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凯叔讲故事的文章《复读考三本,毕业年薪201万》
https://mp.weixin.qq.com/s/K1OwINQlAUW9FXHIS1ILlw
文章引用未披露的心理学研究说:对于赚钱,爱阅读不是最重要的,自律、自控才是。
看样子的确是,但如果不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个信息。所以阅读其实无疑还是重要的,只是怎么取舍,确实是个问题——在信息不多的情况下拼命去看和思考就好,信息过多的情况下如果不知道怎么取舍,可以参考榜样的做法。
而对于自身缺乏自控力、自律性、学习习惯的家长来说,恐怕唯有爱上阅读,才能逐渐拥有选择的实力和机会,或者说拥有和孩子一起去努力探索的动机、力量。
不过很多家长自己是绝不会阅读的,更不懂独立思考,而且还会拒绝阅读——厌学其实是正常的——这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来说,绝对绝对是一场灾难,不过对别人家的孩子来说,却未必是灾难——如果他们的孩子最终是祸害他人的,那就是灾难;如果不祸害他人,那就是别人进步的机会——当然同时也是被高级骗子祸害的机会。
单纯靠广泛的阅读,不仅可能赚不到钱,反而可能会耽误赚钱,因为可读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一样自己深入去学习研究的东西,无论是商业还是技术或者靠谱的管理,恐怕越广泛的阅读所花费的时间越多,也就浪费了越多赚钱的时间。
但阅读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过多的金钱和权力的刺激,就可以让大脑分泌产生多巴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有些人,一周不阅读,甚至一天不阅读,大概就寝食难安。
从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混沌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可知,权力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快乐的化学物质),而且很显然,赚钱也能分泌多巴胺,另外还有蹦极、旅游、恋爱。但无论如何,同一种事情,持续下去的结果都是多巴胺消退,这大概是让很多人不知所措的原因。而阅读,应该是个例外——但前提是自己享受到过阅读的快乐。如果从阅读中得到的只是痛苦的体验,那么人们很可能就会厌恶阅读——越是用刺激打压的方式喊这些人阅读,大概越是无效。
而且时间本身就是有限的,如果已经从金钱和权力中获得了足够的多巴胺,也许会越发觉得阅读已经是多余的了,而且一旦内心觉得阅读是多余的,甚至越是觉得书呆子都是迂腐的,那么为了避免自己打自己耳光,这些人大概会越发抵触阅读。而人一旦总是无法在大脑中分泌多巴胺,一定不是好事儿,而过往的经验如果是权力越高越快乐,或者钱越多越快乐,很可能就会陷入不断勇攀高峰、永不知足的状态——因为相同的权力高度和金钱收入,已经不能产生多巴胺了,想要更多,他们会觉得只能通过更高的权力和更多的金钱。
纯属个人瞎猜,也许是错的,但也很可能是对的。如果是对的,其实这会涉及到一个道德问题,我想,还不是公开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但可以这是明星宁静,社会学家李银河等人直接或间接提到过的。
每个人过往经历中,产生多巴胺的方式,也许,决定着他的未来——乐此不疲呀。如果是真的,这其实也是陷入了归纳法和经验主义谬误,因为不知道怎么让自己从其它渠道产生多巴胺——大概也因此,很多大权旁落的人,会非常失落甚至恼羞成怒!
很可能也正因为每个人的多巴胺产生经历不同,导致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快乐——如果是互相关心的亲友,或者是心怀善意的人,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他人的快乐,大概会说:你高兴就好!
而对于在某些方面难以互相关心和体谅包容的情况,大概很多人会说:那是什么脑残想法?那是什么垃圾快乐?
一个人如果无法从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拼搏、团队合作、帮助他人中获得所谓的心流体验(我觉得也就是多巴胺),那么,此人应该也很难养成这些习惯。由此可见,一个强调竞争、狼性的环境,大概率最终会出现很多狗血的事情。比如那些为好不讨好的经历,一定会影响一个人对帮助他人的看法。当然竞争是必然的,这可能是个难题。
大概也因此,一个有着广泛的阅读爱好,或者有运动爱好的领导,比工作狂要nice——但也可能正因为有些人只贪恋金钱和权力,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相对其他人,可能会做得更好,而比如乔布斯的大女儿写文章说乔布斯就是个十足的渣男,而王永庆的后人为了争夺遗产,几乎和李世民争夺皇位差不多,和这种多巴胺的产生经历,大概是不无关系的,当然可能也涉及到认知、误解等问题。