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无云的下午走进丽江古城·入藏十三线纯徒日记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线篇

DAY146-148

起点:G353K3608

终点:丽江古城

距离:20KM

日期:2021.02.03-2021.02.05

·····原文链接:杉道·····

搭帐篷的加油站不再营业,把不烟不酒的贞洁牌坊摆出来管理员大姐才勉强让我扎营。同山不同天,山那边海拔低些的河谷晚上冻得难眠,山这边海拔更高,两层睡袋却已经能把人热醒。出发后发现桃花林不止一处,出山前一直有花香相伴。

从在香格里拉开始就留意前往丽江的政策,走在路上最怕突遇医疗设卡没有核酸不让过,几日前托舍友打听的答案模棱两可。庆幸有惊无险地来到市区,顺利入住青旅,从老板包子处得知当地政府的最新政策是:从2021.02.04开始进丽江不再需要核酸检测。但是,旅店所在的居委会还是需要住客提供检测证明。这……听谁的?

没办法,还是前往市医院采样,百十号人半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用一百大洋换来一阵深喉的呕吐感(上次做核酸是插鼻孔,更难受)。这句话的重点并不在“一百大洋”,而是听说“百十号人的队伍”后,包子哈哈大笑起来,已往春节期间丽江古城每日人流吞吐量在十五六万,极值有二十万,没点“关系”根本找不到地方住,现如今七千多家客栈只能对几百游客虎视眈眈,唏嘘。

次日休整,洗了衣服没出门。自从买了鹰笛几乎每天早上会吹几声,但是连日练习却依然无法吹出音阶,侮辱性不强,但打击力度极强。退而求其次,在香格里拉时受室友的启发买了支箫打算在路上学,收到时发现吹口处一条长裂缝,退了,联系卖家重新寄过,好事多磨。

续了喜马拉雅的会员,这些天在路上开始听一档《人文通识·哲学》的节目,早些年姑姑送过我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没有读完,十二月份休整在家读他的《美学》,亦没有从始至终,想来听音频应是难度更低些。曾经被柏拉图的《理想国》严重虐待过,还好及时躲开才没有造成实质伤害,听音频节目虽终将不能替我承受其之重,借力缓冲的“小聪明”不失为一种适者生存的普世哲学。

精神层面的“理想国”很难接近,在慢时光的丽江却有人试图把“理想”照进现实。哪个文青不想开一家人来人往的客栈,白天笑迎四方客,晚上抱着美酒烤火塘。想吃东西不用自己做,客人们会把这里当作自己家,轮番比拼手艺,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趁着懒觉肯定会有勤劳的妹子把摞在水槽里的锅碗瓢盆清洗干净。到了淡季请些义工,自己则无牵无挂勇闯天涯。

我住的这家青旅就是这样的存在,来过的人把这儿当自己家,真正旅行结束回家的人叫漂泊异乡。一天的生活里,有人弹琴,有人唱歌,有人生火,有人下棋,有人撸狗,有人从古城回来时随手买了些水果放大厅的茶几上给大家吃,有人撒娇地对另一半说“我想喝水”。

昨日小年夜,晚餐是烧烤,把这里当家的客人们把我招呼过去一起围炉而坐。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火塘”,以前总是在书里读到江湖至此的随性,虽偶尔参加聚会,以玩三国杀为结的局不得不说也很尽兴,但与火塘相比,它带个人的是没有介质的一种即时交流氛围。酒过三巡,戏过三轮,醉意大兴。

第三天终于踏出了客栈,万古楼、四方街、木府……在万里无云的下午第一次走进丽江大研古城。与想象中的一样,它古色古香却又极尽商业之能,店铺并无新意,真正让人惬意的是这里时间的流速极慢,溪水来自抬头可见的雪山,光滑的石板路频频欲让人跌入温柔的阳光里。特殊时期,这里的游客不多,除了小广场,稍拐几个弯就能绕进无人的小巷,有溪水流过的无人小巷更是把时间的滋味淬炼到极致。

不多的时间里两次遇见一满头白发提着菜篮叫卖自家草莓的老奶奶,第一次遇见她是在一座石拱桥上,岸边柳浪繙㠾,风景软腼,让我无暇顾及其他,上前推销时并没有过多理会,只是微笑摆手示意。几小时后无意间撞见她依旧站在路边苦苦等待着买者,遂动了恻隐之心。

“请问一斤多少钱?”“二十。”“帮我称一斤吧。”“可以。”奶奶麻利地把草莓装进从兜里抽出的皱巴巴的塑料袋里,“这太多了吧!”“没关系,你就多买点。我老年人不容易。”“好吧。”“一斤七两,三十四块,我再给你几个,你给我三十五块。”我忍了。

奶奶不会用微信,我只好从包里掏出唯一的一张百元大钞递给她找,奶奶从一沓纸钞里舔着口水算计片刻,“我只有六十二块钱,我再给你拿几个。”我……又忍了,“奶奶你可以啊,真会做生意”。丽江果然商业,连不会用微信的老人家都如此精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无云的下午走进丽江古城·入藏十三线纯徒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