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跳出“社交怪圈”

图片发自App



“兄弟,手头紧,借一千块救救急呗!”

“我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无能为力了,抱歉。”

我想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上述这个场景,而且对应的身份都为不同。你可能是“借钱者”,也可能是“被借者”。生活不易,谁都有窘迫之时,而“跟谁借”,“是否借到”往往体现了你的社交质量。

当你遇到了“凭一己之力”无法轻易解决的困境,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想联系亲人,那么你第一个想到能帮助你的人是谁?你们关系如何?

是一个一年多没有联系的大学同学?一个刚刚认识不久却相谈甚欢的新朋友?还是正一起在陌生城市打拼的同寝兄弟?

如果你有许多的目标,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掉,此时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结识之人都很无义。但换个角度想想,一个不怎么来往和交流,没有共同语言的“朋友”,找你帮忙,而且这个忙对你来说也要费些周折。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拒绝。因为实在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若真是如此,你就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了,你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多数人都深陷其中的“社交怪圈”。




你出现在许多人的社交圈子里,但却永远处于这个圈子的“边缘”。

一群每过几个月约到一起吃饭的“好兄弟”,总是会叫上你,但消遣之后,再无联系。仅仅靠着每几个月一次的“嘘寒问暖”,微弱的将你们“关联”到一起。或者是另一个场景,三五个你觉得还不错的同事,经常一起抽烟、聚餐。但只有这两件事能将你们关联在一起。他们叫上你,只是顺带的事。上面两种情况你可能觉得还不错,甚至还可能乐于其中,那是何其悲哀。

对他们来说,与你的相识根本就是可有可无,你只是用于填充他们社交圈子的“边角料”。 如果你不及时的对现状进行调整,那么你很难融入到这些圈子的核心。

而上面的情景,前者是一种“伪群现象”,一群许久未见,关系淡薄的人聚到一起,只是一时兴起的好奇心,想去了解当年共同起点的人,如今混到了什么程度。通过对比,从而满足自己的某种虚荣心理。而这种“伪社交行为”毫无意义,应当舍去。

后者应当及时增进关系。处于结识初期的两个人,在这段时间给予的相互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即为心理学中的“第一印象效应”。无论你们的关系发展到何种程度,第一印象总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时你应该积极的和他们交流、共事,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初始印象。

直到“他们如果不叫上你,总觉得缺点什么”。




你目前的社交情况可以反映为四个等级。


第一种,“边缘朋友”。你和他从相遇、相识,再到来往“模糊化”,最后断掉联系。整个过程都没有太大的波澜,你们都只是彼此之间的过客。那么此人属于你社交范围的边缘人,你们之间仅存的关系就是他仍在你的微信好友列表,甚至偶然在大街上遇到,下意识的反应是及时避开。

如果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便终止。那你们一定是相互之间存在某种细小的“负面印象”,这种存在于潜意识的印象让你无法察觉,但却因为“没有机会化解”,而永久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细小的印象慢慢吞噬主体印象,形成主导地位。


第二种,陌生人。可能会有人反驳,陌生人根本算不得朋友。但是这里说的陌生人,并不是大街上随随便便的一个人,而是你可能“将要结识”的人群。因为这些人和你之间充满无限“可能性”。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结识新朋友,这是每个人正常的“社交本能”。也是为了填充达到高质量社交圈子里的“新鲜血液”。

这在网络世界中体现的更加频繁:很多人都喜欢寻找陌生人倾诉,这不仅可以获取对方的信任,也是为了摘下平时所戴的面具,找到自己归属感的方式之一。

第三种,志同道合之人。这是优质社交圈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这种人相处起来往往让你轻松愉悦,因为你们可能有着许多共同的爱好,话题等等。同时他也一定有着某些长处而得到你的好感。因为生活原因,你们经常相处在一起,彼此了解较为深入。交流时可以达到“称兄道弟”,相互调侃的程度。你们有着频繁的利益往来,而且这种利益往来让你们的关系更加密切。

第四种,知己/挚友。这是无论身处何地,何时,何种环境,一想到他就会让你感到心安的人。你们有着共同的羁绊,共同的信仰。更像是一个灵魂同时分配到了两具肉体上,相互之间可以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你们之间也许并没有天天相处在一起,但你们的关系却牢不可分。也是遇到困难心里下意识去寻求帮助的人。你们之间也存在频繁的“利益来往”,但这种来往已不存在实际利益化,不求回报的相互付出在双方看来都是理所应当。



此时此刻,你再去回想一下自己社交圈子里的所有人,给他们进行定位。再以他们的角度,把自己在他们的圈子里进行定位。

不难发现,许多人身边都充满了“伪社交”人群和“潜在社交”人群,而能畅所欲言的朋友少之又少,甚至写了这篇文章的我自己,都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己。

而“社交怪圈”的根本问题就是,“你处在每个人社交范围内的边缘”,即对许多人来说,你都是属于“边缘人”。

这也体现了跳出“社交怪圈”的三个关键:  摒弃毫无意义的社交行为、及时发展处在初期的社交状态、维持并增进稳定的社交关系。

“初入社会,要广结新朋友。”这是网络上经常传来传去的一句话。其实不然,“人脉广”,不代表“质量高”。

只有靠真诚相待,理性适当的社交行为,才会让我们结识受益终生之人。

也是让我们找回自信,消除社交恐惧,跳出“社交怪圈”的决定因素。



本文只代表了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说来惭愧,我自己的社交圈子也是惨不忍睹。



公众号:边禾同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如何跳出“社交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