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事都须听从长辈,独立思考更重要

叔本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当下讨论较多的话题。孔子说道:“夫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关于“何是孝”、“如何为孝”等问题,在纸媒与网络中易得丰富多样的观点。在我近三十年的人生历程里,他人解释多莫过于“听父母话”,基本可认为是“孝”的第一评判标准。

有时候也不免起质疑心——难道与父母就事理论,就叫作不孝吗?难道凡事没有顺从长辈,就叫作不孝吗?若把父辈地位过于“尊上”,是否是封建思想呢?现在很多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摆在首位的就是并未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待,更多直接地以“听不听话”来主观评价孩子的德行。


本科室友的表哥就读于某985高校的水利水电专业,计划毕业后进大型企业工作。已经拿到offer,而远在三线城市下辖县城的父母坚决反对,理由是“父母老了不要离家远”,一定要把儿子带在身边,老两口才安心。

后来,他表哥回到县城老家,在水电站(当然和大坝不能相提并论)任职。工作地点也不在县城,离家有一个多小时路程,月收入3千左右。因为技术活不多效益也不高,有时候3千往左也正常。但与同窗相比,收入差距导致内心落差极大,而且地方小就人熟,人熟就隔三差五有事儿请,开支不少。尽管父母给他买了房,但紧巴巴的生活过得不是滋味。

总之,存不下钱,也没有过上曾期望的生活。若只顾及到长辈顺心,自己就可能成为困兽。工作不到一年,辞职,回到大学备战考研。

表妹前几个月离婚了。她长期在省城做生意偶尔出国,与在县城从事政府工作的妹夫聚少离多,但最终分开的根本原因是在于思想观念的差异。

表妹从小家境不差,但稍不顺从父母及未达到父母期望就会挨打。小时候看她挨打,我是害怕;现在想起那情景,我是心疼。后来爸妈离婚,她文凭不高,就寻门路做起了生意。

对于过往,她选择原谅父母,但忘不掉那些痛。对于离婚,她妈坚决不同意,还打电话叫我去劝和。娘俩从县城闹到了省城,微信都彼此拉黑。其实,父母都没有做好榜样,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子女。表妹说,当初是顺了长辈心意接受的婚姻安排,现在离婚是遇到了对的人和对的事,才勇敢做出改变。

同事的朋友,他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很佩服他的勇敢,在现下的社会氛围里向家人“chugui”。

他说,不想隐瞒深爱他的父母,因为他们是一家人。但结果与预想完全相反,妈妈说要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爸爸说要断绝父子关系。开始不停地吵架、冷战……期间是无休止的催婚,爸爸明确表示要延续香火:“只要你有了孩子,一切就回归正常”。他说,没想到自己竟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过了很久,妈妈放不下儿子也就放弃了说服,但这件事情只能父母知道,不能“丢脸到亲戚那里”。

妈妈常去看望独居的儿子,给他收拾做饭。和爸爸之间却再也没有联系,周围亲戚都说他家都不回是不孝。存在某种物质利益为前提的家庭,始终离幸福越来越远。但用孟子的观点看,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因为向家人袒露心声,尽到了让父母有知情权的责任。

近期看完了一部叫作《生门》的国产纪录片。从某医院的妇产科的林林总总里,窥视人间百态。

记得很清楚,有位挺着大肚子的女医生正要走出办公室去巡查病房,镜头定格在她离开的背影——“我把他生下来,不要求他什么,也不用回报什么,只希望他健康、活得开心就行”。她的期望,不同于一般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她尊重这生命。的确,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离娄上》,不能事亲为一不孝、不能事君为二不孝、不能贤德为三不孝。

如果和长辈顶嘴,或者晚婚、丁克,就会有人搬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辞。很多人理解这句话都是字面意思,把“无后”解释为“没有后代”。其实不然,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舜娶妻未告知父母,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为: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最严重是没有尽到后辈晚生的责任。这种尽到后辈晚生的责任,并非传宗接代,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境况不隐瞒地告知父母、做好自爱和培养仁德心、为后人起到榜样的作用。

孔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意为孝的本质是仁德。脱离仁德的本质,就是对孝的错误诠释。为什么要把孔孟所说的“大孝”曲解和传播为志向狭隘之意呢?


暂不说“啃老”话题,单就“催婚”一词就足以让年轻人——“害怕”、“反感”、“觉得侵犯隐私”、“过年不回家”。等等形容并不少,喜闻乐见。父辈们口口声声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实际矛盾的是让子女顺从其心意,没有思考过“一切都为了你好”是情感绑架。听不听老人言,我想并不是“听了一定会好,不听就一定会吃亏”。首先得明确是什么样的老人,这个逻辑没有问题,对吧。可以提醒,但不要干预。

并非任何事都一定要听从父母长辈,也不是不要听父母长辈的,而是我们作为生命个体,可以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得到事情的对错判断最为重要,盲目相信不可取。如果不首先明确这句话的意思,就将继续曲解孔孟所讲之孝,传承的也将是偏离“孝”的真正涵义。关键在于独立思考,才能创新和进步。让“孝”回归到其本原的真实面目,才能使每个家庭受益,正确地在社会中发扬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任何事都须听从长辈,独立思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