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号称近200年来最好的中短篇小说,如同那个时代的其它作品一样,是需要耐心精读,并带着问题去思考的。
托翁晚年时写下的这部小说,在那个时代,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对生与死的探索,尤其是所谓世俗眼中的“成功者”,生命最后一刻,在自我认知中的无能之辈。
或许通过提问的方式,更容易解读这篇作品。
小说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这段描写是否有点儿冗长或多余?作者如此书写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直接从葬礼,或者用“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来做开篇的第一句,是否也可以?原因何在?
小说从法院大厦的一起案件审讯暂停时开始,描述了几位工作中的先生在案情讨论之余,从报纸上获悉了伊凡•伊里奇死亡的消息。这段描写使用了200多字,看似冗长甚至多余,却是非常巧妙的铺垫故事背景的写作手法。
简简单单的一段叙述,加上几句对白,便把主人公身处的职场描写得一清二楚。虽然几位先生里面并没有主人公,但根本没有什么大同小异。
紧接着,读者或许期待着读到震惊、悲痛、惋惜和遗憾,但是没有,这些所谓的“人之常情”一概没有,几位伊凡•伊里奇生前的挚友和同事唯一想到的,便是自己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好处。
这种有违人情的描写真实而可怕,诸如死亡、疾病、不幸这些人生的厄运,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这是一种大众的世俗观,直到今日也从未改变。
人性的冷漠与世态炎凉,从根本上不是道德层面的高低,而是生物本性。看待他人命运与自我反省,被轻轻松松地分裂,这是一种麻痹吗?这是一种投机吗?或许都是。
这样的叙述,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为整篇小说埋下了伏笔。
这位伊凡•伊里奇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法官先生?他45岁便因病去世,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缅怀、悲伤,甚至包括了他的亲人,难道他生性恶劣,遭人厌弃与痛恨吗?
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便有机会慢慢品味伊凡·伊里奇所经历的一切折磨。而他的这些经历,是不是有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发生在自己身上?
人生的思考与提问自然而然展开,小说的魅力便在于此吧。
如果开篇从葬礼开始,我个人认为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写法。甚至说,它会更符合当下阅读的习惯,那就是直奔主题。
当然了,如果这样开始,作者仍然需要把伊凡•伊里奇生前的背景进行描述,那么最开始通过几位先生的内心独白所呈现出来的赤裸裸的冷漠无情,便很难清楚地表达出来。而且,葬礼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必然是悲哀的、压抑的、阴暗的,整个环境的基调中,突然出现彼得•伊凡内奇的虚伪、对逝者的厌恶和对晚间打牌的快乐期待,便会让读者感到迷惑,甚至对彼得•伊凡内奇的人品产生质疑。
在托翁的小说里,无论是这位在葬礼中感触万千的彼得•伊凡内奇先生,还是主人公的妻子、女儿,都没有给予直接的批判。
人性的共同点当然并不都是闪着光芒的,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可怕,更加值得读者自己反思。
那么,如果开篇便从“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这句话开始,又是否可以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直觉上没什么不对。
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不就是应该直击主题吗?这样一句矛盾重重的话,也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了吧?而且,虽然托翁在第一章里详细描述了伊凡•伊里奇葬礼的场景,完成了小说背景的铺垫,但第二章的第一句便是这句话。如果说对读者有强加的主观观念,那托翁这样写不也不能避免吗?
这样想着,其实还是要承上启下地分析。在第一章里,主要的角色都已经登场。在葬礼上,每个人也都直奔主题,那就是对伊凡•伊里奇的去世的反应。
读过了这个章节,读者已经产生了一大堆问题,也都凭借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出了各种假设。那么,到了此时,再用一句极其简单却并不简单的话来开始新的章节,便有统筹全局的作用。在后面的阅读中,读者会不断地思考,他身世的普通和简单在哪里?可怕又在哪里?
说起伊凡•伊里奇的身世,他出身官宦,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走上职场,一路向上直到法官。他为人聪明,活泼,乐观,文雅,讨人喜欢,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又懂得奉公守法,兢兢业业。他受人尊敬,业务娴熟,和同事们的关系也相当融洽。生活上,他娶了出身望族的美丽女子,有儿有女,生活富裕。
这样的人生如何能够用普通、简单来形容呢?不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达不到这样的追求吗?
可是,伊凡•伊里奇的身世确实极其普通、极其简单。
他是个典型的、不得志的官宦家庭的子弟。或许对应到现在,便是中产阶级或者普通公务员家庭的子弟,是社会很普通的阶级出身。然后呢,接受传统教育,成为和父亲一样的公务员,在职场上随波逐流,成为法官并非个人的努力与目标,不过刚好因为旧友帮忙而获得。在工作上,他的确敬业,也很公正,但不是出于内心对法律的敬畏,而是精通官场的潜规则,更享受被人敬畏的高人一等的感觉。在生活中,他并不是因为对妻子深深的爱而走入婚姻,而是因为这是一桩不错的、应该拥有的婚姻。婚后面对矛盾时,他选择了逃避,只想着保有自己的自由和快乐。
这不正是最普通、最简单的人生写照!一切都循规蹈矩,按照世俗的标准和期待来做,追求浅薄的快乐。内心其实空虚,人生也没有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
看清楚了这一点,便能够理解“可怕”这个词的意思。
45岁,在人生原本最辉煌的年龄,被疾病折磨致死,表面上看,也的确够惨、够可怕。而且,死之前只得到同事们的揣度,亲人的冷漠与嫌弃,死后更是迅速被人遗忘,这是更深一层的可怕。
这些够了吗?已经够折磨人了,至少活着的人,应该没有谁想要同样的结局。可是,这些还都是表层的可怕。
伊凡•伊里奇在渐渐衰弱,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内心的煎熬和折磨,他渴望生,渴望那个折磨着自己的病痛会突然消失,可他又无比清楚,这只是自己的妄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又转而渴望死,因为生的痛楚太过强烈。除了肉体的被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患得患失,对健康者深刻的嫉妒,对关心的渴望而不可得,对冷漠、厌弃的憎恨和自我可怜。所有这些加诸于他一身,可怕的崩溃感便无法避免。
正因为所有的这些可怕,他才突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自己活着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才会质疑是不是一切都错了?
所有按照世俗眼光的追求,在生与死面前不堪一击。表面上的成就、地位、婚姻、子女,并不等于内心的幸福感。他终于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追忆儿时的一切,沉浸在童年的美好中,因为那是纯洁的,发自内心的爱。
到了此时,伊凡•伊里奇体会到了真正的可怕,那就是虽然看明白了一切,他却再也没有机会改变了。被他忽略的妻子和女儿让他厌烦,但独独对自己的儿子心怀内疚,只因为男孩还知道发自内心地爱他,男孩的亲吻让他悲哀。他终于意识到看似自己被厌弃、被忽视,他的家人其实从来都没有摆脱痛苦,是和他一样的可怜人。
因此,如果没有铺垫,直接以这句话开头,便显得突兀和生硬了。
小说在什么地方结束的? 这个结尾让你震撼吗?还是感觉比较平淡?
如果换一种结尾,比如更多地写妻子眼中伊里奇的最后挣扎,写妻子的心理活动,小说会发生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原因何在?
小说在伊凡•伊里奇的死亡时刻戛然而止,令人震撼。
很多时候,小说写作者都会过度描写,生怕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感悟或者是批判,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领会和理解。
这恰恰是最不应该做的,好的小说是要把字面意思以外的思考留给读者的。如何评价、感悟,欣赏也好、批判也罢,都是读者的事情,也是阅读能为读者带来的心灵震撼。
托翁的这部小说,详尽其能地让读者深刻体会了伊凡•伊里奇活着的时候,所有的挣扎、痛苦、怀疑和憎恨,反而是到了结尾的地方,画龙点睛的几笔,让主人公干脆地死去,让故事利索地结束。
但是,它留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死去的已经结束,活着的要怎样面对人生?这便是最精彩的。
整部小说除去第一部分,后面所有的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针对伊凡•伊里奇本人的,通过他的视角,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包括人、物和事件。这样的写作,已经足够丰满,通过他的眼睛,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妻子费多罗夫娜的矛盾心情,看到了她既想表达关心、担忧,又从内心里厌烦的情绪;看到了女儿的冷漠,那其实也是一种害怕;看到了仆人盖拉西姆的忠实和健康,以及不故作姿态的坦诚;也看到了儿子对他真实的爱和悲伤。
有了这些描写,围绕着久病的伊凡•伊里奇而展开的整个故事,已经足够清晰,足够生动,完全不再需要增添第三个角色视角,来展示伊凡•伊里奇本人的苦楚。如果真的那样写了,恐怕会有画蛇添足的多余感。
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人物性格显现出人物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共通性?哪些细节暗示了人物的结局?
其中,对情节起决定性作用的细节是什么?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受到触动并会念念不忘?
伊凡•伊里奇的整个一生,看似独特,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也就是说,与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有很多的共通性。
出身中产阶级,自小接受正规教育,伊凡•伊里奇在三兄弟中最为优秀,不但个性好,对社会既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也理解深刻。他勤勉好学,以成功的学长为榜样,虽然也有质疑,但很快便融入了社会的大环境中。
从这些描述来看,他是个值得被人称赞的有为青年。至少按照当时的社会标准来看,他相当优秀。
按照规矩办事,识大体、懂规矩,待人接物更是游刃有余。即便是追随着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也没什么大不了。人是社会的人,想要在职场(官场)上步步高升,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自然都要参与。
当然了,随波逐流也不尽然都是好事。伊凡•伊里奇按照世俗的习惯,娶了条件优越的美人普拉斯柯菲雅•费多罗夫娜,却给自己的婚姻生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他自认在官场体面又胜任,甚至企图通过加官进爵的满足感来抵消婚姻生活的不幸,变得越发追逐名利,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无所建树,其实已经为自己难以升迁埋下了伏笔。
故事总是需要波澜,当了17年老检察官的他,似乎突然被冷落,升迁无望,令他极度失望。幸喜得熟人帮忙,才意外获得了法官的工作。人到中年的他,自然欣喜若狂。
凡事总有两面,过度得意,也是好不容易有机会得意的他,也终于获得了妻子的认可。为了让自己的新生活从一开始便充满阳光,伊凡•伊里奇决定下大力气装饰他的豪华新居,而这却恰恰是导致他意外受伤,伤病未愈,一路恶化,最终丢了性命的根源。
呜呼哀哉!回过头去看他这一路走来,和当今社会的励志青年奋斗史何其相似!从好学生到好职员,从职场规划到婚姻标准,从家庭矛盾到逃避责任,从低谷到高潮,从小心翼翼到得意忘形,一路下来,几乎没有任何不同。
我不由得反思,依循社会的世俗观念,做个表面上体面的成功人士,真的就能获得内心的快乐吗?答案一目了然,不是。
再后来,伊凡•伊里奇便病了,病得莫名其妙,连医生也束手无策。从这里开始,有太多的细节让人读得后背发麻。“久病床前无孝子“在哪里都是血淋淋的现实。病人自然痛苦不堪,其家人则要承担更大的心理折磨。
文章里,有几次出现伊凡•伊里奇和盖拉西姆的互动,后者年轻健壮,为人单纯,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敷衍伊凡•伊里奇,对于他的病症也保持坦率的态度。
我们且不去猜测,伊凡•伊里奇将自己的腿放在盖拉西姆的肩膀上是不是真的可以舒服一些,他至少在心里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满足,那种不必遮遮掩掩的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与刻意的谎言。
读到这些细节,不由得对伊凡•伊里奇心生怜悯。
我们每个人和我们身边的人都将有面临死亡的那一日。到时候,是依照世俗观念,企图隐瞒、回避和虚伪安慰对呢?还是像没什么文化的仆人盖拉西姆那样,坦然面对的同时,尽可能给予病人自己想要的帮助呢?这不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思考吗?
托翁的小说,精彩之处便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直击心灵深处的思考吧?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伊里奇的心理独白和心理活动,其思考针对的是什么?对当今写作者的创作有何启发?
伊里奇的心理变化线索是怎么发展的?其心理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果所在的位置在哪里?
关于老年和疾病的话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人的一生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尊严。在老去和不幸染上恶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追忆自己的一生。
人生皆有目标和对幸福的期许,无论大小。如果获得了,自然心满意足,虽有遗憾,却能保持尊严,坦然面对死亡。如果没有获得,或者原本以为珍贵的,一直追求的,却在死亡面前不堪一击,怎么可能再保持内心的平静呢?
很不幸,伊凡•伊里奇显然经历的是后者。
在疾病面前,他和所有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先是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没什么大毛病,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也抱有怀疑和不屑一顾;然后,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开始陷入恐慌,在不相信和不得不相信之间来回摇摆,尝尽了希望逐渐落空,失望将自己淹没的极度绝望。这个时期,他的各种情绪都一一被调动起来,他变得喜怒无常,时而狂躁,时而抑郁。他无法面对身边的健康人,哪怕是一句发自真心的关怀,在他看来都是可耻的阴谋。
他没完没了地折磨自己,也没完没了地折磨家人,生活完全失控,生命在迅速枯竭。
然后,他终于明白,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再多的挣扎和不肯就范都是无用的。于是,他慢慢地安静了下来,慢慢地回忆儿时的美好,那些纯洁的、没有被世俗污染的美好。
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想不明白自己一直这么努力,追求所谓的理想,却在正值壮年经历这样的折磨和痛苦。他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他憎恨身边的一切,他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却得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回答。
痛苦越发加重,他哀嚎不已,直到生命终点的到来,他突然就明白了,这一生追逐了太多的身外之物,追逐了太多的虚荣,对自己和家人漠不关心,从没有试图理解。如今,把所有的这一切都放下,宽恕自己,宽恕别人,就是快乐。
这样的娓娓道来,真实而震撼,写作不只是讲述一个故事,不只是讲述自己对此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引起读者的思考,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这应该就是文字的张力,是恰到好处!
这篇小说采取了全知视角(即上帝的无所不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即某个人的视角)交叉叙事,讲述了主人公伊里奇的一生。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目击者类型“我”来讲述伊里奇的一生,“我”可以是伊里奇的妻子、女儿、女婿、儿子、同事,等等,这篇小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尝试以这种视角重新写一个开头(200-300字)。
以伊凡·伊里奇的同事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为叙述者。
“伊凡•伊里奇死了。”在法院大厦里的庭审间歇,我身边一直没有加入争论,而是翻阅着《公报》的彼得•伊凡内奇突然开口道。
我几乎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真的吗?“
“你看,讣告写得一清二楚,我亲爱的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伊凡内奇边说,边把报纸递给了我。
接过报纸,我立刻装出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其实心里有那么点儿忐忑。我不知道伊凡内奇为什么要称呼我为“亲爱的“,那可不是他的行事风格。或许他对于伊凡•伊里奇的死亡心怀惋惜,甚至有那么点儿悲伤也未可知。
“我早就想到,他这一病恐怕起不来了,”彼得•伊凡内奇果然相当沉痛地说道。“真可怜!”
我连忙点头,尽可能表现出同样的感受,其实我的确对这位令人尊敬和喜爱的先生心怀惋惜,但是,他已经病了那么久,早晚不都是这样一个结果。
我应该能够得到提升,应该可以把内弟从卡卢加调来,更有可能增加一大笔收入。最近我的妻子总在抱怨我对她的家人关心不够,我自己的烦心事已经够多了,哪还有精力去惋惜一个早就注定会病死的同事呢。
不过,我还是打算去参加吊唁,去慰问他那可怜的遗孀。总而言之,死的人不是我,虽然忍不住内心有些得意,还是应该保持起码的礼节。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亲历者类型“我”讲述自己——伊里奇从生到死的一生,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效果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请尝试以这种视角重新写一个开头(200-300字)。
以伊凡•伊里奇为叙述者。
“我要死了!“黑暗里,我瞪大着眼睛,没有焦距的目光散射在房间里,四周的一切都无比熟悉,却极其陌生。
这是我一生经历的最荒谬可笑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死呢?我从来没有咳嗽个不停,从来没有吐过血。我的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我也没有脊椎萎缩,心慌气喘。我只不过是有点儿隐隐的腰痛,或许是那次挂窗帘时碰撞了一下而已,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毛病。
可是,我的确快死了。在普拉斯柯菲雅•费多罗夫娜的眼神里,我看到了那种刻意隐藏起来的怜悯。我知道不光是她,每一个我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该死的医生,他们心里都清楚,我的末日即将来临。
腰部的疼痛说来就来,让我觉得羞耻。我可是主管审判的大法官,是享受高官俸禄的体面人士。我怎么可能被这么丢人的麻烦缠身,以至于落到个在黑暗里独自承受痛苦的下场!
楼上突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响动,那是该死的老鼠。我不由得大口喘气,气得发狂!我已经和普拉斯柯菲雅•费多罗夫娜说了不下三次,让她赶快去吩咐下人买鼠药,她却一再保证,屋子里根本没有老鼠。如今,我不但被腰疼折磨得无法入睡,连那些卑鄙龌龊的恶心生物也企图落井下石。
我费力起身,想拉开窗帘,那埋下祸根的天鹅绒落地窗帘厚实得好像是棺材里的裹尸布,我无法呼吸,马上就要窒息。
踢倒了床前的矮凳,掀落了原本盖在身上的毯子,我好像走了好久才终于来到窗边。这房间里的一切都是我费尽心思布置的,我曾经那么得意,如今却发现全都虚伪无聊。
拉扯了好几下,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窗帘终于豁开了一条口子。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正好照射在我扶着窗帘的手臂上,皮肤几乎是透明的,下面全是一根根的骨头。
月光竟然那么刺眼,甚至让我感觉到寒冷的灼烧。我清楚地知道,这将是我最后一次仰头望月了。
说明:本系列所有问题,均出自“成为小说家”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