大战,便是诸君之世”,意思是说,高考这场大战,让你们冲出了狭窄的阵地,真正地走向了战场。

“经过今日大战,便是诸君之世”其实他的台词,《平清盛》中的后白河上皇


    可问题是,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保元之乱时代的世界,究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你们应该没有那么快就忘记了“哲学与生活”中提及的“主观”与“客观”的概念,整个世界统一于主观与客观(大致可以这样讲)。这里,我们就更换一下思路,不去描述“客观”的世界,而是去想想那个“主观”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总有着一些十分朴实的愿望,例如“世界和平”“明天早起”“下个月减肥”“看完这本书”等等,你们有没有发现,人类似乎对自己的某种能力总是保持一种相当自信的态度,故而,与“他者”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十分微妙的“间性”。一边是相当强势的“动能”,一边则是不为所动的“失控”,哎呀,这就有点哲学了。

    所以,大家看到的“世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现实的”“自由的”“有经验的”“需要证明的”“混乱的”“有规则的”“社会的”……诸如此类。

    最近,我就在做一些超出能力的事情,这种经历给我的就是一种超离感和无力感并行及交替而导致的复杂甚至有些失常的感觉。问题就在于,这种思考模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源头已经泯然不可考了。

    那么,你们现在的任务就十分明确了,那就是回顾你们意识状态和思考方式的发展历程,并且说明这个历程的性质和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才是你们走入“诸君之世”所携带的唯一武器。好在,“他者”们的眼里并不能总是看见这些“武器”。

    可是啊,“必然性不听劝说”(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从那年听林絮老师讲“元认知”到这种对于意识起源的追溯,回顾整个过程,我想问,这到底指的是什么?“范式”,“场域”,“符号”,“过程”,“属性”,“认识”,“价值中立”……抑或是别的什么。希望你们能够在心中保留着一些“务虚”的东西,我记得你们中间的有些人是有的,然而有些人没有,你们之间命运的差异就由此而生。

    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是,我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学会“接受”。你们会好奇,一个活了三十多年的人怎么才学会“接受”?哦,没办法,真的是刚刚学会的,因为“自洽”还是有点难。

      就在不久前,我和诸位一样,梦想着这样那样。可是当我真的和别人交流起来,就发现这不过是在用“匮乏”和“满足”的状态去处置自己,从而显得“漫不经心”。于是,这种状态画出了一条弯曲的线条。不过,我“接受”让我学会了更为集中和专注的思考方式,并且对诸多“他者”进行认真的评估。

      你们将要迎来的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充满“他者”并且需要大家“接受”的“世界”。毫不避讳的说,这个“世界”有的充满“策略”和“诈谋”,有的则“庸俗”和“混乱不堪”,我认为你们将有较大概率进入这两种中的一种,而不会有第三种选择。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你们接下来这段时光的价值所在,因为它会在你们日后的生活中留下巨大的投影。注意,这不是“阴影”,而是“价值”。因为大学真的是一个验证“文本”与“话语”割裂的实验场,你会看到远比所谓“经历”和“眼界”更宽广的东西。我希望你们不要“沉溺”于其中,当然也不要太过“超然”。

    写到这里,如果你们还是清醒的话,那么,你们还要考虑当前来看最为紧迫的问题--“选择”。“选择”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东西,看起来让人兴奋,实则十分沉重,你们的问题在于:“究竟选什么好?选什么是好的?选了之后,什么会变好?”

    很沉重对不对?

    而我能力的局限就在于,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有一个方法可以对思考这个问题有帮助,就是前面提到的,想想你的“主观”。

    差不多了,能写下来的应该只有这些了。我还是坚持之前的承诺,如果有人到吉林大学(不含珠海校区)或者东北师大(不含人文学院)来上学,必请吃元盛居火锅(如果你们能吃的惯)。

    今天就到这里了,接下来应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给别人做这种说教了。

    下课!

                    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过的2019届高中毕业生的一封公开信兼某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