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福音”来了,9月1日正式执行,家长们终于露出笑容

暑假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开学了。

在今年6月份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

其中,第二章第八条规定不得限制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等自由。

此外,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则进一步强调:

为什么会这样的一条规定呢?有调查显示,“安静的课间10分钟”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小学中最突出,比例高达77.2%;一些学校甚至规定,除了喝水和上厕所,学生不许出教室。

学校这么做的原因是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一旦孩子在学校出现意外,怕担不起责任,所以采取这种“保守”的管理方式,不让学生出教室玩耍。

这么做虽然方便学校管理,解决了眼前的“安全问题”,但是孩子们在教室一坐就是一整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怕学生一旦动起来就容易受伤,现在所有学校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凡是有可能会让学生受伤的活动,包括体育课里一些必须要上的,比如说前滚翻、后滚翻、跳马,都取消了,这个也可以说是因噎废食吧。”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课间活动是十分丰富的,踢毽子、跳绳......可以自由地玩耍。其实课间活动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久坐除了容易引起颈椎不适外,还容易导致肥胖。

有数据表明,2020年中小学生肥胖率超过10%,每10个孩子里就有1个“小胖墩”。而适当的课间活动,能活动关节,促进骨骼生长,增强体质。

再比如,课间活动有利于缓解孩子近视。近些年来,国内小学生近视率逼近60%,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达70%。

眼科专家普遍认为,防治近视,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学生每天至少有2小时户外运动。利用课间10分钟的时间,走出教室,看一看校园中的绿色植物,有利于保护视力。

同时,还可以调节孩子们的身心状态,让孩子从上一节课紧张的学习气氛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孩子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到下堂课的学习中去。

英国有一项研究表明,经常久坐不运动或许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如果孩子的课间活动时间被限制,孩子学习的压力和紧张的气氛得不到释放,负面的情绪就会被放大,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就会提高。

回到“课间休息”这个话题,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拥有课间10分钟?

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量不拖堂,让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也可以开发一些适合孩子的娱乐方式,指导孩子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

学生在进行课间活动时,要注意避免拥挤,保证自身的安全,活动量不宜太大,还要预留出上厕所的时间,做好课前准备。

家长也要不断给孩子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其次,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磕磕碰碰,不要过度紧张。


【美可玩故事】,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小学生的“福音”来了,9月1日正式执行,家长们终于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