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第一夜)

这是一本哲学性质的心理学的书籍,最大的亮点在于全书采用对话体的方式造就而成,这种方式不仅像读故事一样生动有趣,而且易懂,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对于咱们来说,很难做到半途而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疲于繁琐的生活,惫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幸福生活?不过一种奢望罢了!甚至很多人考虑人活着的这一生有什么意义!那么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它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又如何用双手去寻找幸福呢?这本书也许能成为你的指路灯!

书中一共两个人物:哲人以及青年。

青年,一个自卑的人。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以及容貌都相当的不自信,以至于害怕跟别人交流,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无法忠心的为别人送出祝福。他常常为这样的自己感到痛苦而无法自拔!

哲人,一个简单的人。“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就是哲人的主张!

青年无法接受这样的主张,就去拜访了哲人,于是就有了哲人与青年之间的五夜的辩论!

第一夜

青年首先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观点,大家肯定也都会同意的观点:简单的世界只存在于孩童眼中。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劳动纳税,或者阶级矛盾,或者民族歧视,国家战争等等,父母呵护中的孩子,他们眼中的未来是那么的美好,一切皆有可能!但随着自己慢慢长大,人际关系的困扰,社会以及家庭责任的牵绊,阶级问题也会摆在眼前,残酷的现实立马打破了孩提时代的梦想!如此成人眼里的这样的一个世界,怎么能说是一个简单的世界?

哲人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他的意思很简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针对于个人的主观世界,哲人拿了一个恒温的18度井水举例。同样温度的井水,夏天饮用凉爽,冬天饮用却温润,井水不变,感觉在变,这就是主观世界的道理),并且每个人眼里的世界互不相同。有些人的世界之所以复杂,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的世界复杂化了。所以只要摘掉混沌的眼镜,只要自身发生改变,那么一切都会恢复简单的状态,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哲人的话乍一听像个道理,但是读到这里,总有一种鸡汤贴的感觉,就是嘴上说说,耳朵听听,实际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反应!问题出在哪儿呢?这时候青年的话语点出了我们的困惑,也就是人根本无法改变!是啊,人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的了的呢,古话里不也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那么我们为什么如此坚持无法改变呢?我们每个人如何变成现在的自己,必然是因为过去的经历。不同的人小时候由于有着不同的过程,所以造就了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青年拿自己的朋友举例,朋友小时候可能受到父母的虐待,没有体验过人间真情,所以惧怕与人交往,直至现在闭门不出,只要踏出房间一步,就会手脚发抖。那朋友希望能够出去,想和别人那样能正常工作,但真的做不到,可能得了某种神经症,即使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了。总之,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

但是哲人却否定了这种决定论,哲人的观点很明确,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不是由过去所决定的,跟过去没有任何关系!这时候我们头顶必须一大串问号:青年朋友岂不是无理由的不出门?哲人想说什么?

那么此时我们就要引申出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目的论”了,站在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在我们探讨人究竟能不能改变之前,我们一定先要接收“目的论”,不要一味的去依赖“原因论”。青年朋友不是因为不安而不出门,基于“目的论”,他是为了不出门而制造了不安的情绪!青年的朋友可能受到神经的痛扰,且他的不安和恐惧是真实的,但这些都是为了达到不出门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这么做,请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总是闷在房间里,父母当然是关心,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另一方面,出去以后就会成为茫茫众生的一员,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的常有心理。

这样的理论必然有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那么我们再举个例子。我们和朋友在餐厅吃饭,身上穿着几千块钱买的新衣服,但是这时候一个无人管教的玩耍的小孩,他那满手的油渍碰到了咱几千块钱新买的衣服上。哇,这不得让人火山爆发嘛,人一下子就会站起来,不受情绪控制的去咆哮那个小孩儿!这件事情,无论怎么想,都是原因造成的,因为事发突然,不假思索的就先发火了,因为愤怒而大发雷霆,目的论如何说的通呢?那么这时候我们如果按照原因论设想,自己手上有一把刀,因为发火了,是否一刀捅过去呢?当然不会!既如此,那原因论其实也无法说通的,怎么讲,因为如果依照原因论,盛怒之下做的事是因为情绪造成的,所犯的罪,究其原因是因为怒气,并非当事人,因为依照原因论,我们人是无法和情感抗衡的!但是我们并不会一刀捅下去,我们是可以做到不受感情控制的,对不对!我们咆哮那个小孩儿,目的也许是让他道歉,也许是让其家长赔钱,不管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了怒气,愤怒只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这就是目的论!哲人举了一个例子也很到位,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对其愤怒咆哮,这时候班主任电话来了,家长因为对方的身份,尽管心中满腔怒火,也很客气的跟对方说话,通话结束以后又开始了对孩子的咆哮!这个例子真的很好的说明了人是可以不受感情控制的,愤怒是一种可收可放的一种手段,家长只不过想通过愤怒这种手段来达到让小孩听话的目的,从上面的论述讲,目的论确实比原因论站得住脚!

过去的不幸的力量的确很强大,它让人悲伤让人沮丧,但如果我们信奉原因论,那么好了,我们的未来也没什么可以期待的了,因为过去的不幸,所以决定将来的悲观,人生早已定格!但这些显然站不住脚,人的潜能是值得相信的,如果人是可以改变的存在,那么原因论自然站不住脚,目的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人为什么有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呢?在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生活方式”就是人生的思考或者行为的倾向,我们对世界,对自己有怎样的看法,把这些赋有意义的概念集合起来就可以看作生活方式,狭义上讲是性格,广义上讲就是世界观或者人生观!如果说性格有着不可改变的假象,那么世界观就不一样了。再看阿德勒的说法,他说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的性格都是自己选择的。青年这时候的问题肯定也会是大家的问题,那就是当自己注意到的时候,就已经是这种性格了,根本没有选择性格的印象!没错,一开始我们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去选择,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等都会对无意识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可即便如此,选择了“这样的我”还是自己。那么既然是选择,选择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我们难道就不可以再重新选择吗?我们当初无意识的选择,现在既然明白了什么是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去再次选择,那么人最终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不是吗?是重新选择过去的我,还是打开新天地,就看我们自己了!

又有新的问题了,既然可以重新选择,那此时此刻倒是想做出选择呢,怎么做不了?哲人的看法是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做出选择,我们之所以没有改变,是因为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哲人的话乍一听有点无法令人置信,我们明明一心想着要去改变,怎么可能在想着改变的同时,又决心不要去改变呢?那是因为“不安”!怎么讲,虽然现在的自己对自己有些不满,但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对于平时出现的问题可以轻车熟路的解决,即使遇到点状况也是能够预测的到,总能够想办法去搞定。一旦做出新的选择,我们就会对未来迷茫,因为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也许更加痛苦,生活充满了不安!有时候也会为自己没有改变而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哲人的例子就很有说服性,一位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这位朋友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可哲人觉得未必这样,朋友是想通过不去投稿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这位朋友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不安于改变,同时也对不敢改变找出了借口。其实这位朋友只要去写,去做就行了,有这样的梦想却又不敢做,并且还要如此多的借口来说服自己,这样复杂而又疲累的生活方式,不正是自己给自己缔造的吗?这位朋友即使失败了,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对自己是有所发展的,这就是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